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 李劍鋒
作 者:李劍鋒,山東大學(xué)文學(xué)與新聞傳播學(xué)院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
清代(上):“濃艷依然帶露華”①
清代牡丹賦,目力所見者十篇。大致按作者生年先后羅列如下:劉友光《牡丹賦》、施閏章《牡丹賦》、陳章《洛春堂牡丹賦(以題為韻)》、高景芳《牡丹賦有序》、黃圖珌《牡丹賦》、靳榮藩《白巖寺牡丹賦有序》、莊述祖《牡丹賦》和《畫牡丹賦》、陳慶鏞《擬蔡君謨〈季秋牡丹賦〉以“朔羽南翔,建杓西宅”為韻,有序》、何紹基《張侍郎宅看牡丹花賦》。
清代牡丹賦從內(nèi)容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富貴牡丹頌賦,一類是借牡丹抒情言志的詠物言志賦。
清代康熙、乾隆時期,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秩序都得到恢復(fù)和發(fā)展,這給了文人以太平盛世的幻想。在寢息多年以后,牡丹代表富貴繁華的審美意蘊再一次引起賦家的興趣。施閏章《牡丹賦》、陳章《洛春堂牡丹賦(以題為韻)》、高景芳《牡丹賦有序》、黃圖珌《牡丹賦》和莊述祖《牡丹賦》等五篇屬于此類,它們都寫到了牡丹的富麗,是盛世心態(tài)的流露。
施閏章《牡丹賦》是所見清代第一篇應(yīng)制的富貴牡丹頌賦。
施閏章(1619—1683),字尚白,一字屺云,號愚山,亦號愚道人、玉溪外史、媿蘿居士,晚號矩齋、蠖齋。安徽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順治六年(1649)進士,授刑部湖廣司主事。順治十四年(1657),視學(xué)山東。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xué)鴻儒,授侍講,預(yù)修《明史》,進侍讀。著有《學(xué)余詩文全集》等。②
據(jù)賦中“山呼‘萬歲’,園稱‘百果’”“臣拜手稽首”及“天子乃佩蒼玉,幸離宮,移步輦,就芳叢”云云,施閏章《牡丹賦》當(dāng)作于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xué)鴻儒、授侍講之后,為應(yīng)制之賦。該賦將牡丹推為“國花之獨冠”,比作“承恩而既醉”的皇后,而“列樹爭妍,若六宮之奉顏色”,群花“莫不低眉卻步,遜謝頡頏”。全賦充滿皇權(quán)思想、諛圣之詞。但該賦對富貴牡丹的鋪陳描述、所顯示的高華氣質(zhì)卻使它走出明代牡丹賦的偏僻,仿佛是唐代舒元輿華麗牡丹賦、宋初祥瑞牡丹賦的回光返照。如直接鋪敘牡丹盛美云:
若夫梅英才落,柳絮將飛;東風(fēng)洊暖,疊蕊初開;盈盈灼灼,郁郁皚皚,千枝萬朵,拂檻翻階,云殷別苑,霞絢高臺。白擬玉版,赤類丹砂。既真珠之九蕊,亦千葉之蓮華。壽安潛溪以地異,添色倒暈以種夸。品盡洛陽之美,數(shù)過廬陵之譜。勝玉樹之菁蔥,豈人間之所睹!
這里的牡丹不再是僻居一隅,也沒有了孤芳自賞,而是應(yīng)時盛放,千朵萬朵,云蒸霞蔚,大有盛世氣象。何況也是千姿百態(tài):
翠華旖旎,周覽肅雍?;蚪C蕊扶疏,獨號朝天之紫;或露苞灼爍,名擅御袍之紅。或臨風(fēng)昂首,晨露未晞,若向榮而吐氣,聳翔步于金閨;或回飆側(cè)景,朝雨方滋,若承恩而既醉,還沾灑于朝衣。列樹爭妍,若六宮之奉顏色;異彩繽紛,又若冠裳之來萬國。爾其修廊回幔,日暖煙含,青陽斜映,綠暗紅酣。于斯時也,天顏一笑,萬卉咸歡。香吹合殿,色射青山。杜鵑屈膝,桃李無言。錦雞失艷,南威喪妍。
可惜,千嬌百媚已經(jīng)不是貴賤共賞,而是天子私利,富貴專權(quán)。至結(jié)尾忍不住直接唱出頌歌:
臣拜手稽首,為之歌曰:“處艷兮不冶,含芳兮不夸;不與時競兮,大肆其華。豈遺世兮獨立,欲并美兮不可得。舒大文于東皇兮,攬春暉兮何極?!雹?/p>
康熙朝代的蒸蒸氣象給仕途亨通的漢族知識分子以國運昌盛的幻想,作為新朝寵幸的第一代讀書人,他們的贊歌或許不乏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誠,但天上地下、唯我獨尊、賤視眾芳的專制氣息注定了這種富貴之花的虛幻。該賦雍容典雅,詞氣流暢,句式在整齊中變化有致,運用排比、比喻、擬人等手法增其生動,顯示出高超的藝術(shù)水平。
陳章《洛春堂牡丹賦(以題為韻)》寫揚州牡丹而具富貴華麗之美。陳章,生卒年不詳,字授衣,錢塘人。與弟對鷗有“陳氏二難”之目。由布衣薦試鴻博,著有《孟晉齋集》二十四卷。④《揚州府志》所收《甘泉縣續(xù)志》卷一三云:“真賞樓、洛春堂并在蜀岡上法凈寺內(nèi),洛春堂以牡丹勝,陳竹町征君章有《洛春堂牡丹賦》?!雹蓐愓麓速x乃寫揚州法凈寺洛春堂牡丹。
陳章賦由牡丹地望寫起,總寫其脫俗容貌和情志,再寫其天然動人的華貴:
若夫曉風(fēng)微扇,細雨如塵,亂堆錦被,低照華茵,凝薰香于荀令,儼醉酒之太真。化工謝巧,一國都春。出水芙蕖,自低回而作婢,翻階芍藥,亦俯伏而稱臣。油幕遮陰,偶吹開而終護;金盤餉客,幾欲翦而還珍。山屐偕來,喜句⑥留于詩老;田衣對坐,恐撩破于禪人。⑦
接著寫花類繁多,爭奇斗艷,“桐君藥錄,未足悉其功效;醉翁花譜,疇能盡彼鋪張”;再寫其傾城傾國、動人動物的魔力:“朱戶洞開,鈿車狂走,笙歌送灑以如泉,池館量金而論斗”;最后感慨良辰難逢,美色易凋,禁不住加入欣賞:“岫遠巫蛾,不信若仙而若夢;風(fēng)回少女,重看如火而如丹”。在如醉如癡中,以歌抒情結(jié)尾,盛贊牡丹之奇麗。
陳章《洛春堂牡丹賦》以題為韻,即以“洛春堂牡丹”為韻,分五段鋪寫,音韻流暢而有變化;用典密集,四六句參用,有駢文化的傾向。
高景芳《牡丹賦有序》是以貴族女性的眼光所寫的一篇牡丹頌。
高景芳,生卒年不詳,字遠芬。清康熙時女作家,袁枚贊其為“本朝曹大家”⑧,漢軍正紅旗人。浙閩總督原琦之女,居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一等侯張宗仁妻,誥封侯夫人。著有《紅雪軒詩文集》六卷等。生平事跡見惲珠《國朝閨秀正始集》、施淑儀《清代閨閣詩人征略》等。其《牡丹賦》全文如下:
嘗聞周濂溪云:“牡丹,花之富貴者也?!弊髻x者自當(dāng)以莊重秾麗為妙,而舒元輿篇中有所謂“背者如泣,含者如咽;俯者如愁,曲者如折”等句,分明以衰颯之語寫繁艷之質(zhì),似與此花不相宜,故復(fù)賦此。
若夫移春檻中,沉香亭畔;地側(cè)黃金,天垂碧幔。和風(fēng)暖日,序當(dāng)谷雨之時;綠葉錦苞,技值花師之善。
爾其晨露乍零,曉光初旦;嫩蕊漸舒,層樓并燦。名稱不一,種變換則有姚黃、魏紫,金帶、晶球;非河陽之所產(chǎn),即壽安之購求。色染粉紅,重臺孰并。姿呈潔素,標格誰儔。青霓綠邊,顏分深淺。海霞瓜瓤,紅異紺緅。倚面面之新妝,繽紛五彩;疊重重之羅綺,炫耀雙頭。
于是,院宇深沉,庭榭整潔。珠箔輕明,雕闌曲折。金鈴高綴,彩索頻掣。懼蜂蝶之或欺,謝燕鶯之相狎。繡裀既設(shè),瓊筵芳潔。玉斝瑤尊,銀箏錦瑟。嘉賓在坐,泛瀲滟之醁醽;伎樂侍觴,奏歡娛之音節(jié)。俄而日色欲盡,鋒蠟高燒。燈光璀璨,舞袖招搖??陀芭c花光互映,芳氣偕薌澤齊飄。湖石玲瓏,繞百葉仙人之座;銅盤欹側(cè),近三云樓子之嬌。
別有青號佛頭,綠名蝴蝶;閔氏朱紅,歐家淺碧;爛若彩霞,濃如潑墨。鶴翎、鹿胎之各異其容,露蟬、駝褐之細分其色,無不競發(fā)天香,群標千葉。是以富同崇、愷,貴并金、張。經(jīng)營臺砌,以奉花王;爭奇斗勝,玉質(zhì)金相。既費珍錯,復(fù)賚篇章。
亮韶華之莫能強駐,況貴種之迥異尋常。既載培而載植,亦永熾而永昌。愿年年之三月,長相對以徜徉。⑨
該賦序言交代寫作緣起,因不滿舒元輿寫牡丹有衰颯之語,與富麗不相適應(yīng),慨而成篇。正文先寫牡丹生長之地、開花之時、培育之人非同一般,接著鋪寫“嫩蕊漸舒”,品類繁多,千姿百態(tài),“繽紛五彩”;然后重點寫?zhàn)B在深院的牡丹備受呵護和青睞:“院宇深沉,庭榭整潔……銅盤欹側(cè),近三云樓子之嬌。”人們白日賞之不足,晚上高燒紅燭:“客影與花光互映,芳氣偕薌澤齊飄。”繼而突出名貴品種:“爛若彩霞,濃如潑墨”,“競發(fā)天香,群標千葉”,豪貴之家“經(jīng)營臺砌,以奉花王;爭奇斗勝,玉質(zhì)金相”。最后略微表達繁華常有,永相保守的良好愿望。該賦風(fēng)格“莊重秾麗”,細膩溫潤,顯示了牡丹尊貴富麗、典正雅致的特點,是康熙盛世貴族生活和理想在牡丹賦中的折光。
黃圖珌《牡丹賦》也是一篇富麗牡丹的頌賦。
黃圖珌(1700—?),字容之,號守真子、蕉窗居士。江蘇省華亭(今上海松江)人。雍正時任杭州府同知,乾隆時改任衡州府。遷河南衛(wèi)輝府知府。有《看山閣集》等傳世。生平事跡見《全清詞鈔》卷一五等。
黃圖珌《牡丹賦》把牡丹作為“富貴之花”來寫,因此濃墨重彩,充滿珠光寶氣,香艷動人。如寫其名品迭出、富麗多姿云:
玉殿春深,夸盡人間富貴;瑤臺月滿,飛來天上神仙。色窮珠翠,氣奪霧煙。錦衾覆蓋,繡障牽連。名魁一捻,金屋貯嬌。姿生粉脂之別韻,位置四香;寶欄鎖異色,改朝暮之奇觀。⑩
生長之地為“玉殿”“寶欄”,愛護之物為“錦衾”“繡障”,所像則“瑤臺”“神仙”“金屋”嬌娃,一派富貴之氣。然而如少年妖嬈,充滿活力,“攜姊挈妹,前接后引。爛然熳然,爭奇斗勝。黃兮紫兮,借名托姓”;何況“既可近而可親,猶堪憐以堪敬”,于是文人墨客,贊以錦繡華章,雅士騷人美酒相賞,“陶陶然且醉不夜之天,其樂則有無盡之境矣”。賦僅三百余字,盡力渲染富貴溫柔、爛漫繁華的氛圍,沒有多少寄托;少直接描繪,多用典贊賞;文字駢儷、流暢,但意脈無跌宕之奇,在牡丹賦中不為上乘之作。
莊述祖有《牡丹賦》和《畫牡丹賦》兩篇,后者有言志說理傾向,而前者不脫濃艷富麗氣息。
莊述祖(1750—1816),字葆琛,江蘇武進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進士,選山東樂昌知縣,調(diào)任濰縣;乾隆五十九年(1794)后,遷曹州府桃源同知。不一月,乞養(yǎng)歸。著書侍母十六年而卒。著有《夏小正經(jīng)傳考釋》等,生平事跡見《清史稿》卷四八七、《清史列傳》卷六八等。其兩篇牡丹賦,當(dāng)作于任職曹州府桃源期間。
述祖《牡丹賦》首贊牡丹“存京洛之遺風(fēng),占人間之第一”,次則泛寫牡丹富艷云:
夫其香名專國,色擅傾城。錦帷曰麗,翠帳煙橫。青猊對舞,紅袖相迎。暈檀心兮深淺,疊羅勝兮輕盈。疑顰疑怨,如醉如傾。借二月之晴暉,影迷遠近;剩六朝之金粉,盡處分明。?
用迅速變化的筆墨從多個角度渲染出一派富艷繁盛的動人景象,先贊香色,次寫帷帳,再寫青紅種類,復(fù)寫嬌態(tài)、神情,最后用虛筆借二月晴暉、六朝金粉烘托之。下一段接著寫“綺樹雕櫳,垂楊深院”的牡丹也是一派艷麗景象:
花艷艷兮愁人,情脈脈兮誰見。隔輕幔以微茫,映綠窗之宛轉(zhuǎn)。露重香濃,雨馀紅顫。斜倚銀鸞,橫抽金燕。時飄荀令之衣,掩班姬之扇;更憐彩縷難留,麗景遲遲;微戞花鈴深護,落英片片。
描繪牡丹極見情韻,可謂富貴牡丹頌賦中令人嘆為觀止的片段?!拜p?!薄熬G窗”、露水天雨增其飄渺旖旎,撩人心魂。斜依橫飛、飄衣掩扇則幾乎解語美人矣,令人怎不花鈴護惜?于是王孫公子追歡縱賞,“憐艷笑之雙飛,舉千金而一擲”。接下來轉(zhuǎn)寫幽處之花“平分磚影,半徙樓陰”,再寫夜間月下、歌舞聲中的牡丹,“送光風(fēng)而暗度,帶露月而平看”。結(jié)尾感嘆“名香之易盡,何樂事之多盤”,表現(xiàn)出對于花前月下、歌舞聲色生活的流連之情。
總之,這五篇牡丹賦所寫牡丹與明人牡丹賦中孤芳自賞、性靈偏僻不同,都顯示出富麗高華、嬌艷動人的特點;其格調(diào)也不再是清冷寂寞、飄逸離俗,而是熱烈多情,從容典雅,都是盛世心態(tài)的流露。結(jié)構(gòu)勻稱,句式在整齊中注意錯落變化,筆墨或?qū)嵒蛱?,既有具體描摹,又有豐富典實;語言流暢,韻調(diào)流走,注意變化角度寫物象之美,表現(xiàn)出成熟的文字技巧。但不足也是共性的,大多流于色澤情韻的描繪,缺少風(fēng)骨精神的凸顯。
①〔清〕陳庭敬:《向云澤自曹州以牡丹見遺賦答》,轉(zhuǎn)引自楊茂蘭《歷代詠牡丹詩詞四百首》,中國展望出版社1985年版,第155頁。
② 楊應(yīng)芹:《施愚山年譜簡編》,參其《稗稿且存》,安徽大學(xué)出版社2009年版,第369頁。
③〔清〕施閏章撰,何慶善、楊應(yīng)芹點校:《施愚山集》第一冊,黃山書社1992年版,第20—21頁。
④〔清〕葛嗣浵:《廬書畫補錄續(xù)錄別錄》之《愛日吟廬書畫續(xù)錄》卷五,民國二年葛氏刻本。
⑤ 鳳凰出版社編:《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第44冊,鳳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452頁。
⑥ 句,通“勾”。
⑦ 杜潔祥主編:《中國佛寺史志匯刊》第一輯·第40冊·137·《平山堂圖志》,明文書局1980年版,第277—280頁。
⑧〔清〕袁枚著、顧學(xué)頡校點:《隨園詩話》,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2年版,第85頁。
⑨〔清〕高景芳:《紅雪軒稿》卷一,清康熙五十八年刻本。
⑩〔清〕黃圖珌:《看山閣集》卷二,清乾隆刻本。
?〔清〕莊述祖:《珍埶宧文鈔》卷一,清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