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禮達
今年4月,貴州省黔南州初中語文優(yōu)質課評選活動正式拉開序幕,本人作為一名縣級語文教研員,有幸?guī)ьI十余名語文骨干教師全程參加觀摩學習,兩天的評比,共聽了14節(jié)課展示課,總的看來,作為州級層面的高水平教師優(yōu)質課競賽,參評教師可謂是使出了“看家本領”,使盡了“渾身解數(shù)”,有些教師在課堂上信心十足,課堂教學收放自如,但有的教師課堂教學卻顯得“捉襟見襯”,教學達不到預期效果。
為什么會出現(xiàn)兩種不同的結果呢?我想,那是積淀、積累、磨練的緣故。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學確實如此。評委在對選手的表現(xiàn)進行點評時也說,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展現(xiàn)自己與眾不同的教學個性,或者教學風格,而不是跟在別人的后面亦步亦趨,但要形成自己的教學個性乃至風格,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那是長期積淀、磨練的結果。
一名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沒有一定的積淀,是上不好語文課的,一名語文教師,沒有豐厚的積累,課堂上永遠做不到收放自如的。這里所說的積淀、積累,換句通俗的話說,就是教師的功底。語文教師功底不扎實,那肯定上不好語文課,充其量也只是勉強“完成”教學任務而已。
特級教師程紅兵曾一針見血地指說:“現(xiàn)在語文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語文教師的功底太差,不看書,只看教參,沒有人文積淀,對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夠,與學生沒有知識落差?!笨梢赃@樣說,教師的功底不夠,甚至很差,一個主要的原因要歸結于教師平時不看書,不讀書,反過來講,語文教師只有堅持讀書,才能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厚積而薄發(fā),講起課來充滿底氣、自信,輕松自如地駕馭課堂。
當然,很多語文教師也意識到閱讀對于自身專業(yè)的發(fā)展重要性,但是提及讀書學習,說起容易做起來難,由于諸多原因,很多語文教師就是難以真正做到堅持閱讀學習,即使讀書也只能是虎頭蛇尾,難以做到持之以恒。
據報道,一位教師在博客里曾經這樣抱怨:
“一直以來,在學校的大部分時間忙于備課、上課,批改學生的作業(yè),輔導學生。回到家里,要忙家務,要教育孩子,要照顧老人,這些繁雜瑣碎的事往往令人身心疲憊,哪還有精力和時間去讀書呢?”
很多教師每天早上七點半進入學校,就進入到一天的快節(jié)奏工作中,平均每天上課三四小時,加上備課和改作業(yè),每天還得至少有兩個小時被課外工作占用,的確沒有大段的空閑時間。那么,教師是否真的難以找到讀書時間?有位教師這樣反思到:自己總是抱怨一天沒時間去讀書學習,但是一天當中聚在一起侃大山,天南海北,談天說地總是有的,晚上吃過晚飯后也有“無所事事”之時,如果將這些時間充分利用起來,也能夠讀上幾頁書啊。但可惜的是,有時候,我們寧可這樣漫無目的地看電話、上網瀏覽頁面、玩手機游戲,卻讓這本該用來讀書學習的時間悄悄地溜走……
有句名言說得很好:一個人是否有成就,就看他如何利用八小時之外的時間。所以說,一名語文教師,不是沒有時間來讀書學習,而且可以擠出時間來學習的,工作之余擠出時間學習,對自身的專業(yè)提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根本上說,教師閱讀離不開內在動機。
蘇霍姆林斯基在《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中寫道:“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p>
說到底,讀書不是通過外力強加的,而是需要有強烈的內在動機。在心理學上,動機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有需要,才會產生相應的動機,才有相應的行動。教師一旦有了閱讀的欲望,就會自然而然地放棄與閱讀無關的事情,心無旁騖、想法設法地尋找書籍,充實自己,從學科書籍到人文書籍再到教育哲學經典,一步步對課題、對教育和生活加深理解,進而養(yǎng)成閱讀習慣。其實閱讀和吃飯一樣,有與無,都是自己的事,多與少,都會有收獲。面對不容樂觀的閱讀環(huán)境,教師更需要一顆恒心。
因此,教師應該養(yǎng)成閱讀積累的習慣。
名師于漪多次表示:“我當了一輩子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我上了一輩子課,上了一輩子令人遺憾的課?!碧K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他還在書中記錄了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一位有著30多年教齡的歷史教師,在區(qū)里上了一節(jié)公開課,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課后,有人向他請教:“您花了多少時間來備這節(jié)課?不止一個小時吧?”這位歷史老師回答:“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節(jié)課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p>
一名好教師要有高超的教育藝術,就必須有閱讀的習慣?,F(xiàn)實中,那些杰出的教師無不是堅持不懈地閱讀。對于經常抱怨工作太忙太累、沒有時間閱讀的教師來說,怎樣才能擠出閱讀時間呢?其實,讀書不能僅靠外力推動,而是需要強烈的內在動機。閱讀習慣就像火車,一旦開動起來,沒有什么能夠阻擋它的前進。
讀書并不是難以企及的事,讀書與其說是一種精神需求,不如說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在這處喧囂的時代,語文教師能夠讓自己心緒平靜下來思索生命的意義,也唯有讀書,一個有良好閱讀習慣的語文教師,才有可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
(作者單位:貴州省平塘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