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兩百萬年以前,由于火山噴發(fā),海底開始緩慢上升,于是在太平洋的中部水域,逐漸形成了一條新月形的島鏈,這個島鏈就形成了擁有“太平洋十字路口”美譽的夏威夷群島。公元4世紀左右,一批波利尼西亞人離開故土,來到了這條宛如明珠般的古老群島,成為了現(xiàn)在夏威夷土著人的祖先。
在遠處,夏威夷家屋就好像是一頂高高的帽子,三角的高屋頂成了夏威夷家屋最鮮明的特征,就這樣一座幽雅而漂亮的建筑里,卻沒有用到任何的現(xiàn)代建材,沒有鋼筋沒有水泥甚至連一段鐵絲都沒有。那么,夏威夷家屋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呢?它又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那三角的高高聳立的屋頂,又是否象征著某種特殊的意義呢?
夏威夷群島雖然屬于熱帶海洋性氣候,但是那里的氣候并不炎熱,而且還很溫和宜人。群島上不管是陽光還是雨水都很充沛,很是適宜竹子和樹木的生長。聰明的夏威夷土著人正是利用了這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將竹子、茅草和樹葉作為自己的建筑材料,并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按現(xiàn)代人的講法,還非常的環(huán)保。
土著人的祖先剛開始建造的房屋,并不是現(xiàn)在的樣子,而是一個半地下的家屋,他們往往就地挖土壘成一堵支柱土墻體,用一批又長又直、粗細適中的竹竿搭出尖頂?shù)闹Ъ?,再用一批堅韌的茅草或者葉子鋪滿屋頂,一間家屋就建成了。不過,這樣的房屋在使用中卻遇到了一個明顯的問題——通風。夏威夷地區(qū)環(huán)境溫度高,空氣濕度大,所以家屋的通風直接關(guān)系到居住的舒適程度,而這種在半地下的家屋,通風條件顯然并不盡如人意。勤勞的土著居民之后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逐步地改進家屋的結(jié)構(gòu),他們巧妙地結(jié)合當?shù)夭牧虾蜌夂蛞蛩?,將半地下簡易棚戶逐漸演變?yōu)榧忭斉飸簦麄冇脵M竹木做頂部橫梁,竹支柱支架做立向支撐,進而取消了中間的支柱土墻體,房屋也從地下移到了地上。這樣一來就解決了家屋通風的問題,實用漂亮而且原生態(tài)的夏威夷家屋就此形成了。
雖然夏威夷家屋比原始的半地下的家屋有了很多科學的改進,但唯一不變的卻是那高聳的三角形尖頂。為什么夏威夷的土著人對尖頂如此鐘愛呢?它是種宗教崇拜還是有某種特殊含義呢?其實,這尖頂恰恰充分體現(xiàn)了夏威夷土著人適應自然的能力。在這里最平常的天氣就是火辣的陽光和傾盆的大雨,夏威夷家屋屋頂坡度較大,這樣就有利于較強的降水沿著斜坡快速流走而不會滲漏到屋內(nèi),而堅韌的茅草或者葉子,還可以阻擋強烈陽光的侵害。如此漂亮舒適的家屋,它們能否經(jīng)受得住疾風暴雨的侵襲呢?是歷史的演變和土著人的智慧,創(chuàng)造出了夏威夷家屋的竹木搭接捆綁技術(shù),這種技術(shù)至今還為現(xiàn)代人所崇仰,施工中他們用熟練的傳統(tǒng)技術(shù)削切捆綁頂架和墻架支點,他們做墻柱頂?shù)臅r候,把做綁接的竹竿頂端挖出一個尖銳的凹槽,這樣正好可以垂直卡進橫搭在其上的竹竿,然后用棕櫚葉按不同的方向繞緊扎定,由此一來,就可以完成墻與屋頂?shù)倪B接。
夏威夷尖頂家屋的建造不用一磚一瓦,不用任何金屬器件,完完全全采用了天然植物做原料,在這樣一種看似簡陋的草屋里面,所蘊涵的生態(tài)原理、氣候?qū)W、物理力學和建筑學有著多么奇妙的融合,是大自然與人類智慧相結(jié)合的杰作。
夏威夷尖頂家屋,綠色、生態(tài)的家屋確實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