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分:60分 時間:60分鐘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O—16 N—14 Ca—40
一、本大題包括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的4個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答案符合題意,請將選出的答案序號填在題后括號內。
1.巢湖是安徽省最大的淡水湖,風光秀美,景色宜人。2014年合肥市著力打造“巢湖生態(tài)旅游區(qū)”,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
2.蕪湖市繁昌窯被稱為中國青白瓷的發(fā)源地。在陶瓷器制造過程中,一定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
3.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發(fā)明了一種新型節(jié)能環(huán)保光源——藍光二極管,成就藍光二極管的材料是氮化鎵(GaN)。GaN中N的化合價為-3,則Ga的化合價為( )
A.-5 B.-3
C.+3D.+5
4.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下圖物質中,富含蛋白質的是( )
5.下列實驗操作的圖示正確的是( )
6.安徽省盛產茶葉,“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綠茶享譽中外。茶葉中含有的茶氨酸(C7H14O3N2)具有降低血壓、提高記憶力、保護神經細胞、減肥等功效。下列有關茶氨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茶氨酸屬于氧化物
B.茶氨酸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8%
C.茶氨酸中含有N2分子
D.茶氨酸由C、H、O、N四種元素組成
7.右圖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氮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氮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4.01g
B.氮原子核外共有7個電子
C.單質氮由原子直接構成
D.氮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8.下圖是氫氣與氯氣反應的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氯氣由氯原子構成
B.該反應中氫原子和氯原子都發(fā)生了變化
C.氯化氫分子是保持氯化氫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D.氯化氫是由不同種原子組成的混合物
9.邏輯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為蠟燭燃燒生成CO2和H2O,所以蠟燭組成里一定含有C和H
B.因為H2O和H2O2的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
C.因為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所以滅火也要同時控制這三個條件
D.因為堿溶液呈堿性,所以呈堿性的溶液一定都是堿溶液
10.下圖為硫酸鈉和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溫度升高,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都增大
B.50℃時的Na2SO4飽和溶液降到40℃時,有晶體析出
C.40℃時,75g飽和Na2SO4溶液中含25gNa2SO4
D.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含少量Na2SO4的NaCl
二、本大題包括5個小題。共34分。
11.(5分)有一種干粉滅火器是利用壓縮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氫銨)來滅火。請你根據右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屬于金屬材料的是(寫一種,下同),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2)在鋼瓶表面涂油漆的作用是。
(3)報廢滅火器中的磷酸二氫銨(化學式為NH4H2PO4)可作為(填序號)來使用。
A.氮肥B.磷肥
C.鉀肥D.復合肥
(4)對廢舊金屬材料進行回收利用的目的是。
12.(7分)2014年12月1~14日,為期兩周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0次締約方會議在秘魯首都利馬召開,減少CO2的排放再次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1)目前,人類以化石燃料為主要能源?;剂嫌忻?、和天然氣,它們都屬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天然氣中甲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3)二氧化碳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個成功范例是:在高溫、高壓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同時生成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過多的二氧化碳加劇了“溫室效應”,請寫出一條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議:。
13.(8分)某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了氨(NH3)的制取和有關性質的探究實驗。
資料卡片:氨氣通常情況下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色,極易溶于水,濃氨水具有揮發(fā)性。實驗室常用熟石灰和氯化銨的固體混合物共熱制取氨氣。若要快速產生氨氣,可以將濃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得到。
請根據有關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
(2)實驗室制取氨氣的發(fā)生裝置應選擇(填字母,下同),收集裝置應選擇。
(3)將濃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快速產生氨氣,發(fā)生裝置最好選擇。
(4)研究性學習小組用下圖所示的裝置探究氨的性質,觀察到脫脂棉團由白色變?yōu)榧t色。該現象涉及的性質是(填序號)。
A.氨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B.濃氨水具有揮發(fā)性
C.氨氣有刺激性氣味
D.氨氣的水溶液顯堿性
(5)研究性學習小組用右圖裝置收集氨氣,判斷氨氣已經收集滿的方法是。
(6)根據氨氣的性質,推測發(fā)生液氨泄漏時正確的逃生方法:;(寫出兩條)。
14.(8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了探究一瓶久置的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就從該瓶中分別取適量溶液于A、B兩支試管中,進行實驗探究。
①向A試管中滴入無色酚酞溶液,根據實驗現象,有同學認為原NaOH溶液沒有變質。
②向B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根據實驗現象,有同學認為原NaOH溶液已經變質。
實驗分析:
(1)根據同學們的實驗結論,應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分別是:A試管,B試管。
(2)寫出向B試管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一定發(fā)生的反應;可能發(fā)生的反應。
(3)顯然,他們的實驗結論是矛盾的。實驗中,根據試管(填“A”或“B”)的現象作出的結論肯定是錯誤的,原因是。
15.(6分)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影響金屬與鹽酸反應的劇烈程度的因素”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金屬與鹽酸反應的劇烈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作出猜想】a.可能與金屬本身的性質有關;
b.可能與鹽酸的濃度有關。
【設計探究】實驗所用金屬均已用砂紙打磨。
實驗(1):為探究猜想a,小組同學分別在兩支試管中放入相同質量的鋅片和鐵片,然后分別加入相同濃度和質量的鹽酸,觀察到放鋅片的試管中立即產生大量氣泡,放鐵片的試管中只產生少量氣泡,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有(寫出一個即可)。
從實驗現象可判斷:
金屬活動性Zn(填“<”、“=”或“>”)Fe。
得出結論:金屬與鹽酸發(fā)生反應的劇烈程度與金屬本身性質有關,金屬的活動性與反應的劇烈程度的關系是。
實驗(2):為探究猜想b,小組同學設計下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其中,注射器的作用是。
所用藥品,實驗數據如下表:
實驗編號選用金屬(均取2g)鹽酸溶質質量分數(均取50mL)每分鐘產生氫氣的體積/mL1分鐘1~2分鐘2~3分鐘3~4分鐘4~5分鐘前5分鐘共收集氣體
Ⅰ鋅片15%2.916.911.09.27.647.6
Ⅱ鋅片5%1.68.45.94.83.724.4
得出結論:金屬與鹽酸發(fā)生反應的劇烈程度與鹽酸的濃度有關,其關系是。
注意:若答對下列問題將獎勵4分,但化學試卷總分不得超過60分。
【反思評價】根據上表中實驗Ⅱ數據分析,請描述鋅與鹽酸發(fā)生反應產生氣體快慢的變化情況,并解釋原因:。
通過以上探究,你認為金屬與鹽酸反應的劇烈程度可能還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寫一條即可)。
三、本大題包括1個小題。共6分。
16.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取30g石灰石樣品置于燒杯中,然后向其中逐漸加入稀鹽酸,使之與樣品充分反應,恰好完全反應(雜質不參加反應)時,加入稀鹽酸的質量為90g,反應后燒杯中物質的總質量為109g。請計算:
(1)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
(2)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結果保留到0.1%)
【擬題人:王廷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