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扣鎖
一直鐘愛央視的《動物世界》節(jié)目。最近,注意到了節(jié)目里的三個小細(xì)節(jié):一是野豬在撞擊物體時,常常先退后幾步,然后向著目標(biāo)狂奔,最后作出極具殺傷力的一撞;二是袋鼠在跳躍溝壑時,總是先屈腿伏身,接著才縱身一躍跳過去;三是企鵝要上岸時,總會先潛入水中,再利用水的壓力和浮力讓自己沖出水面。主持人趙忠祥解說稱:“這種情形就是動物“退”的智慧——‘退是為了更好的‘進(jìn),即所謂‘以退為進(jìn)?!?/p>
1984年,洛杉磯奧運(yùn)會女子花劍冠軍賽中,我國著名運(yùn)動員欒菊杰與世界名將、聯(lián)邦德國32歲的科·哈尼施對決。關(guān)鍵時刻,科·哈尼施攻勢凌厲,戰(zhàn)況對欒菊杰極端不利,場上的中國觀眾都緊張得屏住呼吸。忽然,欒菊杰猛退一步,沉肩蹲身,科·哈尼施的劍頭飛速掠過肩頭。而就在這瞬間,欒菊杰乘其尚未收住腳步之際,忽又一劍回刺,科·哈尼施躲閃不及被準(zhǔn)確刺中。由此,欒菊杰憑此一劍奪得了中國乃至亞洲第一個擊劍項目世界冠軍?,F(xiàn)場評論員評論說:“擊劍是除了斗技之外,還需斗智,如果只知拼命進(jìn)攻,那取勝是很難的。欒菊杰的那一劍好就好在能及時退步,避其鋒芒,然后反攻,出奇制勝。”
有哲人曾說:“鋸子一直向前,會有到頭的那刻,適時退回鋸子才能再次發(fā)力;弓始終繃緊,會有拉斷的時候,適時將弦放松,才能讓箭快速離弦?!币虼?,在很多情況下,為了能夠“進(jìn)”,必須暫且“退”。但這絕不是畏縮,而是蓄勢待發(fā),大智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