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梅
摘 要: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一個人成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所以要從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成為其前進的墊腳石。
關鍵詞:講衛(wèi)生;互幫互助;做事認真
幼兒園是孩子接觸社會、接受教育的重要場所,而幼兒期是人生的啟蒙時期,也是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作為幼兒園教師一定要在這個階段重視孩子習慣的培養(yǎng),讓孩子在幼兒園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一個人的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就很難更改,所以要從小就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在以后的道路上對孩子的發(fā)展會有很大幫助。
一、講衛(wèi)生的習慣
健康是最重要的財富,一個人只有擁有健康才有能力去干自己喜歡的事。首先,教師要為幼兒樹立講衛(wèi)生的好榜樣,并讓孩子明白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細菌,它們進入人體會使人生病,告訴孩子健康對于我們有多么重要。其次,要教給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應怎樣講衛(wèi)生,做個講衛(wèi)生的乖寶寶。最后,教師還要做好監(jiān)督工作,監(jiān)督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衛(wèi)生。例如,教師要告訴孩子洗手是多么重要,病從口入,所以在吃飯前一定要先洗手,并且要監(jiān)督孩子們飯前洗手。講衛(wèi)生則是身體健康的重要前提,讓孩子在幼兒園中有衛(wèi)生意識,在幼兒園中學會講衛(wèi)生是對孩子身體健康的一種保障,所以在幼兒園中要讓孩子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二、互幫互助的習慣
樂于助人也是一種習慣,做一個樂于助人、懂得互幫互助的人會讓你擁有更多的朋友,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也會有更多人愿意伸出手幫助你。每個人不可能憑借自己去解決一切問題,有時候就需要合作或是別人的幫助。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對待身邊的一切都是充滿未知和好奇的,教師要在這個時候讓孩子知道樂于助人的好處,讓孩子做個善良、懂得幫助別人的人。例如,在安排孩子做游戲時,可以多為孩子設置一些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項目,讓孩子認識到人與人之間互相合作、互相幫助的重要性,讓孩子在游戲中學會互幫互助,并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快樂。所以要在幼兒園里讓孩子懂得與別人合作,懂得去幫助別人贏得別人的信任和喜歡。
三、做事認真的習慣
認真是一種態(tài)度,也是一種習慣,認真是一個人做事成功的基礎,只有做事認真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教師在幼兒園也要讓孩子養(yǎng)成做事認真的習慣,這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是極其重要的。教師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要從小事抓起,讓孩子認真對待要做的每一件事,在日常的小事中養(yǎng)成認真的好習慣。首先,教師應以身作則,做事時認真負責,為孩子做個好榜樣;其次,要特意為孩子安排一些小游戲或者活動,讓孩子認識到認真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做事認真的好習慣。另外,教師還要經(jīng)常鼓勵孩子,孩子受到表揚或是鼓勵就會很開心,在以后的生活中也會更認真地對待要做的事情。認真是一個人成功路上必須具備的習慣,如果養(yǎng)成馬虎大意的習慣將會很難改正,所以要在幼兒園的時候就讓孩子養(yǎng)成認真的習慣,為孩子將來的人生增添光彩。
習慣在一個人的人生中起到很關鍵的作用,在人的一生中很多成功和失敗都取決于習慣,所以在孩子還處于一切都不成熟的階段就要重視孩子的行為習慣,引導和監(jiān)督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孩子一生中的財富,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師一定要引導孩子養(yǎng)成好的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朱德全,皮軍功,楊鴻.幼兒生活教學的價值取向[J].學前教育研究,2009(12).
[2]陳玓瓅.淺析幼兒良好習慣養(yǎng)成教育[J].時代教育,2013(10).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