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青龍鎮(zhèn)總校066500)
如何做好小學數學教育
邵興華(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青龍鎮(zhèn)總校066500)
數學是一種不斷進化的文化。柏拉圖說:“數學是一切知識中的最高形式?!睌祵W教學應該從實際出發(fā),改變以往死板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學會自主學習,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對數學符號和圖形的學習使學生更好地建立數感和抽象思維。下面就如何做好小學數學教育,談一談自己的認識和看法。
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教育的管理者,成長的引導者,是學生的親人朋友。再也不是一種只知“教書”的匠人,而是擁有現代教育觀念、懂得反思技術、善于合作的探究者。一名教師,應該正確認識到自己的角色地位,角色任務和角色素質,端正自己的教學態(tài)度。
(一)以人為本
素質教育觀要求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與學生互為主客體,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師生之間應該建立自主、平等、相互促進的師生關系。每一位學生受教育的權利都是平等的,學生沒有好壞之分,作為一名教師,不能偏愛成績好的學生,而忽略成績不好的學生。對于犯錯的學生,不能體罰,辱罵。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要將每一個學生當成一個完整的人看待,尊重和愛護每一個學生,幫助、引導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全面發(fā)展的學生觀不否認人的發(fā)展的差異性,也不否認人的個性發(fā)展的要求,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認為:“每個人的智力都有獨特的表現方式,每一種智力都有多種表現方式,所以,我們很難找到一個適用于任何人的統(tǒng)一的評價標準來評價一個人的聰明和成功與否。我們應該以多維度、全面發(fā)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币粋€成績不突出的人,可以具有高尚的品德;一個不擅長運動的人,可以具有很好的才藝技能。因此,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差異性和個性,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三)進行教育反思
教育反思,要求教育者把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總結,對失敗的部分進行探求,從而獲得解決教育問題的新知識和方法。主要方法有:1.教后記,每上完一節(jié)課,都要思考在知識點上有什么新的發(fā)現,有沒有新的教學方法,認識到學生思考問題的偏差并加以改正。2.教學日志,日志一定要在當天完成,記錄下知識的難點以及當天教學的亮點和敗筆等一系列問題。
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托爾斯泰也曾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毙W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自制力較差,數學又是比較枯燥的學科,教師不要一味地把課本中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生搬硬套,死記硬背,要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增加操作性情節(jié)
數學是一門工具性學科,動手操作可以誘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小學生的理解方式和認知能力不同于成人,他需要通過行動思維到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轉換。在小學的數學學習中。需要把大量的數字和符號轉化成明確的具體的指標,只有通過自己動手操作,才能更有效地解決學生思維與數學思維的主要矛盾。
可以在課堂中組織和本課教學有關的小游戲。例如,教學“最小公倍數”時,可讓學生報數,并請所報數是2的倍數和3的倍數的學生分別站起來。問:你們發(fā)現了什么?生:我發(fā)現有同學兩次都站起來了,教師請兩次都站起來的同學,說出他們自己報的數:12,6,18……發(fā)現它們既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師:像這樣的數還有18,24,30……由此引出課題:公倍數.讓學生列出一些2和3的公倍數6,12,18,24,30……師:請找一個最大的?最小的是幾?生:找不出最大的,不可能有一個最大的,最小的是6。師:說得真好。2和3的公倍數中6最小,我們稱它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數。(接上面板書前填寫“最小”)2和3的公倍數很多,而且不可能有一個最大的公倍數,所以研究兩個數的公倍數的問題一般只研究最小公倍數。今天,我們就學習有關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知識。這里,教師從學生最熟悉的報數游戲入手,把生活經驗融入教學中。因為報數游戲是每個學生都經歷過的,一下子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通過報數,并請符合條件的學生“站起來”這一動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把生活實際融入教學中,使課堂活躍起來。他們通過觀察發(fā)現有的學生站兩次,為什么會站兩次?教師再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不僅使學生理解知識,還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由于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成長,因此,性格也各有差異,面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在學習中,經常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如果不及時引導,一些學生會喪失對學習的信心,自信心是學習成功的重要保障,小學生的自信心理又對小學生的成長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首先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改變教師權威者的形象,讓學生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加以肯定;成績不好的學生容易產生自卑心理,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查漏補缺,給基礎差的學生提供機會,讓學生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勢,肯定自己的長處,重拾自信。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好奇才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數學的學習上,提出合理的質疑,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記憶。然而好奇心的培養(yǎng)與環(huán)境和人為刺激有關,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好奇心,小學生總是會提出一些奇怪的問題,教師應給予合理的解釋。同時可以在課堂上合理地設疑,不斷地提出問題,有了問題,學生才能有思考的方向,提倡一題多解、一問多答,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例如,在教完“三角形的內角和”的時候,可以繼續(xù)提問,四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五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等一系列問題。引發(fā)學生討論思考的熱情。
(四)注重心理科學的應用
課堂應該是一個充滿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的課堂,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心理科學的應用。眾所周知,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在他們付出努力之后,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尤其是學生更希望得到教師的贊揚,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當學生取得點滴進步時,要給予適當的表揚,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形成良性循環(huán)。同時,在學生做錯事之后,不能諷刺、挖苦,進行過多的批評,要耐心地引導,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取長補短,激發(fā)學生的進取心。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教育越來越成為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學習知識固然很重要,我們對教育的重視也應該有所改觀。作為一名科教工作者,要勇于承擔起時代賦予的責任,按照新課標的標準和要求,培養(yǎng)學生較高的學習素養(yǎng)。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