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對華為來說,更好的做法是啟用一個新的品牌名,但不是“榮耀”,也不是推出全線消費電子產(chǎn)品。大部分企業(yè)將線下品牌延伸到線上,對此,我的個人觀點是:差異性明顯,運營成本相差大的,應該啟用新品牌。否則中長期看,專業(yè)線上的同類品牌將勝出,如服裝、鞋、手機、食品等。差異性不明顯,運營成本相差不大的,可以將線上做為一個渠道,沿用線下老品牌。通常這類行業(yè)售后服務所占比重較大,如汽車、空調(diào)等。
從中國實例來看,“好想你”定位為“中國紅棗領導品牌”,就不精準,“好想你”棗比大部分棗價格高出50%—100%以上,“中國紅棗領導品牌”的定位得不到消費者心智的認同(通常品類領導品牌的品牌溢價為5—10%),這是聚焦功力不到位導致不成功的代表性案例。“老鄉(xiāng)雞”是另一個蹩腳案例,只有品牌名,沒有品類名,顧客用品類思考、用品牌表達,品類名比品牌名更重要,現(xiàn)在老鄉(xiāng)雞定位為“安徽快餐領先品牌”,不是合適的定位概念,只能算是個熱銷概念,而且這個品牌內(nèi)涵對于老鄉(xiāng)雞走向全國市場沒有幫助,還有阻礙作用。即使后面重新定位,以此為基礎也不好,因為“快餐”是個寬泛不聚焦的概念??傊?,定位不聚焦、不明確具體,成功就不牢靠,品牌就沒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