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利
中鐵九局集團電務工程有限公司
鐵路通信線路遷改的施工技術
李洪利
中鐵九局集團電務工程有限公司
針對鐵路通信線路建設,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經(jīng)驗、其它條件約束,導致建成鐵路通信常常發(fā)生線路問題,尤其是自然災害影響,導致線路中斷,嚴重影響了通信質(zhì)量。因此,為確保鐵路通信線路優(yōu)質(zhì)、暢通,需遷改以往部分鐵路通信線路。本文立足工程實踐,探討鐵路通信線路遷改的施工技術。
鐵路通信;線路遷改;施工技術
鐵路通信通信是運輸生產(chǎn)的基礎,是鐵路實現(xiàn)集中統(tǒng)一指揮的重要手段,是保證行車安全、提高運輸效率和改進管理水平的重要設施。鐵路通信網(wǎng)應滿足指揮列車運行、組織運輸生產(chǎn)及進行公務聯(lián)絡等要求。應能夠傳輸電話、電報、數(shù)據(jù)、傳真、圖像等話音和非話音業(yè)務信息等。針對鐵路通信線路,受到各類自然因素影響,使得通信質(zhì)量受損,必須進行線路遷改。筆者結(jié)合自身多年的鐵路通信線路施工經(jīng)驗,立足工程實踐,探討鐵路通信線路遷改的施工技術。
在我國西北部,有某鐵路的通信線路,由于泥石流自然災害頻發(fā),對通信線路通信質(zhì)量造成嚴重影響。因此,為確保重點線路順暢,為鐵路客戶提供優(yōu)質(zhì)鐵路通信服務,需遷改一通信路段,工程大約投資1300萬元。針對工程遷改,按照線路最優(yōu)原則,沿著鐵路干線進行線路鋪設,遷改范圍包含二十多處,總長50km。
在工程人員一年努力下,工程順利完工,有效解決了工期短和施工難問題。在遷改完成后,最小化泥石流、滑坡等不良自然災害影響,提高了沿路通信穩(wěn)定性、安全性,使得客戶滿意度明顯提升。
首先,遷改范圍。針對鐵路通信線路遷改,與鐵路運營相關的全部通信線路,必須實施遷改,包含路基、橋涵等主題工程,同時包含鐵路運營相關通信線路。
其次,土建工程遷改。針對土建相關工程遷改,在施工過程中,盡量做到一次性完工,防止出現(xiàn)二次施工。
第三,賠償原則。由于中國電信干線已實現(xiàn)光纜化,鐵路電磁不能影響干線通信。所以,不做賠償。
第四,針對跨越鐵路通信線路。通常而言,采取地下穿行方式,選擇鋼管套在光纜上,由鐵路地基開始,穿過預留通道。針對電纜,需在鐵路用地外設置,以利于光纜更換,或從橋涵中繞行穿入。
第五,針對線路遷改,對于原有地埋光纜,在路基施工中,必須加強鋼管、槽鋼保護,合理設置標示樁。
第六,一般而言,針對過軌光纜,選擇絕緣性能良好纜線。
首先,地下直埋遷改施工。其一,復測遷改線路。一般而言,設置四人小組,選擇皮尺、標桿和經(jīng)緯儀測量工藝,按照操作規(guī)范,做好徑路測量,檢測中心樁和線路標高,按照所測數(shù)據(jù),明確遷改線路終點、起點。針對徑路取值,盡可能確保平直,盡量防止發(fā)生起伏問題。針對易沖刷和易塌方地帶,盡量繞開施工。同時,檢測線路土質(zhì)和線路長度,核實徑路地區(qū)各種障礙物、地下管線,合理計算新敷設線路,保證建筑物交叉,合理控制平行距離。按照遷改線路實際狀況,明確光纜線路實際割接位置,加強工程復測記錄,以利于查證。其二,單盤測試。一般而言,設備試驗師領導技術人員開展如下工作,根據(jù)廠家提供測量記錄與合格證,核對光纜盤號和型號,檢測光纜線外表是否存在機械破損、損傷,檢查光線傳輸性能和幾何光學,選擇OTDR實施單盤測試,保證光纜線路與使用標準相符。待測試完成后,確定光纜A端和B端,選擇不同顏色熱縮帽封頭。同時,選擇調(diào)和漆,對端別、長度和盤號進行標注。待測試完成后,做好測試記錄。其三,開挖光纜溝。畫上雙白線后,以利于取值。針對平坦地段光纜溝,防止發(fā)生蛇形彎曲,若必須進行彎曲,確保彎曲半徑比光纜線路彎曲半徑要打。開挖光纜溝時,選擇直尺,按照設計要求、設計規(guī)范,做到隨工檢查,確保溝底平整度,按照工程實際狀況,及時向監(jiān)理師匯報。其四,光纜線路接續(xù)與割接。一般而言,針對光纜割接,盡可能夜間施工,盡可能減小光纜線路運營影響,最小化運營損失。同時,項目總工程師負責割接工作,給點前,完成新敷設線路開剝。給點后,斷開通信線路,開剝光纜線路,在線芯接續(xù)時,根據(jù)工程實際,制定接續(xù)順序。
其次,架空線路施工。其一,電桿坑施工。按照工程具體測量結(jié)果,開挖電桿坑,盡可能使坑深保持一致,在開挖過程中,選擇人工開挖方式。根據(jù)規(guī)定坑口尺寸、坑深開挖。挖掘時,從中間開挖,修好坑四壁。在電桿側(cè)開挖馬道,比坑深要長,在開挖完成后,工程人員選擇標桿、鋼卷尺,檢測坑直徑和坑深度。其二,電桿線路安裝。待電桿進入施工現(xiàn)場后,嚴格檢測電桿外觀,確保電桿長度與規(guī)格,與實際標準相符。在立桿時,選擇吊車、人力輔助方式,盡可能整正電桿。同時,針對電桿安裝,按照電桿實際安裝狀況,做好拉線制安,確保拉線位置、角度、角度和埋深,與工程實際標準相符。若無法拉線裝設,必須選擇撐桿加固方式。其三,光纜架設。針對光纜運輸,可選擇汽車運輸方式,在架設時,選擇機械架設方式為主,人力鋪設為輔助。選擇定滑輪、預掛掛鉤等牽引方式,在鋪設過程中,選擇勻速牽引方式,避免突然啟動、停止,確保光纜安全。同時,確保光纜敷設不完全。對于接頭與轉(zhuǎn)角桿,安排專人光纜檢查預留量、彎曲半徑,保證光纜安全。掛鉤間距可設置50cm,確保掛鉤方向一致。同時,針對架空光纜線路,加強線路防雷工作,選擇避雷針和避雷線,實現(xiàn)避雷目的。
綜上所述,鐵路專用通信直接為運輸生產(chǎn)第一線服務,必須保持良好的通信質(zhì)量,做到迅速、準確、安全、可靠。按照鐵路通信建設實際狀況,選擇正確通信線路遷改方式,提升高鐵通信質(zhì)量,提升客戶滿意度。針對鐵路通信線路遷改,工程人員需掌握工程施工實際狀況,遵循遷改施工原則和基本技術標準,明確實際遷改方式,方可在鐵路遷改中,提升遷改工程質(zhì)量,使廣大用戶享受優(yōu)質(zhì)、合理的通信服務。
[1]王洪春.鐵路通信線路遷改的施工技術[J].中國新通信, 2014,(5):93-94.
[2]靳懷堯.鐵路通信線路遷改施工方法探析[J].中國信息化, 2013,(8):276-276.
[3]贠明亮.鐵路通信線路遷改施工方法探析[J].科技傳播, 2011,(11):180,169.
李洪利(1977-),男,滿族,遼寧北鎮(zhèn)人,中鐵九局集團電務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鐵道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