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灤南縣程莊鎮(zhèn)川林初級中學063500)
守好“閱讀陣地”,攻克“作文難關”
李江艷(河北省灤南縣程莊鎮(zhèn)川林初級中學063500)
要想提高語文教學成績,我們在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積累的同時,還必須高度重視閱讀與寫作的教學。但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常令語文教師感到困惑的是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筆者認為,讀寫是語文教學的歸依。因此,語文教學教師應引導學生守好“閱讀陣地”,以便攻克“作文難關”。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品讀語言,培養(yǎng)語感,感受語言給人的美感;把握文章的寫作思路及寫作技巧,并學以致用;鼓勵學生走出文本,關注生活,展示自我;把時間留給學生,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加其閱讀量,以豐盈其作文資料庫。
閱讀積累充實寫作
依據(jù)《初中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遵循《河北省初中畢業(yè)生升學文化課考試說明》的要求,秉承“穩(wěn)定中謀求發(fā)展,變化中力求創(chuàng)新”的原則,我省中考語文試卷充分彰顯了語文學科的特點。試卷大體分為“基礎知識的積累運用(24分)”“閱讀(46分)”和“寫作(50分)”三大板塊。試題注重基礎,全面考查,選材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整套試卷在出題思路上都注重了拓展延伸、學以致用。可見,要想提高語文教學成績,我們在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的同時,還必須高度重視閱讀與寫作的教學。
葉圣陶先生說:“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故特設語文課以訓之?!倍遥犝f讀寫是語文教學永恒的主題,且讀寫是語文教學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是最令語文教師感到困惑的。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常常進行為閱讀而閱讀以及為作文而作文的教學,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割裂開來,各自呈現(xiàn)單邊性,結果花了大量的精力去訓練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能力,效果均不佳。這一結果不僅令語文教師苦惱,也讓學生頭疼。究其原因,到底是誰的過錯?作為語文教師,我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了全面反思,并不斷地進行摸索探究。我認為,語文教學教師應引導學生守好“閱讀陣地”,以便攻克“作文難關”。如何才能守好“閱讀陣地”,攻克“作文難關”呢?
1.基礎知識的積累主要源于教材。日常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積累語文基礎知識的習慣。除課下注解及課后的“寫一寫,用一用”外,教師還應注意引導學生找出文中的好詞佳句,儲備在自己的作文資料庫中。
2.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學生不知不覺地學習語言,培養(yǎng)語感,從最根本的句子入手,重視語言的品味。教師應引導學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使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以獲得思想的啟迪和審美的享受。因為文章是由句子組成,所以好文章不僅要求文從字順,而且要能把握事物的基本特征,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意愿,給人美感或引起讀者的思想共鳴。如排比、擬人、比喻等一些修辭手法的使用,可以增強文章的形象性,使文章語言優(yōu)美,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學習教材時,教師要注意教會學生如中心句、過渡句、設問句如何在文中使用,并結合每次作文,讓學生有重點地去練習這些技巧。
3.葉圣陶先生曾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借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巧?!币虼?,教師應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關注文章中的寫作技巧,將課內(nèi)閱讀與寫作指導巧妙地結合起來。例如,學習劉蕊的《父親的謎語》一課時,我們可以設計以下問題:將“父親的謎語”改為“父親的眼睛”好不好,為什么?文中父親的謎語多不多?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這樣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并理解命題、選材及構思的技巧。這比起直白的說教“作文時應一切都為表現(xiàn)中心服務”要形象直觀,更易于學生理解、消化。又如,學習劉鶚的《明湖居聽書》一文時,我們可以設計以下問題:本文刻畫的主要人物是誰?用大量的筆墨寫黑妞、琴師是不是本末倒置?這樣可以引導學生認識描寫人物的方法。引導學生認識、理解了寫作技巧之后,我們應該趁熱打鐵,說:“讓我們拿起筆來,寫一寫我們身邊的人或事。”這樣適時地引導學生去嘗試,可以做到理論與實踐有機的結合。
4.走出文本,展示個性。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懂得教材中的文本也是來源于生活,閱讀教材是為了更好的關注生活。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并嘗試用個性化的語言表達對周圍世界的觀察和認識,避免概念化的思維方式。教師還應鼓勵學生走出學校封閉的空間,走進語文大課堂——生活。如學生可以飽覽祖國大好河山,領略祖國山河壯美;可以深入社區(qū),采訪人物,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挖掘人性美。此外,在引導學生追求人性美,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個性的同時,教師還應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地展示自己的個性。
教師應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使學生養(yǎng)成博覽群書的習慣?!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焙枚鄬W生寫法技巧掌握了,但提起作文還是很頭疼,究其原因是因為“肚中無貨,無米可炊”。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能夠審時度勢,從傳統(tǒng)的題海戰(zhàn)術中走出來,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去閱讀。葉圣陶先生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lián)系?!边@些都論述和強調了閱讀和寫作的密切關系,強調了閱讀對于寫作的重要性。因此,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引導學生多多積累,不斷充實自己的作文資料庫,已刻不容緩。
總而言之,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一體兩面。也就是說,閱讀和寫作在語文教學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和借鑒,寫作是閱讀的升華和創(chuàng)造?!皠谟谧x書,逸于作文”就闡明了閱讀和寫作的密切關系。因此,語文教學教師應引導學生守好“閱讀陣地”,無論是課內(nèi)閱讀還是課外閱讀,都要利用好閱讀教學。這樣不但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可以將讀與寫巧妙地、科學地、合理地、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使閱讀與寫作在同一載體上得到豐富的積累與運用。在讀與寫的雙向發(fā)展中,學生會告別“閱讀煩,作文難”的窘境,喜歡閱讀,重視閱讀,從而能積極主動地去閱讀,并喜歡用自己的文字去表達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很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攻克了“作文難關”,而且也培養(yǎng)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真正實現(xiàn)了語文課程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
[1]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教育科學出版社.
[2]雷樹仁.新課改引領與點撥[N].澄合印務有限公司.
[3]蔡柏訓.語文教學中讀與寫[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
(責編 張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