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傳真>INFORMATION
“公共藝術的全球影響力”藝術沙龍舉行
沙龍演講嘉賓比利·李先生為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終身教授,是巨佳雕塑的藝術顧問,公司與比利先生有著廣泛而密切的合作。比利先生的作品曾被評為第七屆亨利·摩爾國際展“Giacomo Manzu特別獎”,也曾獲日本Utsukushi-ga-hara室外博物館富士產經國際雙年展當代雕塑展“羅丹獎”;獲得過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2008奧林匹克美術大會的獎項。其雕塑作品被放置在世界各地的公共區(qū)域或被私人收藏家收藏。在過去的四年里,他受邀在北京的首個抽象雕塑高級研修班連續(xù)教授四屆課程,2013年起被《中國雕塑》雜志聘為顧問。
一個多小時的演講中,比利先生以其幽默風趣、簡潔明了的語言,為大家講述了公共藝術的起源、在西方的發(fā)展歷史以及現(xiàn)代公共藝術的影響力。他認為從遠古時代開始,藝術一直對社會產生影響。而當代公共藝術在西方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在過去的20年里,公共藝術已成為社區(qū)的組成部分,增強社區(qū)的識別性,豐富了公民的精神生活和自豪感。這必然、并已引導當代的公共藝術家,變得更具人文環(huán)境的社會意識和協(xié)作性。公共藝術已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一個合作體。藝術的界限已經模糊,藝術家、設計師、建筑師和工程師們在一起合作,這與以往的公共藝術在畫廊和博物館中展出的藝術作品有很大的不同。
接著比利從抽象藝術的起源說明現(xiàn)在的公共藝術:要考慮以上這些變化是如何發(fā)生的,應該簡要回顧西方抽象藝術的歷史。他指出抽象的藝術已經存在于5 000多年前,中國很早就有了抽象藝術,而在西方才100年。在西方20世紀之交,隨著工業(yè)、交通、攝影、新材料的發(fā)展,同時社會氛圍逐漸有利于新思維的蓬勃發(fā)展,抽象藝術開始萌芽。在很短的時間里,四大運動改變了藝術的過程:未來主義、建構主義、達達主義和超現(xiàn)實主義。而美國的公共藝術始于1930年代的羅斯福總統(tǒng)的推動。這些都促使了西方抽象藝術的蓬勃發(fā)展。
最后比利詳細講述了現(xiàn)今的公共藝術,他用大量的圖片介紹了21世紀的新藝術、藝術家以及其代表作品,并結合自己的獲獎參展作品為大家講解創(chuàng)作的理念。
7月,由上海城市綠化專業(yè)委員會主辦,上海巨佳雕塑設計工程有限公司承辦的“公共藝術的全球影響力”藝術沙龍在上海M50創(chuàng)意園區(qū)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