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是一個屢教不改的“低頭族”,一天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低頭看手機。前不久,我感覺雙手麻木無力,一周不見緩解,于是到醫(yī)院求診。診斷結果讓我大吃一驚——因長期低頭玩手機,我的頸椎出現(xiàn)嚴重退化,第4、5、6節(jié)的椎體變形,間隔變窄,還有明顯的骨刺,已壓迫到神經(jīng)。除了接受治療,醫(yī)生還囑咐我一定要注意日常保健。請問,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確保護頸椎?經(jīng)常轉動脖子可以嗎?
讀者 尹麗麗
尹麗麗讀者:
頸椎雖然在整個脊柱中只是比較短的一截,可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頸椎還異常靈活,所以我們能輕松地扭頭四處張望,做出各種細微動作。在總共7節(jié)的頸椎骨里,第1節(jié)和第2節(jié)負責頭部的轉動,其他動作比如抬頭、低頭、左右搖晃脖子,則是下面5節(jié)頸椎來完成。根據(jù)臨床接診的情況來看,一般頸椎第2節(jié)和第3節(jié)之間、第3節(jié)和第4節(jié)之間所受到的損傷,多和外傷有關,比如車禍碰撞引起的各種頸椎損傷。而愛玩手機的“低頭族”所患的頸椎病,多發(fā)于下面的4節(jié)頸椎骨,尤其以第5節(jié)和第6節(jié)之間最容易受損。
有些人覺得脖子不舒服了,會一圈一圈地轉脖子,試圖緩解頸椎不適。其實,頸椎結構復雜,這樣并不能緩解疲勞,反而不利于頸椎的穩(wěn)定,容易導致頭暈、惡心、疼痛等癥狀。日常生活中,您可以做做頸椎操。但請注意,頸椎病較重的以及椎動脈型和脊髓型頸椎病患者,不宜做頸椎操,老年人也不宜做這項運動。頸椎操步驟如下:
1.轉動頭頸 取站位或坐位,兩手叉腰,頭頸輪流向左、右旋轉。每當轉到最大限度時,稍稍轉回后再超過原來的幅度。兩眼亦隨之盡量朝后方或上方看。兩側各轉動10次。
2.仰望觀天 取站位或坐位,兩手叉腰,頭頸后仰觀天,并逐漸加大幅度。稍停數(shù)秒鐘后還原。共做8次。
3.頸臂抗力 取站位或坐位,雙手交叉緊抵頭后枕部。頭頸用力后伸,雙手用力阻之,持續(xù)對抗數(shù)秒鐘后還原。共做6~8次。另:取站位或坐位,兩手于頭后枕部相握,前臂夾緊兩側頸部。頭頸用力左轉,同時左前臂用力阻之,持續(xù)相抗數(shù)秒鐘后放松還原,然后反方向做。各做6~8次。
4.左右旋轉 雙手叉腰,先將頭部緩慢轉向左側,同時吸氣于胸,讓右側頸部伸直后,停留片刻,再緩慢轉向右側,同時呼氣,讓左邊頸部伸直后,停留片刻。這樣反復交替做4次。
5.提肩縮頸 雙肩慢慢提起,頸部盡量往下縮,停留片刻后,雙肩慢慢放松地放下,頭頸自然伸出,還原自然,然后再將雙肩用力往下沉,頭頸部向上拔伸,停留片刻后,雙肩放松,并自然呼氣。注意在縮伸頸的同時要慢慢吸氣,停留時要憋氣,松肩時要盡量使肩、頸部放松?;氐阶匀皇胶?,再反復做4次。
6.左右擺動 頭部緩緩向左肩傾斜,使左耳貼于左肩,停留片刻后,頭部返回中位;然后再向右肩傾斜,同樣右耳要貼于右肩,停留片刻后,再回到中位。這樣左右反復做4次,在頭部擺動時需吸氣,回到中位時慢慢呼氣,做操時雙肩、頸部要盡量放松,動作以慢而穩(wěn)為佳。
7.波浪屈伸 下頜往下前方波浪式屈伸,在做該動作時,下頜盡量貼近前胸,雙肩扛起,下頜慢慢屈起,胸部前挺,雙肩往后上下慢慢運動。下頜屈伸時要慢慢吸氣,抬頭還原時慢慢呼氣,雙肩放松,做2次停留片刻;然后再倒過來做下頜伸屈運動,由上往下時吸氣,還原時呼氣,正反各做2次。
醫(yī)生 陳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