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
原本每天早上都會去爬福州山的媽媽,其衰老的過程是漸進(jìn)的:從不能再爬山到走路都走不動,靠坐輪椅來行動,然后大部分的時間都得躺著,最后連說話都很吃力了。為了讓躺在床上的媽媽多說一些話,我每次替她做腳底按摩時都故意問她一些問題。
“你的五個孩子中誰最高?”我問她。她輕輕地說:“阿肥?!?/p>
“那你最愛誰?”
“都愛。”
“那誰最乖?”
“都乖?!?/p>
“那誰最疼愛你?”
媽媽忽然笑起來說:“你以為我是癡呆嗎?我只是很累不想說話,別再問了?!?/p>
沉默了一陣子,我繼續(xù)替媽媽做腳底按摩,然后慢慢按到小腿,媽媽痛得哇哇叫。媽媽這雙腿啊,從小時候逃離家鄉(xiāng)開始,跑遍了福建沿海去找工作,然后又跑來臺灣這個海島,終于跑不動了。媽媽相信她從此跑不動了,所以想盡辦法接受各種治療,包括按摩?;蛟S是按摩奏效了,她的話忽然多了起來。
“都說我最愛小兒子阿肥,爸爸最愛小女兒三寶,其實(shí)不是這樣的?!彼牬罅搜劬φJ(rèn)真地說,“都是自己的孩子嘛,我都愛。只是每個孩子不一樣,有強(qiáng)有弱,父母總想多照顧弱的,也會希望強(qiáng)的可以幫助照顧弱的,畢竟孩子太多啦!”
“是啊,我知道,你連每天要分給五個孩子的番茄大小和數(shù)量都會想很久,怕孩子怪你不公平。”雖然我嘴里這樣說,心里卻想著:其實(shí)愛哪個孩子比較多已經(jīng)不那么重要了,每個人長大后都要為自己的未來負(fù)責(zé),問這些只是想向媽媽撒嬌罷了。
我曾經(jīng)對兒子說抱歉,覺得自己不夠愛他,他卻很釋懷地拍著我肩膀說:“別內(nèi)疚了,你給我的足夠多,我不能再要了,未來是要自己負(fù)責(zé)的?!?/p>
我努力地替媽媽做腳底按摩。
其實(shí),我們這一代人比上一代幸福多了,我們實(shí)在沒有什么理由問他們索討更多的愛,相反,我們得好好地疼愛他們。
(摘自《有些事這些年我才懂》譯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