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國儀
摘 要:語文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對于學生的基礎知識積累、情感認知教育、實踐技能提升都有重要的促進價值。小學時期正式學生各項基礎知識積累、情感認知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學生的學習不僅關系著當前階段的知識積累,對于他們?nèi)蘸蟮膶W習發(fā)展也有深遠的影響意義。教學中就需要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做好基礎知識積累、注重閱讀能力培養(yǎng)、不斷鞏固學生的寫作技能,實現(xiàn)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全面發(fā)展、綜合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9-137-01
一、首先要注重基礎知識積累
語文是一項基礎學科,識字是學習其他科目知識的基礎,閱讀是進行知識積累的渠道,寫作會話是開展社會生活的基本途徑。教學中就需要教師能夠重視語文知識的基礎性特點,認識到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引導學生做好基礎知識學習。然而由于語文知識的涉及面廣、知識點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感覺學習成效慢,學習積極性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實語文是一門基礎知識逐步積累的學問,靠短期強化往往毫無效果,只有知識積累達到一定層次,“量變”才能夠成為“質(zhì)變”,體現(xiàn)出學習的效果,正所謂“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語文要靠基礎知識的積累來進行能力的提升。
教學中為了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與學習難度,教師可以將語文知識“化整為零”,進行分割學習,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輪流每天在黑板一側(cè)寫一些常見的易錯字、形近字,讓大家每天學習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逐步提升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另外也可以要求每個學生準備一本“每天一練”的練習本,每天花五到十分鐘來積累一些基礎知識或做幾道基礎題目。內(nèi)容包括拼音、字詞、成語運用、病句修改、古詩文默寫等。操作方法是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換批改,當場公布分數(shù),取得優(yōu)秀成績或者不斷進步的同學要給予表揚,做得不好的同學課后要找他們談一談,補一補。如果學生寫的錯別字多,那就勤查字典,多識記和運用,做到熟能生巧;書寫不規(guī)范,那就買本字帖,每天練半個小時正楷等等……通過這樣的形式,能夠?qū)⒄Z文知識體系進行分割學習,每天多投入一點知識,“少食多餐”,久而久之就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其次要注重閱讀能力培養(yǎng)
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也是學生情感養(yǎng)成、品德養(yǎng)成的重要載體。都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那么閱讀就是一個攀登知識階梯、走向知識高峰的過程。小學時期正是學生知識積累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知識需求的重要階段,同一學習層次的學生也容易在這一階段拉開差距。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閱讀教學,不斷的積累知識,不斷的提升自身的語文綜合技能。
首先教師要讓學生進行廣泛閱讀,開拓視野。語文的閱讀訓練,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擴大視野,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為學好其他學科打下堅實基礎,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同時,通過閱讀優(yōu)秀作品,感悟生活,體會到人間的真、善、美,從而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要達到這一目的,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不斷更新語文教學觀念,改革語文教學方法,認真指導學生的閱讀實踐,讓學生自覺的多讀書、讀好書。古人早已有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些經(jīng)驗之談都體現(xiàn)了多讀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的重要作用。多讀書不僅僅讀課本里的幾篇選文,還要多閱讀課外書籍,通過不斷的閱讀來培養(yǎng)閱讀能力。閱讀的多了,學生的見識多了,視野開闊了,對于日后的學習發(fā)展也會有更好的指導價值。
其次教師要加強對于學生閱讀效率的教學,引導學生善于掌握要領,提升閱讀有效性。“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一些常見的閱讀方法,首先應讓學生掌握“速讀”與“精讀”這兩種方法,并做到二者的有機結(jié)合。一篇課文開始應通讀瀏覽,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的基本思想感情。然后開始“精讀”,精讀的時候要隨時圈點、勾畫、批注、摘抄,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關鍵的詞句,精美的詞語,生字新詞應圈點、勾畫,疑難之處,心有所感的地方,應批注。對于課外閱讀,學生拿到一本書應先看序言、目錄、后記,然后通篇瀏覽,確定“精讀”或“速讀”,讀完之后,要把一篇或一本書的內(nèi)容串起來融會貫通?!八僮x”和“精讀”是當今社會不可缺少的兩種閱讀方法,前者可以增加閱讀的廣度,適應當前信息時代要求,后者則增加閱讀的深度,理解前人的思想精髓。對于不同的內(nèi)容進行不同形式的閱讀,就能夠讓學生去糟取精,運用有限的時間最大限度的提升閱讀的有效性。
三、另外要注重寫作技能教育
寫作是學生語文基礎的綜合體現(xiàn),也是學生情感認知、遣詞造句能力的直接反映??荚囍凶魑囊舱加邪氡诮?,對于學生的升學深造影響深遠。俗話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語文是一項生活學科,也是一項實用學科,生活中的時時處處都有著語文知識的影子,語文中的字詞句段也都是源自生活的積累。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引導鍛煉,以便能夠更好的提升學生觀察生活、書寫生活、體驗生活的技能,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品德素質(zhì)。例如教學中對于文字表達能力差的學生,教師就要多引導、鼓勵他們寫小作文或隨筆,而且讓學生養(yǎng)成善于修改的習慣,因為學生的知識每天都在不斷積累,過幾天修改一次,就會有更好的見解、更好的表達方式,讓學生多次修改直至語言流暢簡潔。在這個過程中,也是學生不斷優(yōu)化寫作語言、不斷豐富寫作內(nèi)容的過程。通過這樣的途徑讓學生能夠自覺養(yǎng)成多寫多練的習慣,不斷的提升他們的寫作效率。
綜上所述,想要做好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認識到語文科目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意義、做好教學引導;同時也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以便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為他們自身的長遠發(fā)展與綜合發(fā)展打好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