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主要圍繞電力供電中專變采集終端出現的故障進行闡述,并形成用電信息采集終端現場安裝調試的運用技術,重點闡述了接線、安裝、原理等,實現了專變采集終端現場安裝調試技術的綜合效果。
關鍵詞:專變;采集終端;現場安裝調試;電網技術;電力系統(tǒng)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25-0110-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5.054
在電網技術信息化與計算機融入的技術發(fā)展過程中,對于電力用戶實現全覆蓋、全費控的基礎上,專變采集終端系統(tǒng)的運行要形成與國家電網技術參數相吻合的設備運行模式,因此要加強專變采集終端現場安裝調試的整體運行,全面提升專變采集終端系統(tǒng)的整體
優(yōu)勢。
1 用電信息采集終端的常見故障
1.1 集中器故障處理
在專變采集終端系統(tǒng)運行中,有可能出現集中器故障,在接入集中器電源的過程中,可能出現電源一相斷線的方式。在整個運行中,就要采用相應的電源修復處理,在確保三相電源接入可靠的基礎上,在整個桿變供電臺區(qū)出現集中電源器三相線處于統(tǒng)一電壓的現象,這樣就不能適應整個載波通信的運行。因此,要將集中器移位到有三相電源的附近,在確保接入中形成對集中器的相線、零線接錯端子等,以免出現零線懸空的現象,要形成集中器電源接線端子圖的接線處理,形成有效的控制方式。
1.2 采集器故障處理
在專變采集終端現場安裝調試中,在接入采集器運行不暢的情況下,就會使采集器無法工作。要形成紅色指示燈的整體運行,如果指示燈不亮,就需要更換采集器。在采集終端的電能數據收集中,要合理設置剛裝好的終端和數據的采集方案,也就是形成對表規(guī)約協(xié)議、波特率以及電能表地址數據等進行相關檢查,形成對整個電流控制的綜合管理,這樣能形成整體技術的綜合
控制。
1.3 通信故障處理
在專變采集終端現場安裝調試中,如果終端不能與主站保持通訊暢通,就會出現相應的頻發(fā)故障,這種故障產生的源頭,主要有網絡、專線、無線和各種通道運行。其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路由器的故障中,如果出現中斷網絡地址的錯誤,就會形成終端網絡口故障,形成接入式的故障檢查。在這個基礎上,專線設備在設置頻率中形成與專線頻率保持一致的基礎上,形成對環(huán)路的分段檢測,并形成對整個環(huán)路故障的整體控制。同時,在設備中心頻率設置錯誤的過程中,供電企業(yè)使用的專線通道網絡存在信息亂碼情況下,就要形成故障運用的整體性,確保整個通道故障現象的減少。這樣在使用的過程中,就能形成一種強大的運行效果,從而增強整個技術控制的完整性。
2 專變采集終端現場安裝調試的方式運用
2.1 專變采集終端的接線要求
在專變采集終端現場安裝調試中,要形成對采集終端的接線控制,能全面符合整個供電系統(tǒng)的整體需要,形成智能化的綜合控制手段。一是要形成電壓電流的線路控制。在電壓電流接線中,對于專變采集終端中的電壓回路,形成三相四線或者三相三線的控制方式,在現場安裝調試中,針對電壓主要是來自于電壓互感器以及低壓母線低壓的情況下,對整個電壓線的接線方式,采用2.5mm的單股銅塑線進行接線。在這樣的控制下,就能形成接入系統(tǒng)的準確性。同時,在智能電表的準確度控制中,采用交流采樣的方式,這樣對于以后的維護能形成更大的方便性。二是要注重跳閘線的接入方式。在跳閘線的接入中,要做好全費控制的相關準備,在斷路器的遠程跳閘控制中,無論是有源還是無源,要形成相應的電流控制。對于有源的短期跳閘,要形成帶有電壓的處治,在跳閘過程中形成對電壓端子的接入方式,同樣適用銅塑線的運用與接入。在通信線路的接入中,要形成終端處理系統(tǒng)的綜合控制,對于遙信接線節(jié)點、遙信接線的輔助線處理中,全面更改整個計量裝置的有效處理,這樣能確保整個電源的正常運行。
2.2 專變采集終端現場安裝調試的基本原則
在專變采集終端現場安裝調試的過程中,要形成電網規(guī)范化的運行設計,在終端連接運行中,形成安裝調試的綜合處理模式,綜合各方面的技術與使用說明,在符合電力營銷管理的基礎上,形成終端安裝位置上的綜合管理,對于調試狀態(tài)形成規(guī)范化的控制,如果發(fā)現有問題,進行及時的更換處理,并對線纜計量器等做好相應的保護控制。在終端系統(tǒng)控制輸出與負荷開關的跳閘管理中,形成相應的電壓回路控制,這樣可以在工作電源現場條件的處理中,形成對自由可控電源的整體效能,確保整個系統(tǒng)運行的正常性。在專變采集終端現場安裝調試的過程中,注重一定的原理運用。其中,在接線原理中,形成高拱低計的設計方式,在斷路器的有源跳閘管理中,形成對采集終端的及時更換,更好地防止出現觸電現象。同時,在電源線的開關運行中,要及時更換終端器,結合現場工作的需要,在大多數與電能表同路電壓的處理中,對用戶信息采集系統(tǒng)進行整體建設,并形成有效的防護處理,通過對采集終端信息系統(tǒng)安裝調試的規(guī)范化處理,實現對供電企業(yè)建設用戶用電信息的整體采集。
2.3 系統(tǒng)安裝與調試的整體功能發(fā)揮
一是在操作層面。出現操作類故障的原因主要包括電能表地址、波特率、數據位、停止位及校驗位等各項錯誤設置,使讀表工作不能正常進行;終端和主站之間出現連接設置故障,將使通信工作中斷;RS485通信端口的A、B接口線路反接或漏接也能中斷抄表。處理方式有:檢查終端上的各項參數設置、通訊參數及邏輯地址等是否設置正確;終端上的通訊接入端口設置要和主站保持一致;保證各個終端和表計RS485通信口之間接線準確。必須重視的是,終端通訊規(guī)約的正確程度將決定終端通信的通暢程度,不同生產廠家在生產終端時所使用的抄表規(guī)約可能有所差別,因此在主站、終端及表計等設置正確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不能正常抄表的問題,這時就應對終端、主站及表計逐一進行規(guī)約核準,排除故障。二是在軟件層面。故障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終端程序問題。這種問題出現后將導致終端進程中止,常見的此類故障有前置機通信程序故障、網絡堵塞、主站端口沒有及時釋放、終端程序未及時更新等。可采取的處理方式包括逐一對主站及終端進行檢測、更新程序或重裝程序。有終端通信模塊受損、SIM卡故障(受損或安裝錯誤)造成的終端啟動失敗、頻頻死機等??刹扇〉奶幚矸绞接惺褂眯碌慕K端通信模塊及SIM卡、更換掉頻發(fā)死機的終端。終端所在位置移動網絡過弱、SIM卡欠費等,最終造成終端不能正常上線。其處理方式有:為終端配置較長外置天線,在終端附近安裝移動信號放大裝置,繳清欠費或使用新的SIM卡。
3 結語
在專變采集終端現場安裝與調試中,要形成綜合技術的整體控制,其中終端安裝過程要選擇在干燥通風較好的地方,在安裝安全使用中,對于環(huán)境相對較差或者有污穢的地方,要形成規(guī)范化的保護模式,避免在陽光直射的過程中,影響終端面板的系統(tǒng)運行,并要整體避免水分淋到終端的機箱上。在溫度的控制中,選擇
-40℃~70℃的溫度控制,濕度控制也應適宜,同時如果終端系統(tǒng)安裝在墻上時,要形成高度與地面的整體控制,離地面要有1.5m左右的距離,這樣能為以后的維護提供良好的條件。在安裝過程中,不能出現搖晃等現象,要形成固定性的控制,并對系統(tǒng)進行規(guī)范化的技術調試,發(fā)揮出整個系統(tǒng)控制的整體效能。
參考文獻
[1] 楊燁.用電信息采集系統(tǒng)及低壓集中抄表終端建設淺析[J].青海科技,2010,(3).
[2] 楊宏業(yè),張躍,呂芳.自動抄表系統(tǒng)中通信方案的現狀與展望[J].電測與儀表,2001,(8).
[3] 趙建立,周雯娟,俞磊,厲達.用電信息采集系統(tǒng)中無線信號延伸技術分析[J].供用電,2011,(3).
作者簡介:劉謹勤(1974-),女,山東臨邑人,供職于國網山東臨邑縣供電公司,研究方向:電能表運行故障及檢定故障的分析及處理。
(責任編輯:秦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