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波
綏化車務段鐵力站黨總支書記
關于運用互聯網思維做好職工思想工作的調查與思考
李冬波
綏化車務段鐵力站黨總支書記
互聯網時代,職工思想日趨活躍,運用新興媒體做好職工思想工作,探索宣傳陣地轉型發(fā)展,實現傳統(tǒng)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對接,是承負“管思想”的責任,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互聯網思維;思想工作;思考
互聯網時代日益發(fā)展完善,現代化信息交流平臺不僅占據我們的生活,而且觸及和影響我們的思想。如何應用互聯網承負起“管思想”的責任?帶著這樣的思考,我對“用好新媒體、進軍互聯網”進行調研與思考,有了“觸電”般的新認識。
我站職工互聯網使用情況調查發(fā)出問卷90份,收回問卷90份,占全站在崗人員198人的45%,調查對象涉及到客、貨、運各系統(tǒng),專業(yè)技術及管理崗位、班組長、普通職工等各層級人員。
1.互聯網用戶情況分析。調查結果顯示,有需要時上網的人數占44.57%;較長時間在線的占45.67%;基本不上網的僅占9.76%。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便攜式移動終端上網人數占57.5%?;ヂ摼W已經成為職工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注網絡的人數逐年增多,職工融入了互聯網時代。
2.用戶需求情況分析。據統(tǒng)計,利用手機、平板電腦在上班途中、班中間休、閑暇時間上網的職工占55.68%;使用微信的職工占調查人數的49.1%,使用QQ的職工占調查人數的37.61%,經常瀏覽微博、博客、論壇貼吧的職工占調查人數的21.28%,而且“兩微”使用者呈現明顯上升的趨勢。
1.職工思想工作需要引入“互聯網思維”。我們應該把職工當作思想工作的“用戶”,了解職工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有針對性地做好工作。一是適時選取互聯網時代的新媒體。我站有近9成的職工能夠接受互聯網時代,有4成以上的職工長時間在線,說明我們具備使用新媒體做好職工思想工作的客觀條件。傳統(tǒng)媒體無力解決人員分散集中難、方式呆板接受難、占用時間休息難等問題,職工需求倒逼著我們根據客觀實際選用新興媒體的最佳途徑和方式。二是變“唯上”為“唯下”的用戶思維。轉變職工思想教育工作理念“箭在弦上,不可不發(fā)”。改變以往落實上級要求,把職工思想工作當任務、當負擔,被動工作硬性灌輸的“唯上”思維,轉變?yōu)闈M足職工歸屬感、成就感、榮譽感和社會需求,從人文角度出發(fā)、主動切入,找準發(fā)力點,為受眾職工服務,耐心做好思想工作的“唯下”思維。三是努力贏得“用戶”傾心。互聯網之所以吸引受眾、招人眼球,源于互聯網的開放、公眾、隱蔽、無限和互動等特性。進入互聯網不是一件難事,難的是如何才能媒體渠道與宣傳內容的完美結合。需要我們借助互聯網別具匠心地設計寓教娛樂、說理管用、貼近實際的宣傳內容,開辟職工暢所欲言、抒發(fā)情感、釋放壓力的空間,傾情打造上下交流、平等交流、互動交流的平臺,本著“有用”“情感”“互動”的原則進軍互聯網,給予職工全新的視聽感覺和接納形式。
2.傳統(tǒng)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對接。傳統(tǒng)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fā)展成為新聞傳播界的流行語,是媒體發(fā)展進步的必然階段和進步標致,在提倡使用新媒體,鞏固傳統(tǒng)媒體地位的過程中使之融合發(fā)展。一是新興媒體受眾比例與日遞增?;ヂ摼W的誕生給報刊廣播電視一齊戴上“傳統(tǒng)”的帽子。據調查顯示使用移動終端上網人數占職工比例的57.5%,這部分職工先行進入互聯網時代,對傳統(tǒng)媒體的認識變得模糊,印象逐漸淡化?;ヂ摼W新興媒體的海量性、無限性、針對性凸現優(yōu)勢,受眾比例逐年遞增。二是傳統(tǒng)媒體歷史地位仍然重要。板報、畫廊、段刊、段報等傳統(tǒng)媒體已經成為職工思維認識的一部分,尚且有近1成的年齡較大的職工對互聯網新興媒體沒有接觸,傳統(tǒng)媒體對這部分職工的思想引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缺失傳統(tǒng)媒體必然會出現職工教育的盲區(qū)。三是實現“二者”融合發(fā)展。當前形勢下,需要針對不同的職工群體,既要利用傳統(tǒng)媒體的功能作用,做好部分年齡偏大、互聯網知識欠缺職工的思想引導。又要先行進入互聯網時代的“高速路”,為思維超前、知識面寬的職工當好向導,因人而宜地選擇不同媒體陣地,用好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兩把“利劍”,搭建不同受眾的思想交流平臺,實現傳統(tǒng)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對接。
3.創(chuàng)新職工思想工作新途徑。互聯網時代悄然到來,新興媒體裂變式發(fā)展,創(chuàng)新職工教育全新模式勢在必行。一是延伸思想工作觸角。職工成為多元化思維、多種媒體的受眾,復雜的輿論、公眾注意力資源影響著職工思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正確理解和認識職工傾心的媒體就是我們的陣地。既不能慢熱熟悉互聯網時代,更不能去“享受”摸石頭過河的成就感,必須創(chuàng)新思維、延伸工作觸角,優(yōu)先占領領地。二是實現教育渠道與內容的優(yōu)勢互補。新興媒體為受眾接收信息、言論自由暢通渠道,為宣傳工作搭建平臺。但僅有技術支持,欠缺政治理論基礎的媒體則是僵化的平臺。需要政治工作者補強網絡平臺理論基礎,簡約思維、極致思維,拿起“筆桿子”撰寫引領時尚、理性思考、說理教育的新觀點、新論斷,建立時尚講壇、經典微群、互動空間等全新的宣傳陣地,全力打造與時代接軌、與職工溝通、與企業(yè)共進的互聯網時代。
4.讓職工有選擇地接受思想教育模式。職工自愿接受與被動接受教育的方式方法,決定了思想工作的質量和效果。一是關注職工關心的熱點問題。通過某一時間段、某一工作周期的熱議話題,準確分析職工思想變化,定位思想工作的發(fā)力點,把工作重點聚焦職工熱議的焦點,加以引導,幫助職工提高明辨事非、理性思考的能力。二是準確把握職工心理變化。把關注互聯網平臺信息的點擊率、點贊率,作為檢驗評價宣傳陣地、政工人員的作用的標尺,順勢調整政工人員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把進軍新興媒體的著力點,選擇在職工自愿接受的基礎上。因勢利導、因人而宜地開展教育工作。三是主動發(fā)聲引導職工。政工人員要講黨性、講原則,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為職工服務,堅持黨的宣傳紀律,旗幟鮮明、態(tài)度堅決地堅守宣傳陣地。要敢于講正確的話、講真話,主動發(fā)聲、適時發(fā)聲、正面引導,推動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占領職工思想教育的至高點。
[1]《互聯網思維》.鐘殿舟,著企業(yè)管理出版社
[2]《大數據時代》.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著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