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玲
低年級說話和寫話的訓練,要采取多種辦法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結(jié)合語文實踐活動課,把課內(nèi)課外知識結(jié)合起來,開展抄寫背誦句子進行積累,關(guān)鍵是加強教師的指導(dǎo),使學生的說話寫話達到質(zhì)的飛躍。在課堂內(nèi)多積累,在情境中、在朗讀中、在富含美好的語句中以及修辭中,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訓練。
說話寫話積累練習在低年級教學中,培養(yǎng)孩子們的說話、寫話,也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我們在教學中要牢牢把握。說是寫的基礎(chǔ),寫是說的升華,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采取多種辦法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以語文教材為出發(fā)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dǎo)學生自由表達,先讓學生說一說給人家聽一聽,老師給與熱情的表揚,引發(fā)大家一寫,試試,寫得好的表揚,敢于寫的鼓勵,不敢寫的幫幫,形成寫話的風氣,使學生在老師的贊揚中看到自己的成功。
1.結(jié)合語文實踐活動,練習說話寫話。本學期我組織學生進行了一些語文語踐活動,《多彩的春天》《環(huán)保小衛(wèi)士》《怎樣過“六一”》。在活動中讓學生自己搜集資料、畫一畫、想一想、說一說、寫一寫。有好的建議,領(lǐng)著學生做一做,樹立了學生說話寫話的信心,效果很好。
2.把課文的知識延伸到課外。就是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進行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查找資料。比如,《小壁虎借尾巴》讓學生去查找動物尾巴的妙用,《要下雨了》讓學生了解一下哪些動物能預(yù)報天氣。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中用語文、學語文。
3.引導(dǎo)學生寫想象作文。從低年級寫話開始,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比如,《蘭蘭過橋》讓學生畫一畫、說一說、寫寫未來的橋梁,《火車的故事》讓學生畫一畫、說一說、寫一寫未來的火車,既開動了腦筋,又鍛煉了說話寫話的能力。
4.為學生的說話、寫話創(chuàng)造契機。如《荷葉圓圓》,讓學生說一說、畫一畫、寫一寫圓圓的荷葉,《迷人的夏夜》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夏夜星空、公園夜景池塘夜色,然后說說、畫一畫、寫一寫?!睹利惖募摇芬徽n,組織學生觀察家鄉(xiāng),然后說一說、畫一畫、寫一寫?!端膫€太陽》一課讓學生仿照文中的句式,畫一畫、寫一寫自己的愿望。
二、采取多種方式練習寫話
在練習寫話的開始階段,會有很多困難,寫不通順、斷不開句、不會用標點,這種情況下,可以采取以下辦法進行訓練:
1.一年級學拼音時熟練抄寫音節(jié),適當練習默寫,為寫話時用拼音代替文字打下基礎(chǔ)。
2.抄寫、聽寫句子練習。有計劃地抄寫聽寫、聽寫課文中的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人物對話,使學生切實感受到如何寫句子和使用標點。《美麗的小路》中的三句話,就是進行這方而的練習最好的實例。
3.積累和運用詞語訓練,經(jīng)常用字組詞、擴詞,用詞語聯(lián)系生活說句子,把說出的句子寫出來。
4.由說到寫。寫話前,先讓學生自己說一說,相互說說,然后再寫。
5.聽記寫話。即教師先提醒學生注意聽,認真記,聽完后要復(fù)述然后教師繪聲繪色的將一個小故事或一段話,先讓學生復(fù)述,再寫下來,一年級的學生由一句話到幾句話。
6.結(jié)合口語交際或看圖編故事寫話。在本冊教材中,就有兩次口語交際是看圖編故事我采用了說一說,畫一畫,寫一寫的方法。效果很好。
三、教師要加強指導(dǎo)
在各種方式的寫話練習中,教師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指導(dǎo),逐步提高學生的寫話質(zhì)量:
1.要交待清楚句子的主要成份,說完整話。講清楚“誰”“在干什么”“或怎么樣”“是什么”,指導(dǎo)學生正確地感受和運用,不講解語法。
2.將幾句話能聯(lián)系起來,把意思表達清楚、完整。
3.書寫認真,字跡工整,注意用標點符號,把一句一句話分開。
4.寫完后,自覺地讀一讀,檢查有沒有少字、多字錯字或缺少標點符號的地方。
在平常的練習中,我搜集和整理了一些看圖寫話的資料,每日一練,系統(tǒng)指導(dǎo),效果很好。
四、在課堂內(nèi),運用多種方法積累語言
1.在情境中積累。在教學中,可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詞語的理解和記憶。如學習《甜的和酸的》一文時,可通過設(shè)計比較句子幫助學生理解記憶詞語。(1)小猴子迫不及待地摘葡萄;(2)小猴子摘葡萄。
首先問學生這兩句話有何不同?你認為哪句好?好在哪?請學生帶著這種迫不及待地語氣朗讀這句話。用“迫不及待”說句話,這樣地練習不但讓學生理解了這個詞語還讓學生真正掌握并會運用這個詞語。
2.在朗讀中積累語文教學要抓語言,語言教學要抓語感,語言教學要抓朗讀。漢語詞匯豐富,運用靈活,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敏銳感受力、欣賞力,可選擇有價值的詞語進行積累。
(1)表現(xiàn)力的詞語。如課文中描寫春、秋的詞語,描寫山川河流、自然百態(tài)的語句,細節(jié)描寫具體生動的語句以及成語、諺語、歇后語等。當學完這些課文時,就鼓勵學生將這些語句抄錄或背誦下來。積累這樣的語句,不僅能使學生積累語言,學會表達,還能使學生學會課后觀察。
(2)富含哲理,意味深長的語句。如課文中會出現(xiàn)一些諺語一雙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目等句子。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通過字面的意思用自己的話來解釋句子,然后在此基礎(chǔ)上再向?qū)W生介紹句子的隱含意義,并讓學生記憶背誦句子。
(3)有修辭手法的語句。在低段的語文書中運用最多的是比喻句、擬人句。如“立交橋猶如道道彩虹”,仿佛置身于光的世界,燈的海洋”等,積累這樣的句子,不僅能使學生領(lǐng)悟語言的表達方式,還能使學生從中學習怎樣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
總之,語言的形成來源于生活,語言的豐富來源于詞匯的不斷積累。隨著新課程的頒布與實施,加強對學生的語言積累,已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低年級學生因受年齡的制約,識字量、閱讀能力、理解力都較弱,尤其在語言的積累運用方面。經(jīng)常是“腦中無物可思,口中無詞可語,筆中無句可書?!币虢鉀Q這一難題,主要的方法就是培養(yǎng)學生積累詞語,豐富學生的語言容量,使其“腦中有物可思,口中有詞可語,筆中有句可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