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被一些人戲稱為“泡菜之國”。確實(shí),對韓國人來講,泡菜不僅是一道小菜,還是一種特有的傳統(tǒng)和文化,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泡菜是小菜,卻很不簡單。其種類繁多,達(dá)三百多種。由于泡菜的發(fā)酵程度、所使用的原料、容器及天氣、手藝的不同,制作出泡菜的味道和香味,以及營養(yǎng)也各不相同。近年來,泡菜也被做成餡,就連漢堡包、三明治、比薩餅、壽司、水餃、燒賣中,都能見到泡菜的身影。
在韓國的許多傳統(tǒng)家庭中,一壇泡菜的原味鹵汁可以傳承多代人:曾祖母傳給祖母,祖母傳給母親,再由母親傳給兒媳,然后接著往下傳……因此,真正的泡菜也被稱為“用母愛腌制出的親情”。歲月愈久,味道愈濃,以至于韓國人把泡菜的好味道稱為“媽媽的味道”。也許正是出自對母親的摯愛和感激之情,韓國人也把泡菜稱作“孝子產(chǎn)品”。
不僅如此,泡菜還是朝鮮半島民族鄉(xiāng)愁的重要寄托。上世紀(jì)60年代,韓國派兵參加越南戰(zhàn)爭時(shí),母親為將上戰(zhàn)場的兒子準(zhǔn)備的多是一個(gè)泡菜壇子。即使到今天,不少韓國人去國外旅行時(shí),也都隨身帶些家鄉(xiāng)的泡菜聊慰思鄉(xiāng)之苦。
一位旅居美國的韓國作家曾這樣寫道:“雖然泡菜的味道并不是濃香誘人,但是一頓沒有泡菜,餐桌上就顯得空落落,好像少了些什么?!?/p>
多年來,韓國政府也在不遺余力地將泡菜打造成韓國文化輸出的一張名片。在首爾等城市,當(dāng)?shù)卣冀ㄓ信莶瞬┪镳^,分門別類地介紹韓國泡菜的知識,以增強(qiáng)民眾對泡菜的文化認(rèn)同感。政府還常在各地舉行泡菜文化節(jié),邀請外國友人參加腌制泡菜的體驗(yàn)活動。此外,在《大長今》等多部人氣韓劇中,也都能看到泡菜的身影。隨著“韓流”的盛行,韓國泡菜的名氣也在無形中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