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源 明慧
摘要:通過崩解時限的長短,來確定羧甲基淀粉鈉(CMS-Na)、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PPVP)、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L-HPC)、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CMC-Na)4種崩解劑促進崩解的程度,選擇合適的崩解劑。然后利用正交實驗的方法,確定崩解劑的用量、崩解劑的加入方式,以及粘合劑的用量,達到優(yōu)化對乙酰氨基酚處方的目的,并進行質量檢查,確定分散片是否合格。
關鍵詞:崩解劑;崩解時限;正交試驗;處方優(yōu)化;片劑檢驗
中圖分類號:TB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5)13018203
1實驗基本信息簡述
對乙酰氨基酚,又稱為撲熱息痛,為臨床廣泛的解熱鎮(zhèn)痛藥,分子式為C8H9NO2,通常為白色結晶性粉末,有解熱鎮(zhèn)痛作用,用于感冒發(fā)燒、關節(jié)痛、神經痛、偏頭痛、癌痛及手術后止痛等。它由對硝基酚鈉經還原成對氨基酚,再?;频谩?/p>
崩解劑是指能使片劑在胃腸液中迅速裂碎成細小顆粒的物質,從而使功能成分迅速溶解吸收,發(fā)揮作用。這類物質大都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膨脹性,從而實現片劑的崩解。除了緩控釋片以及某些特殊用途的片劑以外,一般的片劑中都應加有崩解劑。崩解劑的作用是消除因粘合劑或者高度壓縮而產生的結合力,從而使片劑在水中瓦解。選擇合適的崩解劑可以增加片劑的崩解速度,從而增加片劑的吸收速度。
正交試驗設計(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又一種設計方法,它是根據正交性從全面試驗中挑選出部分有代表性的點進行試驗,這些有代表性的點具備了“均勻分散,齊整可比”的特點,正交試驗設計是分析因式設計的主要方法,是一種高效率、快速、經濟的實驗設計方法。例如本次實驗,是研究三因素三水平的實驗,按照一一對應的方法,需要探究27種設計方法但是按照正交試驗去設計L9(3^4)它表示需作9次實驗,最多可觀察4個因素,每個因素均為3水平。只需要進行9組實驗,可以大大減少實驗數量。
2實驗目的
至今為止,《中國藥典》(2010版)尚未收載對乙酰氨基酚分散片,所以本實驗目的是確定羧甲基淀粉鈉、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4種常用崩解劑在對乙酰氨基酚處方中的優(yōu)劣,確定處方中最優(yōu)的崩解劑。進行正交實驗,確定崩解劑的使用量以及粘合劑的使用量和崩解劑的加入方式,進行處方優(yōu)化,采用適當的工藝制備,并進行硬度、溶出度、碎脆度等質量檢查。
3實驗儀器與設備
3.1實驗儀器
JY-3002電子天平:福州華志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HC-TP-11-1(J)架盤天平:北京天平廠;
UV-2000紫外分光光度儀:尤尼柯儀器有限公司;
FT-2000A脆碎度檢查儀:天津大學無線電廠;
RZQ-A 智能藥物溶出儀:天津大學精密儀器廠;
ZP17E 旋轉壓片機:上海天和制藥機械有限公司;
YD-200A 片劑硬度測試儀:上海銘翔藥檢儀器有限公司;
GZX-DH-50X55-S電熱恒溫干燥箱:上海躍進醫(yī)療器械廠;
ZB-1B型智能崩解儀:天津大學精密儀器廠。
3.2實驗試劑
對乙酰氨基酚原料藥、羧甲基淀粉鈉、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纖維素、硬脂酸鎂。
4崩解劑的選擇方法與實驗結果
4.1對乙酰氨基酚處方設計
表1對乙酰氨基酚片處方
成分量值作用
對乙酰氨基酚5.0g主藥
崩解劑(3%)4.68g
15%PVP(含硫脲)10.5ml粘合劑(硫脲為抗氧劑)
微晶纖維素 15.02g填充劑
硬脂酸鎂0.22g潤滑劑
4.2處方制備工藝
將對乙酰氨基酚、微晶纖維素、崩解劑均勻混合,然后加入15%PVP(含硫脲),混合均勻制成軟材(握之成團,觸之即散),然后過18目尼龍篩進行制濕粒過程。后在55°C烘箱中進行烘干(30分鐘),然后過篩進行整粒,將顆粒與硬脂酸鎂用等量遞加法混合均勻,壓片。(理論每片質量0.45g,每片含主藥0.10g)。測得平均片重0.46g,5片的硬度均在40-60N的范圍之內。制成的片劑符合規(guī)定。
4.3崩解劑的篩選結果
4種不同崩解劑的處方壓片后,每種類型測定3次崩解時限,取平均值,在符合《中國藥典》2010版規(guī)定的前提下,崩解時間短的處方崩解劑選擇越優(yōu)。
表24種分散片的崩解時限
崩解劑種類CMC-NaL-HPCCMS-NaPPVP
崩解時限22s40s31s16s
4種分散片的崩解時限均小于3分鐘,符合要求。依據表2顯示,最佳崩解劑應為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PPVP)。
4.4分散片處方篩選
選取可能影響分散片質量的組成及工藝因素,采用正交實驗的方法,設計一個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實驗。篩選對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最佳處方工藝。
表3正交實驗的因素水平表
水平因素
PPVP(A)PVP(B)崩解劑的加入方式(C)
11%6%(9ml)內加法
23%7%(10.5ml)外加法
35%8%(12ml)內外加法(內75%)
表4正交實驗安排表
實驗編號PPVP用量PVP用量崩解劑加入方式
1A1B1C1
2A2B2C2
3A3B3C3
4A4B4C4
5A5B5C5
6A6B6C6
7A7B7C7
8A8B8C8
9A9B9C9
根據4.2方法進行制片,測得片劑合格后(內外加法最后25%的崩解劑先與硬脂酸鎂均勻混合,再與干燥顆粒用等量遞加法均勻混合即可),在利用智能崩解儀來測定三種方法的崩解時限,每種方法測定三次,后取平均值,記錄,比較。
測定溶出時限見表5。
表5崩解時限值一
實驗編號123456789
崩解時限(s)444989322715201418
A組:K1=(S1+S2+S3)/3=60.67,K2=(S4+S5+S6)/3=24.67,K3=(S7+S8+S9)=17.33。
B組:K1=(S1+S4+S7)/3=32,K2=(S2+S5+S8)=30,K3=(S3+S6+S9)40.67。
C組:K1=(S1+S6+S8)/3=24.33,K2=(S2+S4+S9)=33,K3=(S3+S5+S7)=45.33。
綜上所得,最佳處方為(A3,B2,C1)。
5最佳處方及成品質量檢查
5.1實驗后最佳處方
表6對乙酰氨基酚片處方
成分量值作用
對乙酰氨基酚5.0g主藥
PPVP(5%)1.125g崩解劑
15%PVP(含硫脲)10.5ml粘合劑(硫脲為抗氧劑)
微晶纖維素15.02g填充劑
硬脂酸鎂0.22g潤滑劑
制成50片采用內加法
5.2片劑制備過程
按處方量取對乙酰氨基酚、PPVP(5%)、微晶纖維素均勻混合,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則,向其中加入15%PVP(含硫脲)制軟材。要求制得軟材握之成團,觸之即散。然后過18目尼龍篩,制濕顆粒。然后放入55°C烘箱中30分鐘進行干燥,干燥后顆粒再次過篩進行整粒。然后用等量遞加的方法將顆粒與硬脂酸鎂混合均勻,壓片。
5.3對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質量檢查
5.3.1外觀檢查
片劑表面完整光潔,色澤均勻,邊緣整齊,符合《中國藥典》2010版標準。
5.3.2片重差異檢查
按中國藥典2010版規(guī)定,片重差異的限度規(guī)定如下:平均重量0.30g以下的重量差異限度為±7.5%,0.30g或0.30g以上的為±5%。超出重量差異限度的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一片超出限量2倍。
測定方法 取供試品20片,精密稱量總重量為879g,平均重量為0.44g。
表7片劑的重量和片重差異
片劑編號12345678910
片重0.450.450.430.430.460.460.450.440.450.45
重量差異(%)2.32.3-2.3-2.34.64.6-2.302.32.3
片劑編號11121314151617181920
片重0.430.440.450.440.440.440.440.440.450.44
重量差異(%)-2.302.3000002.30
由以上結果可知,隨機選擇的20片對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重量差異均在±5%以下,因此對乙酰氨基酚片的片重差異符合《中國藥典》2010版標準。
5.3.3硬度檢查
隨機選擇5片,用硬度儀測量硬度,如表8所示,5片硬度均在40-60N之間,硬度符合標準。
表8硬度記錄
片劑編號12345
片劑硬度(N)5760454052
5.3.4碎脆度檢查
按《中國藥典》2010版要求,取片劑15片,放于金屬篩網上,用吹風機吹去粉末,精密稱量重量為6.59g,放入碎脆度檢查儀并設定為每分25轉,4分鐘。完成后,吹去粉末,稱得重量為6.58g。則
減失重量(%)=(6.59-6.58)/6.59=0.15%015%<1%
并且沒有檢出斷裂、龜裂及粉碎的片,證明碎脆度檢查符合《中國藥典》2010版標準。
5.3.5溶出度檢查實驗
取對乙酰氨基酚分散片6片,放入溶出儀中,以稀鹽酸加水至1000ml模擬胃中環(huán)境,為溶出介質,設定轉速50轉每分,模擬胃蠕動,經30分鐘,取溶液10ml,立即經微孔濾膜濾過,取續(xù)濾液,加氫氧化鈉進行稀釋,成每毫升含對乙酰氨基酚約為8微克,采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在257nm處波長測定吸光度(按C8H9NO2的吸收系數為715計算藥物溶出量)。
表9分散片在257nm處的吸光度及計算的溶出量
片劑編號123456
吸光度(A)0.5740.5620.5770.5820.5750.564
W片劑質量(g)0.450.440.440.460.450.45
溶出度(%)100.3%98.2%100.8%101.7%100.5%98.6%
溶出量=[(A/W)/(A*/W平均)]×100% 平均溶出度=102.2%,測定溶出度符合中國藥典(2010版)二部標準。
5.3.6崩解時限的檢查
每一組選6片分散片放入智能崩解儀,測定崩解時限,測量三組分散片,求得崩解時限的平均值。
表10崩解時限值二
實驗編號123平均
崩解時限(s)17142017
3次測量崩解時限均小于3分鐘,符合《中國藥典》2010版標準。
6實驗結論
通過崩解劑單因素選擇,確定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PPVP)為最佳崩解劑。通過崩解劑含量,粘合劑含量,崩解劑加入方式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試驗的驗證,確定PPVP用量5%、PVP(含硫脲)用量8%、崩解劑內加法加入為最佳處方并且制成片劑符合中國藥典(2010版)規(guī)定。
參考文獻
[1]肖霞,曹俊凱.對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制備及質量檢查[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18):183184
[2]國家藥典編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
[3]崔德福.藥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8)7:254255.
[4]凌春生.藥劑學實驗講義[Z].河南大學藥學院藥劑教研室,2008,(7).
[5]王濤,黃昌盛.對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研究[J].醫(yī)學信息,2012,(7):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