杜春斌,李鴻亮
(延安大學體育學院,陜西延安716000)
安塞腰鼓融入陜西高校特色體育課的可行性分析
杜春斌,李鴻亮
(延安大學體育學院,陜西延安716000)
通過文獻資料、問卷調查等方法,對陜西省部分高校主管領導、體育教師、學生就安塞腰鼓融入體育課的態(tài)度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陜西省高校相關主管領導對安塞腰鼓項目比較了解和認可;體育教師認為安塞腰鼓能夠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值得作為體育特色課程引入課堂;大部分學生對安塞腰鼓技術的學習都表現(xiàn)出非常濃厚的興趣。由此提出腰鼓融入體育課堂的積極建議。
安塞腰鼓;陜西省高校;體育課
體育教學是培養(yǎng)大學生素質的重要方面,也是體育文化傳播與傳承的重要載體。因此,高校體育教學應根據(jù)學校體育發(fā)展的指導思想與發(fā)展趨勢,合理的開發(fā)體育課程資源,安排體育教學內容。一個學校體育課內容的開發(fā)與實施是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體育教師、學生的接受和認可的,這三者的態(tài)度決定了政策的制定、課程的組織及具體的實施。為將安塞腰鼓融入陜西省高校體育課堂,對陜西高校管理者、體育教師、大學生的態(tài)度進行了調查與研究,為安塞腰鼓融入高校體育課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以陜西師范大學、陜西科技大學、長安大學、西北大學、西安工業(yè)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陜西理工學院、渭南師范學院、咸陽師范學院、延安大學、榆林學院等12所高校的體育教學管理人員、體育教師和學生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延安大學圖書館廣泛查閱了教育學、學校體育學、體育教學論、安塞腰鼓等相關教材與專著。
1.2.2 問卷調查法
向抽取的12所陜西省高校每校主管體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領導發(fā)放問卷3份,共36份,問卷均以匿名的形式填寫,填寫完后立即收回,回收有效率均為100%。
向抽取的12所陜西省各高校每個學校體育教師發(fā)放問卷5份,共60份,問卷均以匿名的形式填寫,并在填寫完后立即收回,回收有效率均為100%。
向抽取的12所陜西省各高校學生發(fā)放,每個學校發(fā)放問卷50分,每個學校男女生各發(fā)放25份,所有問卷均以匿名的形式填寫,并在填寫完后立即收回。共600份,回收587份,回收率為97.8%,有效問卷579份,有效回收率為96.5%。
1.2.3 邏輯分析法
主要采用歸納、演繹、類比、綜合等思維形式,對現(xiàn)有的文獻資料和所獲得的實際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了邏輯分析,確保研究結果與結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1.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運用體育統(tǒng)計學的相關原理與方法,采用Microsoft ETPel 2003統(tǒng)計軟件對獲得的有關數(shù)據(jù)進行了處理和分析,并制表,制圖。
2.1 陜西省高校學生對安塞腰鼓融入體育課堂的態(tài)度
2.1.1 陜西省高校學生對安塞腰鼓的興趣
體育興趣是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驅動力,是學生體育活動參與的心理選擇的突出表現(xiàn),對他們體育活動的效果有良好的促進作用,進而對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頻度、持續(xù)時間與鍛煉強度等產(chǎn)生深刻影響。因此,不管是選擇教學內容,還是改進教學方法,我們都應該非常重視學生的參與體育運動項目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自覺地、持之以恒地進行體育鍛煉并產(chǎn)生效果。體育教學的目的主要是通過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與技能,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及德智體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社會適應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并將其合理應用到體育教學中去,保證體育健康課程目標和價值的實現(xiàn)。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陜西省高校學生對安塞腰鼓的興趣與喜好程度并無明顯性別差異。其中男生中有47人表示非常喜歡安塞腰鼓這個項目,156人表示喜歡,約占調查人數(shù)的70.2%;女生中有42人和174人表示非常喜歡或喜歡安塞腰鼓,約占調查人數(shù)的74.5%(具體情況詳見圖1)。說明陜西省高校學生對安塞腰鼓這一民間傳統(tǒng)體育項目還是非常喜歡的,大部分學生對其學習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同時也有部分學生對安塞腰鼓表示不喜歡或者抱有無所謂的態(tài)度,這主要是由于學生對安塞腰鼓的不了解和沒能接觸所導致的。
在被問及是否有必要在體育教學中開設安塞腰鼓課程時,大部分學生給予非??隙ǖ膽B(tài)度,認為非常有必要在體育教學中開設安塞腰鼓課程。其中男生中有172人表示安塞腰鼓這一項目引入體育課堂是非常有必要的,61人表示有必要,約占調查人數(shù)的80.6%;女生中有158人和79人表示非?;蛴斜匾獙踩囊塍w育教學,約占調查人數(shù)的81.7%(具體情況詳見圖2)。當然也有少數(shù)學生認為沒有必要讓安塞腰鼓進入體育課堂。整體來講,安塞腰鼓還是比較受到學生們的歡迎,渴望能夠通過正規(guī)的課堂教學掌握安塞腰鼓的相關技術技能。
圖1 陜西省高校學生對安塞腰鼓的興趣調查
圖2 陜西省高校學生對開設安塞腰鼓 課程的必要性認識情況
2.1.2 陜西省高校學生選擇安塞腰鼓作為活動內容的動機
動機是推動與維持一個人行為活動的心理動因,是激勵人設法去達到某個目的的主觀原因,給予人的活動一定目標導向,并以此引導人的行為,這種需要主要包括生理需要、心理需要以及社會性的需要等三方面。參加安塞腰鼓活動的動機是指推動人們選擇安塞腰鼓作為活動項目及方式,并維持這種活動的心理狀態(tài)和主觀因素,它是人們對某種體育項目的客觀需求的主觀反映。同時我們也必須明白,人們對體育活動的需求與參加經(jīng)常并不是由一種動機所支配,而是由多種動機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其中必有一種處在絕對支配地位,發(fā)揮決定性作用的動機。從調查中發(fā)現(xiàn),陜西省高校學生選擇學習或者參與安塞腰鼓活動的動機是呈多元化特征的,而且男女生之間存在著共性的同時也存在比較明顯差異。首先,增強體質、學習技能、社會交往是男、女生學習安塞腰鼓時比較一致的主要動機;其次,健美減肥,為了塑造良好的形體是女生選擇學習安塞腰鼓的首要動機,而男生選擇學習安塞腰鼓的動機更傾向于豐富課余生活(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這種情況與陜西省高校學生的自身需求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說明大部分學生都認識到安塞腰鼓的價值,這是他們積極參加安塞腰鼓活動的主要原因,但是在動機選擇時以增強體質作為首選,說明學生對于包括安塞腰鼓在內的體育運動功能的認識還停留在低層次上,應該加強宣傳力度,創(chuàng)造更好的環(huán)境條件,以增強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
表1 陜西省高校學生選擇安塞腰鼓活動動機調查結果一覽表
2.1.3 陜西省高校學生了解安塞腰鼓的途徑
安塞腰鼓作為民間傳統(tǒng)體育項目,近些年來先后參加了第十一屆亞運會開幕式、香港回歸慶典、國慶大典等大型活動中的表演,并且名揚天下。但是一直以來由于地域發(fā)展的限制,與籃球、排球、健美操等這些常見的體育項目相比,它的普及程度還是遠遠不及的,因此相當多的人對安塞腰鼓雖然知道、很羨慕但是不甚了解,也很想學習安塞腰鼓的技術技能。在這次調研中,作者對陜西省高校學生對安塞腰鼓的了解途徑進行了充分調查,具體的調查結果從圖3可以看出,在調查的579名學生中,有114名學生從報刊雜志上了解到安塞腰鼓的相關信息的占總數(shù)19.6%;121名學生是從網(wǎng)絡或者電視上認識安塞腰鼓的,約占總數(shù)的20.9%;302名學生是在廣場偶然看見安塞腰鼓然后才知道和了解的,約占總數(shù)的52.2%。分析之后我們得知,一方面安塞腰鼓在社會上已經(jīng)被人們所認可,越來越多的人群參與到了安塞腰鼓這個民間傳統(tǒng)體育項目中來;另一方面安塞腰鼓還缺乏進一步的宣傳,特別是在高校里,學生對安塞腰鼓的了解程度還不夠,需要引起相關主管部門的重視。高校體育活動中引入安塞腰鼓這一民間傳統(tǒng)體育項目,不僅可以豐富陜西省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容,為我國學校體育教育的改革也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一直以來學校體育教學在內容開發(fā)及與社會銜接等諸多方面的缺陷。反過來,學校體育教學及課外體育活動中引入安塞腰鼓作為課程內容,對于安塞腰鼓在陜西甚至更廣闊的地區(qū)范圍的普及與傳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圖3 陜西省高校學生對安塞腰鼓了解途徑情況
2.2 陜西省高校相關管理者對開設安塞腰鼓課的態(tài)度
安塞腰鼓能否在學校范圍內進行推廣,首先必須獲得學校主管領導的大力支持。所以,安塞腰鼓這一民間傳統(tǒng)體育項目要想進入高校,作為特色體育課程,除了高校學生的能夠認可以外,也和高校負責體育工作的主管領導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因此在問卷設計的過程中,作者特意將陜西省高校體育教學主管領導對安塞腰鼓的了解及認識情況問題加入其中,調查結果顯示,在被調查的12所高校36位體育工作主管領導對安塞腰鼓的了解和認識情況中,有8人表示了解并且學習或參加過安塞腰鼓的活動,占被調查總人數(shù)的22.2%;有22人表示對安塞腰鼓有所了解但未曾接觸過,占被調查總人數(shù)的61.1%;有6人表示對安塞腰鼓有一點了解,占被調查總數(shù)的16.7%,沒有一點都不知道不了解安塞腰鼓的人(具體情況詳見圖4)。充分說明目前在陜西省高校中,相關主管領導對安塞腰鼓這一項目是了解和認可的,這對安塞腰鼓在在陜西省高校范圍內的推廣是十分有利的。
圖4 陜西省高校體育主管領導對安塞腰鼓的了解及認識情況
本研究還針對安塞腰鼓引入陜西省高校特色體育課的不利因素向這36位體育工作主管領導進行了調研。其中,有33位體育工作主管領導認為在安塞腰鼓引入陜西省高校特色體育課面臨的首要問題是資金不足,占到調查總人數(shù)的91.6%;26位體育工作主管領導認為在安塞腰鼓引入陜西省高校特色體育課面臨的第二大問題是上級領導的重視程度不夠,支持力度不夠;其他不利條件也占到一定比例,說明安塞腰鼓引入陜西省高校特色體育課還存在較大困難,必須予以克服才能使該項工作順利開展。
表2 陜西省高校引入安塞腰鼓特色課程不利條件調查結果一覽表(n=36)
2.3 陜西省高校引入安塞腰鼓特色課程的師資情況
2.3.1 陜西省高校體育教師對引入安塞腰鼓特色課的態(tài)度
體育教師是實施學校體育工作的基本隊伍和具體成員,是形成教學能力的決定性因素,是承擔和實現(xiàn)教學任務的主導和重要載體。要論證安塞腰鼓引入陜西省高校特色體育課的內容是否可行,對教師的相關分析是不可缺少的。安塞腰鼓能否引入陜西省高校特色體育課程,教師的態(tài)度是至關重要的。在被問及是否有必要在體育教學中開設安塞腰鼓課程時,大部分教師給予非??隙ǖ膽B(tài)度,認為非常有必要在體育教學中開設安塞腰鼓課程。其中有37人表示安塞腰鼓這一項目引入體育課堂是非常有必要的,18人表示有必要,約占調查人數(shù)的91.6%;(具體情況詳見圖5)??傮w來講,教師還是認為安塞腰鼓能夠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值得引入。
圖5 陜西省高校體育教師對引入安塞腰鼓特色課程的態(tài)度情況
2.3.2 陜西省高校體育教師能否勝任安塞腰鼓特色課程的情況
教師是履行教學職責的專業(yè)技術人員,是完成體育教學任務的具體執(zhí)行者和組織者,他們是否具備相關教學能力和教學智慧是安塞腰鼓引入陜西省高校特色體育課程的關鍵所在。調查結果表明,目前陜西省高校有安塞腰鼓學習經(jīng)歷的體育教師只有11人,約占18.3%,人數(shù)偏少,主要是通過自學及與兄弟院校之間的技能交流獲得;有88.3%的體育教師認為自己通過學習和參加培訓能夠勝任安塞腰鼓的教學工作,充分表明今后陜西省高校應多給教師提供培訓機會,組織體育教師去參加安塞腰鼓培訓,提高教師在這方面的技術水平,相信很快能夠就能為安塞腰鼓特色課程的開設奠定人力資源基礎。(陜西省高校安塞腰鼓課程潛在師資隊伍出去進修或學習情況調查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陜西省高校安塞腰鼓課程潛在師資進修或學習情況調查(n=60)
3.1 結論
1)陜西省高校大部分學生對安塞腰鼓技術的學習都表現(xiàn)出非常濃厚的興趣。認為非常有必要在體育教學中開設安塞腰鼓課程,渴望能夠通過正規(guī)的課堂教學掌握安塞腰鼓的相關技術技能。
2)陜西省高校學生選擇學習或者參與安塞腰鼓活動的動機呈多元化特征,而且男女生之間存在著共性的同時也存在比較明顯差異;大多數(shù)學生是在廣場偶然看見安塞腰鼓然后才知道和了解的,安塞腰鼓還需進一步在學生中廣泛宣傳。
3)陜西省高校相關主管領導對安塞腰鼓這一項目是了解和認可的,這對安塞腰鼓在陜西省高校范圍內的推廣是十分有利的;同時資金的匱乏和領導不夠重視是影響安塞腰鼓引入陜西省特色體育課最大障礙,必須想辦法予以克服。
4)陜西省高校體育教師認為安塞腰鼓能夠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值得作為體育特色課程引入課堂;多數(shù)體育教師認為自己通過學習和參加培訓能夠勝任安塞腰鼓的教學工作,這是奠定安塞腰鼓引入陜西省高校特色體育課的人力資源基礎。
3.2 建議
1)加強政府的管理職能,扶持和挖掘安塞腰鼓特有的體育文化功能。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發(fā)展特別是像安塞腰鼓這樣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項目,要想發(fā)展好,政府主管部門的導向和作用是不可小視的,只有地方行政主管部門重視本地域特色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fā)展,才能使民族傳統(tǒng)文化有序良性的發(fā)展。
2)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并扶持安塞的民間腰鼓文化團體對外參加商業(yè)活動,如“運動會開幕式”、“大型演唱會”等演出,這些活動一般都是在高?;蛉巳旱募鄣剡M行,這樣就無形中在高校學生和社會上對安塞腰鼓進行了很好的宣傳。
3)整合安塞腰鼓的內容,形成適合大學生需求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內容。編寫安塞腰鼓課程教材,制定教學大綱。選擇部分學校進行試點。
4)建設安塞腰鼓人才培養(yǎng)基地,為高校培養(yǎng)專業(yè)素質的師資力量。體育教師是體育課的具體實施者,體育教師的水平、觀念決定著體育課程的實施情況。民族傳統(tǒng)體育要想在高校長久健康的發(fā)展,必須培養(yǎng)一批高水平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去傳播、開發(fā)和利用民族傳統(tǒng)體育課程資源。
[1]張晶.少數(shù)民族體育進入高校體育課堂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9):1252-1253.
[2]王福杰.西部地區(qū)普通高校開設安塞腰鼓課的理論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8(2):96-97.
[3]韋麗春.黎族竹竿舞與全民健身運動探析[J].高師理科學刊,2008(5):87-91.
[4]林曉光.民族傳統(tǒng)體育進校園認識與實踐問題芻論[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9(8):87-90.
[5]李竹麗.陜西省普通高校民俗體育課程資源開發(fā)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廈門大學,2008.
[責任編輯 朱聯(lián)營]
Feasibility Analysis on Ansai Waist Drum to Characteristic P.E.Course in the Universities of Shaanxi Province
DU Chun-bin,LI Hong-lia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Yan′an University,Yan′an 716000,China)
Using the literature、questionnare and other methods,investigated the attitudes parts of directors、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ies of Shaanxi province,who held towards the Ansai waist drum to P.E.cours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levant directors in the universities of Shaanxi province understood and recognised the Ansai waist drum.The P.E.teachers thought the Ansai waist drum can enrich the teaching contents of physical education,it was worth to introduce into the classroom as a physical characteristic course.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showed high interesting in Ansai waist drum.So we made the positive suggestions in the Ansai waist drum to P.E.course.
Ansai waist drum; university in Shaanxi province; P.E.course
2015-06-15
2014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SGH140584);2015延安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5BJJ13)
杜春斌(1972—),男,陜西甘泉人,延安大學副教授。
G852.9
A
1004-602X(2015)04-0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