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平
1930年,中國學生王淦昌到柏林大學留學,師從著名核物理學家邁特納。王淦昌很珍惜這次機會,跟著老師認真學習、研究,進步很大。
一次,王淦昌在參加物理研討會時,對一個實驗產(chǎn)生了疑問。有人通過實驗證明,用釙釋放出的α粒子轟擊鈹核會產(chǎn)生很強的貫穿輻射,并將其解釋為γ輻射。但王淦昌認為,這個結(jié)論有問題。通過改進計算方式,重復試驗,可能會找到真相。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老師,老師卻搖搖頭說:“你別胡思亂想了,先去完成我布置的實驗吧?!辈痪茫俅翁岢稣埱?,老師依然拒絕說:“你是我的學生,怎么能重復別人的實驗呢?會被人瞧不起的。”王淦昌只好放棄了。
1932年,一位物理學家通過改進計數(shù)方式,證實了之前的貫穿輻射并非γ輻射,而是一種中性粒子流,并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邁特納聽說后,主動來向王淦昌道歉。王淦昌說:“這不能怪您,是因為我沒堅持自己的想法。”那之后,他在科研領域不斷突破,成為了著名的核物理學家。
成功離我們并不遙遠。要敢于嘗試,堅持自己,才能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