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心濱海醫(yī)院放射科 (天津 300301)
黃慧敏
·骨肌疾病·
DR攝影技術(shù)在肋骨骨折診斷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天津市第一中心濱海醫(yī)院放射科 (天津 300301)
黃慧敏
目的 探討DR攝影技術(shù)在肋骨骨折診斷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收治的102例肋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行X線檢查及DR攝影檢查。結(jié)果 本組108例患者共有肋骨骨折150處,其中肋部前方骨折30處,肋部后方骨折40處,肋骨弓部80處。根據(jù)骨折程度進行分類,其中完全性骨折108例,不完全性骨折42例。本組108例患者,經(jīng)DR攝影診斷的準確率為93.33%,顯著高于常規(guī)X線的83.33%(χ2=8.6521,P=0.012)。結(jié)論 DR攝影可以提高肋骨骨折的診斷率,且花費時間較少,為患者的搶救及治療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DR攝影技術(shù);肋骨骨折;診斷效果
肋骨共有十二對,平分于胸部兩側(cè),前與胸骨相連、后與胸椎相連,形成一個完整的胸廓。肋骨骨折常見于胸部損傷時,約占胸廓骨折的90%[1]。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yè)及交通行業(yè)的發(fā)展,肋骨骨折的發(fā)生率也呈顯著上升的趨勢。目前,胸部肋骨像與正位像是顯示肋骨骨折的重要方法,但受肋骨解剖結(jié)構(gòu)的影響,其圖像特征及質(zhì)量往往不夠理想。直接數(shù)字化X射線攝影系統(tǒng)(Digital Radiography,DR)是一種放射科診斷設(shè)備,它可以調(diào)節(jié)圖像對比度、動態(tài)范圍,降低噪聲,繼而得到高品質(zhì)的數(shù)字化圖像。為了進一步分析DR攝影技術(shù)在肋骨骨折診斷中的應用效果,本研究對102例肋骨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2例確診肋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52例,女50例;年齡:20~70歲,平均年齡(47.5±5.3)歲;致傷原因:跌落傷17例,交通傷60例,斗毆傷22例,其他3例;臨床表現(xiàn):所有患者在擠壓胸腔時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在深呼吸或咳嗽時痛感加劇,部分患者存在局部淤血、腫脹癥狀,并伴有起臥困難。
1.2 方法 本組102例患者均先采取X線檢查,之后行DR攝影檢查。常規(guī)X線:應用X光機(型號:萬東醫(yī)療FSB302-1型 500mA X線機),曝光條件:65~85Kv,12.5~25mAs毫安秒。DR攝影:應用DR X光機,參數(shù)為141Kv,AEC自動曝光,得到數(shù)據(jù)后將其傳送到服務(wù)器中進行處理并得到圖像。上述兩種檢查方式均采取同一體位,以便于精準對比兩者間的差異性。拍攝時需要將膠片與受傷部位貼緊,體位為立位及左側(cè)與右側(cè),在此過程中囑患者屏氣,之后打印隔上、下的肋骨片。針對疑似肋弓處骨折者,則需要加拍其右前或左前斜位肋骨。同時,對于胸片未提示骨折但臨床癥狀明顯者,則應加行切線位拍攝,并在拍攝時保證胸廓切線與壓痛點相吻合。
1.3 觀察指標 結(jié)果的判定由2人以上的具有經(jīng)驗的影像診斷醫(yī)師判讀,標準參考《實用骨科學》[2]的標準,比較常規(guī)X線與DR攝影對于肋骨骨折的診斷準確率與漏診率。完全性骨折標準:骨折線貫穿于肋骨皮質(zhì),并與其斷端形成錯位、成角及嵌插;不完全性骨折標準:損傷位置十分可疑且外傷明顯,同時伴有一側(cè)皮質(zhì)斷裂與隆起。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通過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5.0進行處理與統(tǒng)計,計數(shù)資料以n及百分率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本組108例患者肋骨骨折情況分析 本組108例患者共有肋骨骨折150處,其中肋部前方骨折30處,肋部后方骨折40處,肋骨弓部80處。根據(jù)骨折程度進行分類,其中完全性骨折108例,不完全性骨折42例。
2.2 常規(guī)X線與DR攝影對于肋骨骨折的診斷準確率對比 本組108例患者,經(jīng)常規(guī)X線診斷的準確率為83.33%,經(jīng)DR攝影診斷的準確率為93.33%,DR攝影診斷肋骨骨折的準確率顯著高于X線,漏診率顯著低于X線(P<0.05)。見表1。
臨床發(fā)現(xiàn),受肋骨形態(tài)的影響,當機體受到外傷損害時,極易出現(xiàn)骨折情況[3]。兒童的肋骨具有較大的彈性,所以肋骨骨折的發(fā)生率較低,而成年及老年人群骨骼已成形,加之逐漸呈衰退狀態(tài),肋骨間疏松、脆化,所以是肋骨骨折的高發(fā)群體。肋骨骨折受不同發(fā)病部位及外力方式的影響,其預后也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外力引起的肋骨折斷,其最終結(jié)果很可能引起胸壁血腫、血氣胸或肺挫傷,這給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因此,盡早采取有效的檢查方法明確肋骨骨折狀態(tài),對強化患者的治療質(zhì)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X線與DR攝影是診斷肋骨骨折的主要方式,然而X線所需的拍片與沖洗時間過久,極有可能延誤患者的救治時機[4]。DR是一種新型的影像學成像技術(shù),它是傳統(tǒng)放射方法與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計算機技術(shù)的結(jié)合體,相較于傳統(tǒng)X線,具有影像對比度高、分辨率高、信息量大、輻射小、可實時成像等優(yōu)勢。DR能夠通過豐富的軟件支持對圖像進行處理,可根據(jù)診斷需求任意翻轉(zhuǎn)圖像的角度,調(diào)整對比度、亮度及銳利度,對病灶角度與大小進行測量,并具有病灶漫游、放大及反白等功能。針對肋骨與胸部的攝影,DR高千伏的攝影優(yōu)勢可以在觀察膈、肺、心等組織的同時,在不提高輻射的情況下以其后處理技術(shù)處理原始數(shù)據(jù),實施邊緣增強,強化銳利度,再生成一張肋骨影像,十分利于醫(yī)師更為清晰的觀察到肋骨狀態(tài),提高對骨折線細節(jié)的敏感度,繼而保證診斷效果。此外,DR后處理模式可以同時滿足相同部位不同組織的顯示需求,通過改變不同頻率而調(diào)節(jié)感興趣區(qū)對比度、密度來得到不同層次的對比影像,這對于觀察骨小梁結(jié)構(gòu)及肋骨密度具有重要的價值[5]。有學者對60例肋骨多發(fā)骨折患者應用了DR攝影檢查,并對傳統(tǒng)X線對比,結(jié)果發(fā)現(xiàn)DR攝影的診斷率顯著高于X線
[6]。本文研究結(jié)果與上述結(jié)果基本一致,本組108例患者,經(jīng)DR攝影診斷的準確率為93.33%,顯著高于常規(guī)X線的83.33%,漏診率為6.67%低于X線的16.67%(P<0.05)。結(jié)果可見,相較于常規(guī)X線,DR對肋骨骨折具有更高的準確率,適于臨床應用。本組DR攝影仍存在6.67%的漏診率,究其原因可能與如下幾點有關(guān):①過多的胸腔積液將肋骨掩蓋,使其顯示效果受到影響;②膈下肋骨與組織器官重疊,無法有效提示出骨折狀態(tài);③患者痛感過強,無法配合醫(yī)師移動體位,致使曝光條件缺失,腋中線肋角無法顯示。
表1 常規(guī)X線與DR攝影對于肋骨骨折的診斷準確率對比
總之,DR攝影可以提高肋骨骨折的診斷率,且花費時間較少,為患者的搶救及治療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1] 吳愛軍,呂冬亮.計算機X線攝影在外傷性肋骨骨折診斷中的應用分析[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3,11(15):1853-1855.
[2] 李艷秋.DR雙能量減影在肋骨骨折中的應用價值[J]. 影像技術(shù),2014,1(10):15-17.
[3] 李忠學,湯永中,廖分石,等.數(shù)字攝影技術(shù)在塵肺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4,4(4):282-284.
[4] 王駿,趙國良,李蘇建,等.胸部DR雙能量減影與DR胸片及胸部CT吸收劑量對照研究[J].放射學實踐,2011,1(5):90-93.
[5] 米霞. X線平片、螺旋CT、MRI 檢查在脊柱骨折診斷中的作用(附89例分析)[J].中國CT和MRI雜志,2010,8(6):62-64.
[6] 王秀河,余深平,陳立鵬,等.數(shù)字化雙能量減影對肋骨骨折的診斷價值[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11,2(2):269-273.
Application Value of DR Diagnosis of Rib Fracture
HUANG Hui-min,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First Central Binhai Hospital Tianjin, 300301,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Digital Radiography (DR) diagnosis of rib fracture.Methods 102 cases of rib fracture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X-ray examination and DR examination were performed respectively.Results there were 150 cases of rib fractures in the group, including 30 cases of rib fractures, 40 cases of rib fractures, and 80 cases of rib arch.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fracture, 108 cases of complete fracture, and 42 cases of incomplete fracture. In this group of 108 patients, the accuracy rate was 93.33%,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X-ray 83.33% (χ2=8.6521, P=0.012).Conclusion DR imaging could improve the diagnosis rate of rib fracture, and it takes less time to provide effective protection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Digital Radiography; Rib Fracture; Diagnosis
R445.4
A
10.3969/j.issn.1009-3257.2015.06.022
2015-11-23
黃慧敏,女,主要研究方向:CR,DR診斷
黃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