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國華 (浙江衢州體育運動訓練中心 324000)
觀賞石文化是中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無論是在西方發(fā)達國家還是我國港臺地區(qū)都掀起了一股藏石熱潮,近年來,人們對藏石文化有了新的理解和定義,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觀賞石的文化價值和收藏價值。與其他傳統(tǒng)文化一樣,觀賞石文化也有其自身的文化淵源、文化魅力及文化韻味等,它既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分支,又是人們日常審美情趣的重要體現(xiàn)。
中國觀賞石文化最早起源于商代,后來被應用于園林建設中,既豐富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形式,又使觀賞石的形態(tài)更加多樣化。秦漢之后,觀賞石已經成為上層社會交際、建筑及收藏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近代,我國關于藏石文化的書籍和理論研究能也更加完善。目前,無論是在港臺地區(qū)還是中國大陸,藏石文化已經作為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受到政府的重視和藏石愛好者的廣泛關注。
由于觀賞石文化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發(fā)展歷史,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目前我國逐步與世界各國進行觀賞石文化、理論、學術活動的交流等,通過不斷的對外交流和文化融合,觀賞石也越來越受到世界其他各國的關注和喜愛。中國觀賞石文化是世界賞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奇石研究者和愛好者要重視中國賞石文化,不斷豐富其文化內涵1。
觀賞石的審美形態(tài)既表現(xiàn)在觀賞石的外在美和內在美,又表現(xiàn)在其以小見大和以丑為美。首先,筆者要闡述的是觀賞石的外在美,其外在美體現(xiàn)的是自然。觀賞石是由自然生成的,集天地之靈氣,毫無人工雕刻的痕跡,是自然給予的藝術品,因此有自身特性。觀賞石的內在美表現(xiàn)的是一種意境美,是由石頭本身與觀賞者之見所構成的一種協(xié)調的美,是觀賞者通過自己的主觀意識和審美情感賦予觀賞石以美的情趣和內涵。觀賞石的以小見大之美,是指將山間萬物融于奇石之間。觀賞石是自然的饋贈,它表現(xiàn)的是自然的靈氣和自然的美,審美者和鑒賞者通過對一塊奇石的審美,聯(lián)想到大自然的唯美和豐富。
在觀賞石的審美形態(tài)中,最獨特的莫過于以丑為美。洛陽市新安縣的奇石山莊內的觀賞石有很多都是以丑怪為美,也正是因為石頭本身的丑怪,吸引了大批奇石愛好者對其進行研究和收藏。劉熙載曾云“怪石以丑為美,丑到極處,便是美到佳處?!鼻宕漠嫾摇⒉厥亦嵃鍢蛞舱J為“石丑,丑而雄,丑而秀”體現(xiàn)了藏石家們對石丑之美的獨特認知2。
無論是古人還是現(xiàn)代人都充分認識到了觀賞石對修身養(yǎng)性的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奔忙于城市之間,很難欣賞到自然之美以及山石鳥獸帶給人們心靈的寧靜。人們普遍在書房和家中放置博古架對奇石進行收藏,或者在房屋建筑的設計過程中讓奇石成為庭院布局的一部分,以期回歸自然,達到心靈的寧靜。奇石是大自然的產物,奇石收藏代表著人們內心返璞歸真的期待。由于大自然創(chuàng)造的客觀性,奇石的形態(tài)多種多樣,既能夠激發(fā)起人們的浪漫情懷,又能夠揭示人們審美上的無限情趣。在以奇石布局的寧靜院落里執(zhí)棋落子或者在放置奇石博古架的書房里蘸墨揮毫是很多具有文化修養(yǎng)的現(xiàn)代人的期許。
觀賞石文化與道教相輔相成,道教情結是觀賞石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審美元素,也是觀賞石文化的內在動力。道教文化是以自然之美為基礎和根源的,觀賞石文化與道教文化中所推崇的“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等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無論是道教文化還是觀賞石文化所推崇的都是對自然的信仰和寄托,因此,道教文化對奇石欣賞有著很重要的推進作用3。
第一,觀賞石收藏既能夠體現(xiàn)收藏者的文化內涵和人格修養(yǎng),又能表現(xiàn)出賞石者的博大胸懷。收藏愛好者在進行觀賞石收藏的過程中,要考慮觀賞石承載的文化信息量。觀賞石是自然生成的產物,本身極具觀賞性。同時,文化價值是體現(xiàn)其收藏性的最重要的方面,因此衡量觀賞石是否值得收藏,就要先考慮它自身的文化內涵。觀賞石由于其自身的獨特性,投資增值空間很大,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收藏理念的更新,具有文化底蘊的觀賞石的收藏價值是非常大的。
第二,觀賞石的收藏價值體現(xiàn)在它的投資收益方面。觀賞石文化是我國特有的傳統(tǒng)文化,隨著近年來人們經濟理念的更新和投資意識的覺醒,觀賞石收藏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歡迎。但是,由于很多人對觀賞石的內在文化價值和市場價值不夠了解,導致觀賞石收藏的盲目性。以投資收益為基礎的觀賞石收藏要考慮諸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觀賞石的天然性。觀賞石是自然的產物,觀賞石收藏過程中要注重觀賞石返璞歸真的特性,有人工雕鑿痕跡的觀賞石是沒有收藏價值的。其次,觀賞石是自然形成的,所以它具有唯一性。最后,觀賞石收藏過程中要注重它的古老性和稀缺性。越是年代久遠的觀賞石,越具有市場價值和收藏價值。同時,由于目前人們對自然生態(tài)的破壞,導致觀賞石越來越稀缺,收藏者在收藏過程中也要注重它的稀缺性。在觀賞石的收藏投資過程中,也要考慮觀賞石在市場上的大眾認知度,同時要注重傳統(tǒng)藏石品質,以確保觀賞石具備最佳收藏價值4。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以及文化理念和投資理念的日益更新,人們越來越注重奇石文化,重視對觀賞石的收藏,以及對其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的評估。觀賞石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分支。目前,相關部門越來越重視對觀賞石的開發(fā)和采集,以及對中國傳統(tǒng)石文化的傳承和弘揚。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我國觀賞石的文化價值和收藏價值不斷彰顯。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態(tài)文明建設,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快速發(fā)展。
注釋:
1.秦華.洛陽觀賞石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問題及對策[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5(04):102-104.
2.彭建國.中國觀賞石市場現(xiàn)狀與發(fā)展前景[J].寶藏,2012,(02):122-125.
3.陰志宏.淺論山西省觀賞石資源現(xiàn)狀與展望[J].能源與節(jié)能,2014(09):100-101.
4.劉學增.舌尖上的中國觀賞石[J].資源導刊:行政綜合版,201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