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玉,張 琳
雅礱江流域徑流特性分析
楊曉玉1,張 琳2
(1.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哈爾濱150080;2.黑龍江農(nóng)墾勘測設計研究院,哈爾濱150090)
雅礱江是南水北調(diào)西線一期工程水源區(qū)河流之一,通過阿安和仁達壩址處徑流資料對雅礱江流域徑流特性進行分析。結(jié)果表明:雅礱江流域徑流主要集中在6—10月份,徑流年內(nèi)變化呈“雙峰型”分布,年際變化較為穩(wěn)定,徑流多年變化趨勢不明顯,有利于向黃河相機補水的研究。
雅礱江;阿安;仁達;徑流特性;趨勢分析
河流徑流特性分析是河流水文系統(tǒng)的重要內(nèi)容,深入分析徑流的變化趨勢,了解與掌握各區(qū)域的水資源特征及規(guī)律,對于認識區(qū)域內(nèi)徑流的形成及其演化規(guī)律、分析解決水資源開發(fā)利用中存在的問題、維持區(qū)域內(nèi)的水土資源平衡、合理利用水資源具有重要意義。南水北調(diào)西線工程是從長江上游調(diào)水至黃河,雅礱江是南水北調(diào)西線一期工程水源區(qū)河流之一。研究雅礱江徑流變化規(guī)律有助于深入了解其地表水資源的變化趨勢,對于水資源調(diào)節(jié)和有效利用有重要意義。雅礱江一級支流鮮水河支流達曲、泥曲為引水樞紐取水處,其取水壩址為阿安和仁達,通過阿安和仁達壩址處徑流資料對雅礱江流域徑流特性進行分析。
雅礱江流域徑流補給水源主要是大氣降水并有季節(jié)性融冰和融雪補給,可分為降雨徑流和融雪徑流,多年平均徑流量約570億m3,徑流量主要求自雅江至。降雨徑流主要集中在6—10月,徑流量約占全年徑流量的77%。而11月至次年3月,降水較少,主要靠地下水補給。其中融雪徑流主要發(fā)生在每年的4月份,所占比重比較小。
2.1 徑流的年內(nèi)分配
繪制阿安、仁達壩址處徑流量年內(nèi)變化圖,見圖1。從圖1可知,兩壩址處徑流年內(nèi)變化趨勢基本相似,大致呈“雙峰型”分布,兩個峰值分別出現(xiàn)在7月和9月,這主要與該地區(qū)雨季內(nèi)降水量變化有關(guān)。年徑流量主要集中在6~10月份,約占全年徑流量的77%,其它月份徑流所占比重相對較小。
2.2 徑流的年際變化
徑流量的總體特征常用變差系數(shù)Cv或年極值比來表示。Cv值反映年徑流量總體離散程度,Cv值越大表示徑流量年際變化越劇烈,對水資源的開發(fā)利用不利。對阿安和仁達兩壩址處天然徑流資料(1961—1998年)進行分析,計算得到兩壩址處年徑流Cv值分別為0.23和0.21,該值較小,說明雅礱江流域徑流年際變化比較穩(wěn)定。
2.3 徑流的豐枯變化
采用差積曲線法[1]分析計算并點繪兩壩址處的年徑流過程標準差積曲線∑(Ki-1)/Cv~t,成果見圖2。
2.3.1 阿安壩址處徑流豐枯變化
由圖2分析可知,阿安壩址處年徑流豐枯變化幅度較大,變動也比較頻繁。其中,1961—1966年為偏豐段,1967—1978年枯水段,1979—1978年豐枯交替出現(xiàn),1989—1993年為豐水段,1994—1998年為枯水段,基本反映徑流的變化規(guī)律,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2.3.2 仁達壩址處徑流豐枯變化
由圖2分析可知,仁達壩址處年徑流豐枯變化趨勢與阿安相似,變動也比較頻繁。其中,1961—1966年為豐水段,1967—1973年為枯水段,1974— 1976年為豐水段,1977—1982年為豐水段,1983—1988年為枯水段,1989—1993年豐水段,1994—1998年為枯水段,基本反映徑流的變化規(guī)律,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圖1 阿安、仁達壩址處徑流量年內(nèi)變化圖
圖2 阿安、仁達壩址處年徑流過程標準差積曲線圖
3.1 采用Mann-Kendall秩次相關(guān)檢驗法分析徑流變化趨勢
采用Mann-Kendall秩次相關(guān)檢驗法[2]計算并繪制阿安、仁達壩址處年徑流系列MK趨勢變化圖,見圖3。由圖3分析可知:
阿安壩址處年徑流變化整體趨于穩(wěn)定,在1961—1998年38 a中,年徑流變化趨勢線共有2次超出-1.96的信度線,分別在1973年和1979年,說明有突變發(fā)生。從1965年開始,徑流呈減小趨勢,并在1973年超出-1.96的信度線,之后徑流變化呈增加趨勢,到1976年再次呈減小趨勢,并于1979年左右再次超出-1.96的信度線,從1980年開始到1993年,徑流變化整體上呈波動增加趨勢,之后又開始呈現(xiàn)減小趨勢。
仁達壩址處年徑流變化整體趨于穩(wěn)定,在1961—1998年38 a中,年徑流變化趨勢線共有1次超出-1.96的信度線,即,1973年,說明有突變發(fā)生。從1965年開始,徑流呈明顯減小趨勢,并在1973年超出-1.96的信度線,之后徑流變化呈增加趨勢,1982年之后,徑呈波動變化,整體趨勢較為穩(wěn)定。
3.2 5點滑動平均法
采用5點滑動平均法,得到阿安、仁達壩址處多年徑流變化趨勢,見圖4。由圖4可知,阿安、仁達兩壩址處徑流變化趨勢大致相同,都是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呈明顯的減小趨勢,從70年代初期到80年代初期徑流呈增加趨勢,到了80年代初期以后徑流開始波動變化。年徑流總體變化趨勢不明顯。
采用功率譜方法分析阿安、仁達兩壩址處年徑流周期,成果見圖5。
由圖5可知,阿安和仁達兩壩址處徑流周期波動相似,均有幾個顯著周期,其主周期約為30 a,次周期則集中在2~15 a。
圖3 阿安、仁達壩址處年徑流系列MK趨勢變化圖
圖4 阿安、仁達壩址處年徑流量變化趨勢圖
圖5 阿安、仁達壩址處年及汛期徑流周期圖
通過對阿安、仁達兩壩址處徑流特性分析可知:
1)雅礱江流域徑流補給水源主要是大氣降水,降雨徑流主要集中在6~10月份,徑流量約占全年徑流量的77%。徑流年內(nèi)變化呈“雙峰型”分布,年際變化較為穩(wěn)定。
2)采用Mann-Kendall檢驗法和滑動平均法對徑流變化趨勢進行了分析:雅礱江流域徑流在20世紀60年代呈減小趨勢,到了70年代呈增加趨勢,而80年代開始波動變化。其徑流多年變化趨勢不明顯。
3)采用功率譜估計方法對兩壩址處年徑流進行了周期分析,可知雅礱江流域年徑流主周期約為30 a,次周期則為2~15 a。
總之,通過分析了解雅礱江流域徑流變化規(guī)律,有利于向黃河相機補水的研究,同時對于本流域水資源調(diào)節(jié)和有效利用有重要意義。
[1]羅志唐.興寧市合水水庫降雨量年際變化特性分析[J].廣東水利水電,2002(01):52~53.
[2]秦年秀,姜彤,許崇育.長江流域徑流趨勢變化及突變分析[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05,14(05):589~594.
P333.1
B
1007-7596(2015)07-0035-03
2015-06-28
楊曉玉(1983-),女,黑龍江齊齊哈爾人,工程師;張琳(1985-),女,吉林公主嶺人,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