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震,程玉琴(阜陽師范學院心理學系,安徽 阜陽 236037)
□教育、教學研究
小學課文插圖的人因?qū)W評價研究
楊 震,程玉琴
(阜陽師范學院心理學系,安徽 阜陽 236037)
本文在人因?qū)W視角下,研究小學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對小學課文插圖的認識及使用情況。通過閱讀大量文獻基礎(chǔ)上自編調(diào)查問卷,對250名小學教師對課文插圖的認識及使用現(xiàn)狀進行了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從總體上看教師對課文插圖滿意度較高,但對課文插圖的安全性就多了一些疑慮。從課文插圖使用現(xiàn)狀績效分析表明,任教學科及任教年級不同的教師,對個別課文插圖功能的認識和使用上有差異。最重要的是,即便絕大多數(shù)小學語文教師認識到插圖所有的功能,卻沒有將課文插圖充分運用于實際教學中。據(jù)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議:確保課文插圖安全;重視使用課文插圖;提高教師使用插圖的素養(yǎng);建立插圖教學模式,以便更好地促進小學課文插圖教學。
課文插圖;小學教師;人因?qū)W
插圖,又稱“插畫”,顧名思義就是附在書刊中的圖畫,起著對正文內(nèi)容的補充說明或藝術(shù)欣賞作用。目前中小學教科書中插圖越來越多,尤其是小學低年級教科書中的插圖,色彩鮮艷,美觀引人。劉萍(2012)在其碩士論文中提到由于讀圖時代的到來,插圖漸乎成為一種快餐閱讀,學生們希望課文中的插圖越多越好,文字越少越好[1]。徐翠鳳對現(xiàn)行小學語文教科書(蘇教版)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插圖的總頁數(shù)(1207頁)占教科書總頁數(shù)(1675)的比例高達 72.1%[2]??梢?,插圖已經(jīng)成為語文教學中非常有分量的教學資源。
當前,國內(nèi)外對教科書插圖研究的切入點有以下幾種取向:一是心理學研究取向,主要對插圖效果進行評估,結(jié)果證實了插圖有助于課文學習[3,4]。二是教育學的研究,主要對師生應該如何使用插圖,教師怎樣利用插圖進行教學設(shè)計,如何指導學生使用插圖。這類相關(guān)研究重點在于從教育學的視角強調(diào)插圖對學生的多方面功能以及教師應加強對插圖在教學中的運用與指導[2,5]。三是社會學的取向,其重點在于論證插圖的價值取向、文化選擇傾向和性別偏見方面,研究表明,教科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愛國主義、精英主義、男性主義的價值偏向[6]。四是美學、藝術(shù)研究取向,如插圖的總體風格定位,場景的布置、情節(jié)的截取、夸張變形的滲入、色彩的運用、細節(jié)的刻畫、童趣幽默的社會美、風景秀麗的自然美等[7,8]。五是視覺文化研究取向,是對語文教科書插圖形式層面視覺特點的系統(tǒng)研究[2]。
由上分析可知,已有對語文教科書插圖的研究,存在兩個特點:一是關(guān)于教科書插圖的評價要么依據(jù)實驗效果對比,要么基于一定專業(yè)視角由研究者本人做分類統(tǒng)計,并做主觀說明。而站在插圖使用者角度進行評價的研究較少。二是雖然插圖作為語文教學中重要的“教具”“學具”,但把插圖作為工具,從“人—機(插圖)”人因?qū)W視角探討插圖的使用情況的研究確屬少見。鑒于以往研究中可資挖掘的空間,本研究將試圖從人因?qū)W的視角,把插圖看作一種工具,具體評價“人—插圖”互動過程中的安全性、使用者的滿意度和插圖使用績效的現(xiàn)狀[9]。由于插圖的種類繁多,功能不盡相同。因此,本文僅就“課文插圖”為對象進行研究。課文插圖系指狹義的插圖,是插圖中的主角,即教科書課文文字表達系統(tǒng)外的一種重要的圖像表達系統(tǒng),可以彌補課文文字表達功能的不足。課文插圖與課文內(nèi)容有著千絲萬縷、密不可分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是課文教學最簡便、最直觀的“教具”,同時也是“學具”。那么,當前小學教師對課文插圖從人因?qū)W角度會做出何種評價呢?
2.1 研究對象
安徽阜陽市區(qū)、渦陽、臨泉、太和、阜南縣、界首市等地,隨機選取250名熟悉小學語文教科書有豐富教學經(jīng)驗的一線教師進行調(diào)查研究。被試情況見表1。表1顯示,此次選擇的調(diào)查對象大部分教齡在十年以上,職稱 80%多為小教一級以上,說明本次調(diào)查對象是具有豐富教學經(jīng)驗的小學教師群體。教師的性別比例和任教年級高低比例相對平衡,語文數(shù)學教師將近各半,任教小學高、低年級的教師也接近各半。
表1 研究對象的構(gòu)成
2.2 研究工具
依據(jù)人因?qū)W原理及文獻資料自編調(diào)查問卷(見附錄)。問卷設(shè)計主要依據(jù)人因?qū)W的目標,即在人機系統(tǒng)中,增進系統(tǒng)的安全,提高人員滿意度,提高系統(tǒng)績效。因此,本問卷主要包括“插圖的滿意度(第1-4題)、插圖的安全性(第5-7題)、對插圖使用績效方面的評價,分別從審美、語言加工、觀察力、想象力、表達、理解和記憶、寫作這幾個方面設(shè)置了7個題(8-14)。第15題是一道多選題,調(diào)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運用了哪些課文插圖的功能。16題是一道開放性題目,用來收集“教師運用插圖教學中常遇到的困難”資料,為插圖教學模式的理論構(gòu)建提供依據(jù)。
2.3 調(diào)查程序及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群體抽樣對一線教師以班為單位進行團體問卷調(diào)查(2013年9月小學教師國培班)和個別問卷調(diào)查。共發(fā)放問卷260多份,最后收集到有效問題卷250份。調(diào)查結(jié)果數(shù)據(jù)運用spss17.0進行整理和統(tǒng)計分析,采用的統(tǒng)計學方法主要有計算百分數(shù)、百分比差異顯著性U檢驗。
3.1 小學教師對課文插圖的滿意度
整理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小學教師對課文插圖滿意度結(jié)果見表2。
表2 小學教師對課文插圖滿意度
由表2可知,認為學生喜歡課文插圖的小學教 師人數(shù)百分比為 98.4%,認為學生不喜歡課文插圖的教師占0.8%,不知道的占0.8%。77.6%的小學教師認為目前小學課文插圖總體上好,僅有6.4%的小學教師認為課文插圖總體不好,有 16.0%的小學教師認為有好有差。對于小學課文插圖是否適合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水平和接受能力上,認為非常適合的教師占32.0%,適合的占67.2%,僅有0.8%的教師認為不合適,沒有人認為非常不合適。認為課文插圖有助于語文教學的小學教師占總調(diào)查人數(shù)的94.8%,認為沒有幫助的教師僅占1.2%,另外有4.0%的教師回答“不知道”??偟目?,小學教師對當前課文插圖的滿意度還是比較高的。
3.2 小學教師對課文插圖的安全性認識
小學教師對小學語文課文插圖安全性的評價,結(jié)果見表3。
表3 小學教師對課文插圖安全性評價結(jié)果
表3是關(guān)于小學教師對課文插圖的安全性評價的調(diào)查結(jié)果,86.8%的小學教師認為小學課文插圖印刷質(zhì)量好,無毒無污染,有 13.2%的教師認為不是。認為小學課文插圖大部分可以起到緩解小學生學習疲勞作用的教師有 80.8%,否認這種作用的教師占8.4%,不知道的占10.8%。有20.8%的教師認為大部分小學課文插圖很可能會導致小學生注意力分散。但有 70.0%的教師認為大部分插圖不是,有 9.2%的小學教師不清楚課文插圖是否會分散小學生注意力。總體上看,除了 20.8%的教師認為可能會分散學生注意力這樣的懷疑外,當前小學語文課文插圖是安全的。
3.3 教師特點對小學課文插圖功能認識的影響
不同任教學科、年級的小學教師對課文插圖功能認識上的百分比差異比較,結(jié)果見表4。表4的數(shù)據(jù)顯示了,小學數(shù)學教師和語文教師在課文插圖審美功能的認識上有極其顯著性差異,數(shù)學教師認為可利用具有裝飾功能的小學課文插圖進行審美教育占 76.2%,語文教師則占了 89.9%。在不同的任教年級中教師的看法并無差異。對于課文插圖是否有利于教師培養(yǎng)小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是否有利于小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記憶功能上,數(shù)學和語文教師在認識上都有顯著差異,并且是語文教師對于該兩項功能的認可度高于數(shù)學教師。如果以高低年級不同來劃分教師類型,那么從課文插圖是否有利于提高小學生對課文信息的加工速度和深度上,低年級老師占 93.5%,高年級老師占 83.6%,差異顯著。對于課文插圖是否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想象力和寫作能力上,高低年級的教師在認識上差異顯著,低年級教師所占百分比大于高年級教師。其他方面,語文數(shù)學與教師、高低年級教師對插圖功能的認識上都無顯著差異。3.4 教師特點對小學課文插圖實際使用情況的影響
表4 不同任教學科、年級的小學教師對課文插圖功能認識上的百分比差異比較
不同任教學科(數(shù)學、語文)、任教年級教師對小學語文課文插圖實際使用的情況,百分比差異顯著性檢驗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見表5。
表5 不同學科、任教年級的教師對課文插圖實際使用人數(shù)百分比的差異比較
表5表明,在對課文插圖的實際使用中,在能夠幫助小學生理解課文上,語文教師所占比例顯著高于數(shù)學教師所占比例,數(shù)學教師 78.6%,語文教師 93.5%。在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和寫作能力上,數(shù)學教師在實際中應用非常少,僅占 25.0%,語文教師占 45.7%,二者有明顯差異。不管是低年級教師,還是高年級教師,他們在現(xiàn)實課堂中對課文插圖的使用并無明顯差異。
3.5 小學語文教師對課文插圖功能認識和實際使用情況的比較
表6 小學語文教師對課文插圖功能認識與實際使用人數(shù)百分比差異
表6是把課文插圖對教學可能起的作用與小學語文教師實際教學中利用的情況作了對比分析,即便小學語文教師認識到了課文插圖的相應功能,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會因為種種原因而沒有充分加以利用。在審美教育功能上小學教師有 89.9%認為插圖具有此項功能,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應用審美功能的僅占 47.1%,通過統(tǒng)計檢驗兩者差異顯著。從語言加工功能上看,認為課文插圖有此功能的人數(shù)百分比為88.4%,實際運用者僅占46.4%,差異顯著。在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上,98.6%教師接受此種說法,但實際運用者只占了 59.4%,差異顯著。在培養(yǎng)想象力上,認為課文插圖具有此功能的占 84.8%,實際運用此功能教學的有81.2%,兩者無顯著性差異。在課文插圖促進表達功能上,從理論上認可的教師占 89.9%,而實際應用此功能的人數(shù)百分比為卻只有 45.7%,兩者差異顯著。認為促進課文理解屬于課文插圖的功能小學語文教師占 97.1%,實際應用課文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教師占 93.5%,差異不顯著。在促進記憶方面,97.1%的教師認可,實際上也有 76.8%的教師在踐行,但還是存在差異。在利用課文插圖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上,認識到此功能的教師占 84.1%,實際運用者占 45.7%,兩者差異顯著。這些結(jié)果說明,小學語文教師對課文插圖的功能是認可的,都達到了 80%以上的比例,但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插圖使用績效并不高。
總之,只有促進課文理解和想象力培養(yǎng)兩個功能實際使用教師的人數(shù)百分比與對插圖此項功能的認識的人數(shù)百分比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外,其他功能上小學語文教師對課文插圖的使用人數(shù)百分比都遠遠低于認識到課文插圖此項功能的人數(shù)百分比。
4.1 關(guān)于小學教師對課文插圖的滿意度和安全性評價的分析
從小學教師對課文插圖滿意度的調(diào)查結(jié)果看,在教師認為學生喜歡課文插圖,插圖適合學生心理發(fā)展以及課文插圖有助于語文教學的人數(shù)百分比均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即絕大多數(shù)小學教師對課文插圖是滿意的。楊震(2003)通過問卷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課文插圖得到改善,并受到學生歡迎[10]。李曉陽(2002)年對使用蘇教版語文教材的小學生進行了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教材內(nèi)容符合小學生的心理,并且小學生借助了課文插圖后有明顯的閱讀興趣[11]。顏亞男(1998)認為現(xiàn)行教材插圖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是很寶貴的教學資源,對于語文教學大有幫助[12]。郭玉華(2012)認為現(xiàn)在的課文插圖被大部分學生和教師喜歡,讓教師和學生滿意的插圖前提是符合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征[13]。
然而對于目前小學課文插圖,認為總體上不好和認為有好有差的小學教師總共占了 20.4%。這可能說明還是有不少教師不滿意當前課文插圖。原因可能是教材插圖本身的編制和設(shè)計上與教師在使用中存在著理論和應用上的差距。高水紅(2000)從三個方面解釋了其中部分原因,認為是教材插圖內(nèi)容單一化,教材插圖形式單調(diào)化,教材插圖的功能固定化[14]。因此,在總體上小學教師們對插圖表示滿意的同時,還有部分小學教師表達了對小學課文插圖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劉海娜(2011)對插圖設(shè)計提出了具體建議,要求插圖必須遵循直觀,精美,準確的原則[15]。
從調(diào)查結(jié)果可以看出,教師對小學課文的安全性還是較為認可的。但有一小部分教師認為插圖的印刷環(huán)保上還有改善的空間,其中,認為課文插圖印刷質(zhì)量不是無毒無污染的教師占 13.2%,這個比例不算少。隨著科技進步,繪圖技術(shù),印刷技術(shù),環(huán)保理念的宣傳,課文插圖設(shè)計者在這方面越做越好,大部分插圖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也會存在部分課文插圖的安全性受到質(zhì)疑。可能原因有兩點,其一是課文插圖的印刷質(zhì)量確實有待加強,相關(guān)部門應對其使用的印刷材料進行監(jiān)督;其二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環(huán)保理念的熏染下,教師對課文插圖的安全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有20.8%的教師認為,課文插圖可能導致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在安全性分析中,認為課文插圖會使學生注意力分散所占人數(shù)百分比最多。這與本問卷設(shè)置的開放式問答題中教師很少利用插圖進行課堂教學中的原因之一是怕學生分心的顧慮是相吻合的。根據(jù)“注意聚焦假說”[10],由于閱讀是依賴詞匯信息的刺激,額外的插圖線索則分散了學生閱讀課文詞匯的注意力。教學實踐中,課文插圖在吸引學生興趣的同時,也有可能由于課文插圖的刺激而浮想聯(lián)翩,還發(fā)現(xiàn)很多小學生用筆去描繪插圖,導致學生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課文教學上,這些都給教師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課堂任務(wù)帶來挑戰(zhàn)。當然這一切更可能與教師不會、不去積極使用插圖有關(guān)。教師如果知道何時恰當?shù)慕M織教學,利用插圖吸引注意,在不必要的時候收起對插圖的注意,就能夠在課堂教學中事半功倍。當然也可能真的存在一些插圖設(shè)計不好,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
總體上看,小學教師對課文插圖較為滿意,認為當前課文插圖也相對安全。
4.2 教師特點對課文插圖功能認識和實際使用的影響
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教師任教學科不同對課文插圖的認識和使用存在一定影響。在任教學科方面,小學數(shù)學教師和小學語文教師在對課文插圖審美功能認識上有非常顯著的差異。但在實際使用插圖教學人數(shù)比例卻沒有顯著差異。在課文插圖促進課文的記憶功能上,更多語文教師比數(shù)學教師在觀念上意識到課文插圖的這一功能,但在實際運用中卻與數(shù)學教師無顯著差異。筆者認為,這可能與在使用插圖教學方面,小學語文教師并不比數(shù)學教師掌握更多插圖教學的方法和技能有關(guān)。在課文插圖促進表達和理解能力方面,語文教師的認識和實際使用所占人數(shù)百分比都顯著大于小學數(shù)學教師,并且在實際應用中有極其顯著的差別。說明任教學科影響著課文插圖的表達和理解功能上的認識和使用情況。這里著重顯示了,語文教師不僅對于小學課文插圖的認識上優(yōu)于數(shù)學教師,而且在實際使用上也更為積極主動。這與語文教學的特點有關(guān),語文課文教學中教師主要的任務(wù)就是要讓學生理解課文,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并且要經(jīng)常借助于課文插圖,這已經(jīng)成為語文教師的習慣了。而數(shù)學中插圖相對簡單直觀,多為文字的直觀表達,因此,數(shù)學教師并不重視插圖對課文的理解作用和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在課文插圖對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功能方面,語文教師顯然比數(shù)學教師在實際應用中發(fā)揮的更好,這與語文教學這方面獨特的任務(wù)要求相關(guān)。
調(diào)查結(jié)果還表明,教師任教年級不同對課文插圖功能的認識和使用存在一定影響。認識到課文插圖的語言加工功能上,低年級教師比高年級教師比例更高,差異顯著。原因可能是低年級的學生更需要生動直觀的插圖幫助語言的加工。對于想象力和寫作能力培養(yǎng)功能的認識上,依然是低年級教師比例高于高年級教師。這說明課文插圖是低年級小學生打開學習語文之門的一把鑰匙,這是由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較低和具體形象思維水平所決定的,年級越低,就越需要課文插圖對想象和寫作表達的支持作用。當然,所有這些都僅僅表明,小學教師在理論上對課文插圖在教學功能上的認同而已。在課文插圖的各種功能的實際使用上,高、低年級教師百分比均無顯著差異。從理論上講,不同年級教科書的課文插圖作用有所不同,教師應該在課文插圖功能使用上存在差異,也就是說插圖的某些功能運用應該弱化,另外一些功能使用應該得到加強。但從本調(diào)查所得數(shù)據(jù)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任教年級并不會影響教師對課文插圖功能在課堂教學中的實際使用情況。從本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的分布情況看,對某一功能的實際運用,低年級教師使用的比例高,高年級教師使用的比例也高,低年級教師使用的比例低,高年級教師使用的比例也低。筆者認為,這可能是由于教師對插圖的使用并沒有隨著年級的升高而有所改進。低年級時候怎樣使用插圖教學,高年級時還依然如故地使用。因此,小學教師運用插圖教學的知識和技能亟待提高。
4.3 小學語文教師對插圖功能認識與實際使用情況的比較分析
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只有促進課文理解和想象力培養(yǎng)兩個功能實際使用教師的人數(shù)百分比與對插圖此項功能的認識的人數(shù)百分比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外,其他功能上小學語文教師對課文插圖的使用人數(shù)百分比都遠遠低于認識到課文插圖此項功能的人數(shù)百分比。
在促進學生對課文理解方面,教師在認識上和實際使用上不存在顯著差異,且教師人數(shù)比例都很高,達 90%以上。課文插圖的直觀形象有助于文字的理解,這也符合小學生的心理思維發(fā)展特點。在這方面,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相對成熟。在引發(fā)學生想象功能中,教師在認識上與實際使用上人數(shù)百分比差異不顯著,且教師人數(shù)比例都較高,達80%以上。原因可能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插圖比文字更能讓學生自發(fā)地發(fā)揮想象力。因為課文插圖反映的是一個瞬間的內(nèi)容,為學生提供了廣泛想象空間。也讓語文教師在利用此功能上具有了獨特的優(yōu)勢。從發(fā)展角度看,不同年級教師使用課文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和促進想象,在認識上和實際使用上的教師比例都很高。說明小學教師對此兩項功能都非常重視,并且駕輕就熟,實際使用人數(shù)比例也就高。
在課文插圖的觀察力培養(yǎng)、表達寫作能力培養(yǎng)、促進課文信息的加工速度和深度、審美教育、促進課文記憶這些功能方面,小學語文教師在插圖功能認識和實際使用上的人數(shù)比例表現(xiàn)出顯著的差異,并且認識到課文插圖某一功能的教師百分比都高于實際使用課文插圖此功能的教師百分比。這些數(shù)據(jù)表明,小學語文教師對課文插圖功能的作用非常明確,但在實際使用上人數(shù)比例卻較少,也意味著課文插圖教學績效水平不高。也就是說,盡管大部分教師理論上認識到課文插圖具有某種功能,并不表示也有相應比例的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也給課文插圖以足夠程度的重視。其原因可能是小學語文教師沒有掌握利用課文插圖教學的方法和技能,以至于利用課文插圖教學的能力水平有限,在教學實際中也缺少這樣的實踐。就很難去要求他們利用課文插圖進行相應的教學。本研究結(jié)果與陳新現(xiàn)(2013)[16]的研究部分結(jié)果一致。其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小學語文教師對于課文插圖的作用并不十分明確,而且也缺乏有效插圖使用方法。這可能與調(diào)查對象不同,或調(diào)查問卷的題目編寫不同有關(guān)。張德松(2012)也認為教師缺少對課文插圖的閱讀技巧和使用方法[17],這與本研究結(jié)果相近??禈淞郑?005)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100%小學一二年級的教師在教學中會經(jīng)常利用課文插圖[18]。這可能是由于其研究調(diào)查的教師人數(shù)較少(40人),或是其研究沒有明確劃分用插圖的具體功能所致。
從上述分析來看,在實際教學中利用課文插圖做的相對較好的是幫助理解課文、引發(fā)想象。然而在課文插圖能夠幫助小學生感受課文語言的精確性和生動性,審美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和寫作能力以及觀察力方面,在實際教學中課文插圖都沒有受到足夠數(shù)量教師應有的重視。
4.4 小學教師很少利用插圖教學的主要原因分析
根據(jù)教育部《小學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文件規(guī)定,專業(yè)知識部分教育教學設(shè)計一項向小學教師提出“合理利用教學資源,科學編寫教學方案”的要求。課文插圖作為語文教學中非常有分量的教學資源,理應受到高度重視和充分的使用。但根據(jù)本研究問卷設(shè)置的開放題目的調(diào)查結(jié)果分析來看,教師平時很少利用課文插圖教學的主要原因有三點:
第一、擔心插圖分散學生注意。有相當一部分(20.8%)教師認為,在課堂上利用課文插圖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導致教學任務(wù)無法按時完成,比較浪費時間。這些與小學生自制力較弱、學習目標不穩(wěn)定等年齡特征有一定關(guān)系。教師存在這種擔憂是合理的。但另一方面,這種擔憂也可能是這部分教師對課文插圖教學缺乏方法和技巧的表現(xiàn)。
第二、采用多媒體媒體替代課文插圖。隨著計算機網(wǎng)絡(luò)、多媒體科技的發(fā)展和進步,多媒體教學也在學校里廣泛應用,給課文插圖使用帶來很大程度上的沖擊。有些教師會直接從網(wǎng)上下載圖片資料代替課文插圖進行教學。且網(wǎng)絡(luò)上可以下載到很多生動的動畫資料和視頻資料,因此導致了課文插圖越來越被邊緣化,被遺忘,成為純粹的“裝飾品”。
第三、教師對插圖的作用不夠重視,缺乏對課文插圖進行閱讀的技巧和方法。很多時候,由于課堂教學內(nèi)容設(shè)置較多,教學進度快,時間緊張,教師怕浪費時間而忽視課文插圖的教學功能,使用較少。久之,就會對課文插圖既不重視,也不會使用的方法和技巧。另外,在快餐文化時代,很多教師更偏愛可以直接利用的教學方案,而較少花費心思去研究課文插圖,而插圖也就自然而然地被當作“快餐”閱讀。所以不被重視的課文插圖也就不能被教師很好的加以利用了。楊震(2010)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小學語文教師對指導學生看課文插圖的認識不夠[19],更有很多教師往往引用網(wǎng)絡(luò)上精美的圖片而忽視了課文插圖本身的使用。也有部分教師,既重視課文插圖也嘗試著在課堂上利用好課文插圖,但是由于缺少好的教學方法,往往在使用中受到阻礙,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如何利用好課文插圖,如何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不同功能的課文插圖進行教學,更好的利用現(xiàn)有資源成了教師頭疼的一大難題。而歸根結(jié)底,還是源于教師意識上不夠重視,而沒有實際行動的動力。如果教師有信心去發(fā)揮課文插圖具有的功能的話,那么課文插圖在實際教學中功能的發(fā)揮一定會有所改善。
從課文插圖的總體上看,教師對課文插圖滿意,學生喜歡課文插圖,并且課文插圖的安全度較高。從教師對課文插圖的認識上看,大部分教師意識到了課文插圖存有的功能,但是在實際使用方面,利用課文插圖功能進行教學的教師比例卻略顯不足,具體體現(xiàn)在審美教育、語言加工的深度和速度、觀察力、表達和寫作能力,以及課文記憶方面。不同學科和任教年級的教師在對插圖個別功能的認識和實際使用情況上有差異。根據(jù)以上調(diào)查結(jié)果,結(jié)合教師很少利用課文插圖的原因分析,筆者提出以下教學建議:
(1)確保課文插圖安全。從小學教師對課文插圖的安全認識上看,課文插圖的編制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課文插圖研究者和使用者要從實際中去完善課文插圖使用的安全性,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緩解疲勞,防止注意分散現(xiàn)象。當然,小語教科書中課文插圖數(shù)目的激增必然會導致插圖質(zhì)量的參差不齊,一線教師們自然會對插圖的編排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也希望課文插圖的編繪者們能夠重視廣大教師的建議,提高插圖的編繪質(zhì)量。
(2)重視使用課文插圖。由于教師對課文插圖功能認識與實際使用上存在的顯著差異,筆者建議小學教師應在實際行動上重視課文插圖使用,最大限度的發(fā)揮現(xiàn)有插圖資源的功效。教師應在平日的教研活動和備課過程中,給予課文插圖足夠的關(guān)注。
(3)提高教師插圖教學素養(yǎng)。從教師未能夠很好利用插圖的原因分析上,筆者認為需要加強教師對課文插圖使用的信心和其專業(yè)技能的培訓。教師要有鉆研精神,充分備圖。教師應培養(yǎng)自己欣賞課文的審美情趣,從不同的角度結(jié)合課文仔細觀察課文插圖。課后鼓勵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并講解插圖。多開展有關(guān)課文插圖的研究性學習,提高教師自身關(guān)于插圖教學方面的素養(yǎng)。
(4)建立課文插圖教學模式。從小學語文課文插圖的常見功能入手,針對教師在一些認識上不到位或者實際使用率不高的課文插圖的功能,設(shè)計合理的教學模式,給廣大小學教師提供科學的教學參考,提高教學效率,減少資源浪費。
[1]劉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材插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
[2]徐翠鳳.視覺文化視域下現(xiàn)行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插圖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
[3]曾天山.國外關(guān)于教科書插圖研究的述評[J].外國教育研究,1999,(03):20-23.
[4]沈德立,陶云.初中生有無插圖課文的眼動過程研究[J].心理科學,2001,(04):385-388.
[5]彭中梅.初中科學教材中插圖應用于教學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6]王艷霞.課程中的文化選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
[7]孫寧.人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美育內(nèi)容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
[8]張廣才.小學教科書插圖漫談[N].美術(shù)報,2007-04-21.
[9]C.D.威肯斯,J.D.李.人因工程學導論[M].第二版.張侃,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2-3.
[10]楊震.小學一年級語文標準實驗教科書中課文插圖評價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3.
[11]李曉陽.關(guān)于語文新教材的調(diào)查[J].小學青年教師,2002,(10):6-8.
[12]顏亞男,武常.語文教學與課文插圖[J].無錫教育學院學報.1998,(01):53-56.
[13]高水紅.教材插圖初探[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0,(03):36-40.
[14]劉海娜.初級漢語綜合課教材插圖研究與設(shè)計[D].暨南大學,2001.
[15]郭玉華.1993年與2001年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插圖的比較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2.
[16]陳新現(xiàn).小學語文教師對插圖的認識及使用限制的調(diào)查研究[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3,(03):47.
[17]張德松.淺談“課文插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2,(14B):113-114.
[18]康樹林,陳瑤.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插圖運用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J].中國科技信息,2005,(15):194.
[19]楊震.小學語文教師對插圖的認識及使用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2):133-136.
Evaluation of Text Illustrations During Primary School in the View of Ergonomics
YANG Zhen,CHENG Yu-qin
(Psychology department,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 Fuyang 236000 Anhui)
This essay focuses on the understanding and utilities of text illustrations among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especially Chinese teachers, and also analyses the reasons that teachers rarely use text illustrations. This study used questionnaires, which was self-made in the view of Ergonomics, as well as based on a large amount of documents on text-illustrations, to explore the understandings and utilities of text illustrations among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re are 250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participated in this surve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of teacher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text illustrations in general, but there were some doubts on the safety of them.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of analyzing the use of text illustrations among Chinese teachers suggested that although teachers could understand all kinds of functions of text illustrations, it is rare for Chinese teachers to apply illustrations into their actual classes. There is difference in understanding and utilities of text illustr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subject teachers, either between different grade teachers. We proposed four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ensuring the safety of text illustrations in editing, prompting Chinese teacher’ concept on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text illustrations, developing teachers’ self-quality in illustration using,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method in using text illustrations.
text illustration;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ergonomics
G40-058
A
1004-4310(2015)03-0132-08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5.03.031
2015-02-20
阜陽師范學院教學研究重點項目“人因?qū)W視角下小學課文插圖有效教學模式研究”(2012JYXM32)。
楊震(1971-),男,河北保定人,阜陽師范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之一為教材插圖的教學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