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qū)建設六馬路小學 劉 晶
微課是根據新課程標準和課堂教學實踐,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呈現(xiàn)方式,反映教師在針對某個知識點或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活動中所運用和生成的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結合體。從微課的概念我們知道,一個微課就是一個知識點,它注重的是方法的傳授,即“授人以漁”。學生在做功課的過程中遇到“攔路虎”而詢問老師,這個時候老師的講解,必能深深印入學生的腦海,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與兩千多年前偉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舉一反三”“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的教學理論如其一轍。所以,微課教學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微課在教學中能起到促進學生有效自主學習、促進教師提高專業(yè)水平發(fā)展等作用。微課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學生能直接觀看,或在家里觀看學習,也可以在線觀摩課例,查看教案、課件等輔助資源;也可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上實現(xiàn)移動學習和“泛在學習”;特別是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學生們可以通過網絡和影像光盤觀看。通過微課形式讓知識本身在呈現(xiàn)給孩子們的方式上和內容上會更加豐富、多彩。
在中小學微課的教學現(xiàn)狀中,大部分都是錄屏式的教學,知識學習強調的是一種傳遞式的教學,沒有對知識之間、知識與實踐之間建立深度的關聯(lián),這是當前微課出現(xiàn)的重要問題。當今絕大部分的微課,很多人認為就是一段微視頻,不是一個教學的完整過程,不是一個學生對知識學習完整的思維過程和認知過程,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要注意強調教學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的問題,知識性體育教學微課是一個完整的教學,學生經歷了對知識的感知到理性化實踐的過程,然后再回來進行指導實踐,這個完整的認知過程就是知識的獲取和同化過程。
1.教學的情景性
本案例是陳述性體育知識的微課,用PPT來講知識是去情景化的,所以通過微課的形式將知識與情景相關聯(lián)。跳繩是很多學生和家長都喜愛的運動項目,每天堅持跳繩有益健康,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質。
2.教學過程的完整性、系統(tǒng)性
很多微課都是對某一孤立知識點中的重難點的講解,既缺乏知識的承前性,又缺少知識的后續(xù)性,因而缺乏知識的系統(tǒng)性,成為知識碎片,形成信息孤島,無法使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而在知識性體育微課中,微不等于碎,微課不是抓幾個知識點,也不是知識的碎片和片段,要強調知識的系統(tǒng)性,教學過程的完整性,由多個小視頻組成的完整、系統(tǒng)的微課程。
3.策略的多樣性
在選繩微課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讓學生來講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這些都是在教學設計中運用的方法的多樣性,通過不同的方法和體驗來達到教學目的。微課的特征是微小,教學目標清楚,教學內容明晰,針對難點突破,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和措施來提高教學效果。
4.教學內容的可控性
微課是模擬一對一的教學情景,區(qū)別于一對多注重教師教的課堂教學,也是類似于一對一輔導比較注重學生學習,在較短的時間內講授一個知識點,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重復觀看要學習的內容,控制自己的學習進度。
在本案例中,我采用了三種教學策略進行教學,有思維導圖、有視頻感受體驗、有可視化圖形結構對比等。
1.基于思維導圖進行知識的系統(tǒng)化建構
圖1跳繩分類思維導圖
在選繩微課中,利用思維導圖方式根據跳繩的不同性質進行系統(tǒng)的建構(如圖1所示),其中根據長度分為長跳繩和段跳繩;根據材質的不同可分成五種跳繩,各種跳繩的材質、重量和適用對象各不相同。我們在充分了解了跳繩的特征,并建立了系統(tǒng)的認知結構后,便可根據自己的跳繩水平和技術特征,選擇適合自己的跳繩。
2. 基于微視頻讓學生感受場景體驗
圖2 學生場景體驗圖
跳繩的知識有很多,通過視頻的播放可以讓學生能更加直觀的了解跳繩,具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能夠促進選繩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如圖在跳繩手柄的選擇時,可以根據微課中學生傳遞的信息,感受場景體驗,(如圖3 所示)選擇適合自己的跳繩。
3.知識的可視化,用圖表的方式讓學生對知識進行對比,建立知識結構化的認知
圖3 跳繩結構特點對比圖
什么樣的跳繩才適合自己呢?在微課堂中用圖表圖形的方式直接展示不同跳繩的材質和特點,如圖4所示不同材質的跳繩,重量、適用者和感受各不相同,用可視化圖形表格的方式分析跳繩,對不同種類特征的跳繩進行對比,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教會學生用一種思維能力和方法對知識進行對比,對知識特征的把握能夠建立在多個知識的比較基礎上,形成清晰的知識結構認知,對知識特征才有的概念。
跳繩分類之選繩案例,采用的教學方式主要是通過多媒體展示了陳述性知識的教學,從而普及跳繩的各項知識及其技術,但是知識的信息應用還比較淺層,只是把傳媒技術當成知識的工具和學習的工具,其實還有更多的應用。特別是在信息技術大數(shù)據時代的背景下,信息技術與體育教學的融合中還有更多的內容可以去挖掘。如何對數(shù)據建立監(jiān)測,如何對數(shù)據進行分析,挖掘學生的體能,以及學生體能與學習間的關系等等還有待我們去進一步的探索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