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紅生
在部分同學眼中,思想品德學科只是一門副課,又是開卷考試。因此,這些同學誤以為“抄書還不會嗎?”而在考試中,往往事與愿違,造成較多失分。筆者多年參加江西省思想品德學科中考試卷閱卷工作,特別是在2014年閱卷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很多考生共性的問題,值得2015年考生的警醒!在此,將這些帶有普遍性的問題一一剖析,期望能為大家在2015年思想品德學科備考復習能夠做足“抄”字之外的功課,為大家在2015中考中取得好好成績助一臂之力!
中考思想品德試題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審題能力、概括能力、知識的遷移、語言表達能力、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不少學生沒有掌握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在閱卷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答題中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一、基礎知識不牢,知識漏洞較多
由于學生對開卷考試存在認知誤區(qū),對思想品德基礎知識的重視程度不夠,考生基礎知識儲備不足,對基本概念、道理記憶不清、理解不準,運用不當,導致答題中錯選誤答、張冠李戴。如單項選擇題,除第3、第7題有點難度外,其他各題所考查的內(nèi)容均為書本上的基礎知識,較為簡單,但仍有相當部分學生出現(xiàn)失分現(xiàn)象,得滿分的學生不多。學生對將失敗轉化為成功的關鍵、個人與集體、違法與犯罪、監(jiān)督權、當前的中心工作等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導致丟分。綜合解答題中,學生答題時存在的普遍問題,是答了很多內(nèi)容卻沒得分,答卷中找不到或很少能找到符合題意的基本觀點、基本理論詞語。究其原因,在于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知識漏洞較多。如第18小題第(1)問舉例證明觀點,相當部分學生所舉事例與觀點無關,或者不能舉出事例。第19題第(1)問,考查學生對黨的認識,由于對黨的知識掌握不牢,部分學生只是籠統(tǒng)地回答“是個好黨”,沒有用核心觀點準確回答;又如第17題第(1)問,部分學生雖然知道這一觀點是錯誤的,但由于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并不知道如何用所學的核心觀點進行分析,只是用自己的話語胡亂拼湊答案;第(2)問則在答案中始終未答出憲法相關知識。
二、不重視審題,缺乏審題能力
在選擇題中,由于學生不重視審題,只是粗粗一看便作出選擇,造成不必要的失分。第5小題由于沒有仔細審讀材料和四個選項而導致誤選。第7小題由于沒有仔細審讀選項,導致對選項中的“最重要途徑”、“直接管理國家”、“最重要方式”分辨不清。第11小題,由于沒有仔細審讀清楚材料的主旨,而導致誤選A。第12小題由于沒有仔細審讀清楚“經(jīng)濟活動的參與者”這一關鍵信息,片面以為是考查消費者應該怎么做,漏選了對經(jīng)營者的要求D這一選項,等。在解答主觀題第18題時,很多同學對第一板塊審題不準,未能審清題目中“用相應的事例來說明這些觀點”這一答題要求和指向,而是羅列觀點或者所舉事例不能說明前述觀點,導致全部失分,也有少量同學看懂了題卻無法舉例;對第二板塊只能寫到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與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資源這個角度,對未成年保護這個角度把握不到,這是因為大部分學生未能從材料“中小學教材”、“具有污染少、無毒害的特點”這一關鍵信息提取到“對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的保護”這一觀點。
三、遷移運用知識的能力不強
在閱卷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不少考生不能根據(jù)問題指向去調(diào)動和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問題,思路狹隘,方法單一,抓住一點,不及其余。如16(2),要求學生回答“假如你在網(wǎng)上看到網(wǎng)絡募捐信息,你應當持有的態(tài)度是什么?”這一問題。許多考生直接搬用復習資料考點14的“正確享受網(wǎng)絡文化”這一段論述,而忽視了系統(tǒng)內(nèi)相關知識的遷移運用,如正確認識、主動適應網(wǎng)絡帶來的生活方式變化;確認募捐信息真實、合法;適當參與網(wǎng)絡募捐活動;發(fā)現(xiàn)是非法募捐,則向有關部門舉報等,造成要點缺失而失分。又如17題兩問,相當部分學生的分析不知所云。第(1)問不能從“只要……就……”這一結論的局限性,忽視了保護環(huán)境除了要做到有法可依,還必須做到“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等要求,必須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自覺參與,需要廣大民群眾提高思想道德素質(zhì),增強環(huán)保的自覺性等知識。第(2)問則只是回答我國的根本大法是憲法,而沒有答出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環(huán)保法根據(jù)憲法制定,是憲法的具體化等知識,造成丟分。
四、發(fā)散維思能力缺乏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多角度、寬領域思考問題,是主觀題失分的重要原因。不少學生看問題不夠全面,不能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問題。學生思維定勢,靈活變通性差,總在一個方面或一個層面糾纏不休,忽略其他方面和其他角度,缺乏思維的邏輯性和全面性。很多學生分析問題的角度單一,答案不完整、不全面,顧此失彼。如多選題12題,題目要求選擇“經(jīng)濟活動參與者應該”做到哪些要求,許多同學從權利與義務角度答題,這固然是對的,但還不全面,從道德角度看,要培養(yǎng)誠信意識;從經(jīng)營者責任角度看,要做到公平競爭。第15題,許多學生只是圍繞堅強意志這個角度重復作答,而沒有從責任感、理想信念、實現(xiàn)生命價值等角度作答。第16(1)只是簡單回答參加公益活動這一知識點,而沒有從網(wǎng)絡技術發(fā)展的影響、尊重、善待他人生命這幾個角度作答。第16(2)只是籠統(tǒng)回答如何正確享受網(wǎng)絡,而沒有答出辨認信息真假、適當參與募捐、正確認識網(wǎng)絡技術帶來的影響等角度。第17題兩問只“辨”不“析”,這都容易造成失分嚴重??梢娙绻治?、思考問題和答案沒有多角度、多維度思考作答,答案纖細單薄很難獲得高分。
五、規(guī)范答題能力偏弱
規(guī)范答題能力偏弱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不能根據(jù)題型要求答題。如17題兩問都是判斷分析題,而我們許多同學把它當作判斷題來回答,只有“判斷”沒有“分析”。二是答案沒有做到條理化和邏輯化。往往是想到哪兒答到哪兒,思維比較混亂。三是表達能力不強,對知識的重組及應用能力較差,答案言不及義,不能夠準確使用政治術語進行恰當?shù)谋硎?。四書寫不?guī)范,字跡潦草,模糊不清,錯別字較多,導致閱卷困難和語意發(fā)生歧義。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