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惠娟
一位女作家去買花,賣花的老人將她要的20多支紅玫瑰從桶里取出來交給小孫子,轉(zhuǎn)身去找錢。他的孫子很小,大概只有5歲,由于花枝很多,他的手太小,草繩又長,小孩偏又想打個蝴蝶結(jié),手指繞來繞去,這個結(jié)還是打不起來,老人急得罵了孩子。這位女作家說:“讓孩子慢慢來,慢慢來。”于是,這位女作家坐在石階上,靜靜地望著這個眼睛漂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她說,她愿意等一輩子,讓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jié)扎好。其實,這蝴蝶結(jié)就是這小孩的杰作。
這位女作家可以說是一位天生優(yōu)秀的教育者,她知道這個孩子不是做不了這件事,只是比別人多需要一點時間,慢一點,又何妨?她愿意用自己的一點等待來成就這個孩子。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何嘗不需要等待?
班主任是最沉重的教育者,也是最需領悟教育本質(zhì)的教育者,越是在這個變化紛亂、焦慮浮躁的時代,班級管理工作越需要班主任心態(tài)的澄澈與理性,越需要“慢”一點。
一、大處著眼的慢理念
有一次,9歲的孩子問我:“媽媽,科學家都是好人嗎?”簡單的問題卻讓我想了很久,后來我回答他:“不一定。法西斯科學家雖然也具有高深的知識,但他們利用自己的知識去研制各種屠殺人類的武器,這種罪惡比一般的犯罪更可怕。他們不是好人。” 孩子的問題,直指教育的最終任務。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塑造和培養(yǎng)人的健全的人格。如果只有知識的灌輸而沒有人格的養(yǎng)育,所謂知識就很可能成為爭名奪利的武器,危害社會的工具。因此,教育首先應該關注的,是人的情感、人的價值和人性的完善,而不是其他。作為班主任,更要明白,培養(yǎng)學生成為一個健康善良、思想自由、精神獨立、誠實仁愛、忠誠敬業(yè)的人才是教育之“大”,除此之外,一切皆“小”。
把握住了這個大方向,我們就可以清醒地知道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品行比成績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性格比才華更重要,快樂比成功更重要。
二、個性化角度的慢溝通
軍訓時,有一天下午經(jīng)過操場,女生小妮和小靜引起了我的注意。教官發(fā)出指令,小妮每次動作做出來都很怪異,總引得同學們竊竊地笑;當教官每次給大家認真講解時,小靜的臉上總是不屑的神情。我很生氣,但教官沒有發(fā)火,我便不好當眾批評她們。一直等到中間休息時,我把小妮那一組專門叫過來,單獨訓練了一會。無論齊步還是正步走,小妮的動作總是那么扎眼,她似乎刻意地把胳膊拼命往旁邊甩,落腳時總是比別人慢半拍。這下,同學們已經(jīng)不是偷偷笑了,而是大聲地笑了起來,而她自己呢,也一邊做動作,一邊低著頭笑。我生氣極了,覺得她在挑釁老師,還對自己的錯誤滿不在乎,是個可惡的學生,需要狠狠地“收拾”。但是操場上這么多人,多年教書生涯,我始終認為對女生應該更顧及到她們的臉面,所以盡管我快冒火了,但依然強壓住怒火,狀似平淡,說沒關系,慢慢來,叫來同隊里一個動作比較標準的學生,讓他幫著小妮練習。然后我扭頭就走,免得強裝的淡定很快就露餡,會忍不住發(fā)起火來。
當我坐在休息區(qū)和其他班主任一起閑聊時,我的眼光一直偷偷地往學生那邊瞟著。因為她的動作的怪異性,我老遠就可以發(fā)現(xiàn)她的身影。然后我發(fā)現(xiàn)了一件事:教官安排的幾次休息時間,小妮都在自己單獨訓練,她常常叫那個我安排的學生在旁邊糾正她的動作,她自己一遍一遍地練習。幾乎每個簡單的動作,她都需要練很久,才能做得不那么難看。整個下午,在火辣辣的太陽下,她幾乎沒有休息。
放學后,我把那個陪她練習的學生留下來問了問情況,他說小妮特別刻苦認真,而且特別謙遜好學,可就是不知為什么,她訓練得特別困難。我明白了,這是一個身體動作不太協(xié)調(diào)的孩子,她并不是故意擾亂紀律,挑釁老師。她的笑,可能是因為難為情。我給這個陪練的孩子教了一些方法,交代他晚自習前陪小妮再單獨練一會,并且多鼓勵她。
第二天早上,在操場訓練時,我看到,小妮的動作已經(jīng)不那么怪異了,只是稍顯生硬而已,但至少已經(jīng)能和大家同一個節(jié)奏了,我知道,這孩子昨晚又下了不少工夫。中間休息時,我當著全班的面,仍然叫她所在的那一隊單獨出來,把訓練的內(nèi)容表演給大家看。我看見她努力地抬頭挺胸,臉上因為緊張憋得發(fā)紅,但嘴角仍帶著羞澀的笑意。走過去又走回來,她的動作都沒有出錯。我使勁地表揚了她,特意說她昨天還做得不好,今天已經(jīng)很棒,這樣的進步值得大家學習。我小心地沒有提及她比別人多花的時間和精力,免得傷害她原本已經(jīng)覺得很難堪的自尊。何必用昭告世人她的缺陷的辦法來證明刻苦的作用呢?但我知道,這個孩子,從今以后她肯定已經(jīng)明白如何彌補自己和別人的差距。我表揚過后,大家鼓起掌來。小妮呢,仍然低著頭,紅著臉,帶著她經(jīng)典的不好意思的笑容。
事后,我不由得想,如果我初發(fā)現(xiàn)她的不足時,就急著先來一通不留情面的訓斥,然后勒令她必須做得和大家一樣,給她安上一個嘩眾取寵、挑釁老師的罪名,她可能最終也會練好,并獲得我的表揚,同學們也因為她更深刻得懂得了苦練的好處,這個過程可能會快一些,但對于小妮,感受將完全不同。她帶著委屈和不滿、羞恥和自卑的練習,將會是一場心理煎熬,那其實是我們粗暴教育的證明。所幸我忍了一下,慢了一點,沒有帶給她這場煎熬。
好的教育,應該是不著痕跡的使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轉(zhuǎn)變,“潤物細無聲”,滋潤萬物,萬物得以生機更顯,但春雨并不以此作為自己的功績。只是一場雨而已,下過了就好,便罷了。天下不計其數(shù)的野草,沒有兩株是完全一樣的,更何況是人。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著與別人不同的特征,簡單的動作可以做到整齊劃一,但人不可能長成一個模板。尊重學生的差異,少一點疾風驟雨,多一點文火慢熬,呵護與精心,將會使我們的孩子成長得更自如舒展。
至于那個總是不屑于老師講話的小靜,因為小妮的前車之鑒,我沒有批評她,只是交代了她別的任務——督促同學們做好區(qū)域衛(wèi)生,然后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她其實是個衛(wèi)生委員的好苗子,負責而細致。我在每次與她交流班務工作時,會有意無意地開玩笑似的提一句“你那什么表情啊,不屑于我說的話嗎?”,她開心地答:“老師!哪有!我明明很用心地聽你說話呢!”毫無被批評的自覺,但奇怪的是,那種不屑的表情慢慢地從她臉上消失了。慢一點,挺好!endprint
三、基于學生終身發(fā)展的慢思維
班上有個叫小劉的孩子,性格非常內(nèi)向,連笑容都是怯生生的,他的父親打了幾次電話,都是問她的成績情況,問她學習有沒有努力,在學校是不是很貪玩,學習是否很不用心。
我問他:“孩子性格很內(nèi)向很膽小,你知道嗎?”
他說“知道啊,內(nèi)向嘛,天生的吧,也可能是遺傳,我也挺內(nèi)向的。至于膽小,我從小管得嚴,女娃娃嘛,膽子大了還了得。”
“那她在學校都沒有朋友,你知道嗎?”
“要朋友干啥,學習好就行了。我就怕她不操心學習。”
“她這樣的性格,就算學習好,孩子交往有障礙,在哪里都不會快樂的,越長大越不快樂。”
“快樂不快樂啥的,都沒事。只要學好了,就自然快樂了。我們又不缺她吃,又不缺她穿,我和她媽就她這么一個娃娃,啥好的都留給她,她有啥不快樂的。”
令人無奈又無語的父親,我感覺,和他的交流中,我也有障礙了。
班級搞了一次詩文朗誦比賽,以小組為參賽單位,要求每一個同學都參加。小劉所在的組,朗誦的是《大堰河,我的保姆》,一首飽含深情的詩。他們的設計很有特色,每人讀一小節(jié),然后再集體齊讀。小劉讀的正好是很抒情的一節(jié),當她讀到“大堰河含淚地去了/同著四十幾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著數(shù)不盡的奴隸的凄苦/同著四塊錢的棺材和幾束稻草/同著幾尺長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著一手把的紙錢的灰/大堰河她含淚地去了”時,她的聲音中帶著哭腔,眼睛中轉(zhuǎn)著淚花,雖然音量很小,但是深深地震撼了同學們,大家都沒想到,這個平時一句話都不說的同學,朗誦時能如此地深情和投入。教室里安靜極了。那個站在臺上的怯怯的身影,她表情拘謹,身體僵硬,只有嘴巴里發(fā)出小小的聲音,傳遞著她的認真與努力。大家都收起了玩樂的心,屏住呼吸,生怕喧鬧打擊了她已經(jīng)繃得很緊的神經(jīng)。朗誦結(jié)束后,掌聲比哪一次都熱烈。我們都看到她激動卻又難為情的淺淺的笑。
我特意卻又淡淡地表揚了她,然后換了一個性情開朗的女孩和她坐同桌,然后是班上的課本劇表演,還有唱歌,她每次的表現(xiàn)都有進步,都更加地自如。同學們也不再像第一次時那么驚訝,每當大家開玩笑說她只是需要老師的逼迫才能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時,她總是笑得更加羞澀。漸漸地,她的話多起來,有了兩個關系親密的朋友,有一次我在教室門口看見她和同桌搶零食吃,不由得欣慰地想,這才是一個正當年少的小姑娘!
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的速度不斷加快,整個社會陷入了一種如何急速改變個人經(jīng)濟命運的焦躁狀態(tài)里,為人父母者更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希望孩子將來通過讀書能出人頭地,可是卻常常忽略了孩子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無視孩子的心靈生存質(zhì)量。班主任在管理中,要更多地替孩子自身著想,盡自己最大能力去幫助學生成長為一個能和諧融入社會的人,這就要求我們要常具備一顆淡定的心,給生命以更多尊重和更周到的眷顧,應把學生的性靈培養(yǎng)放在學業(yè)要求之前,必要時甚至應舍棄成績的追逐,專注于心靈的呵護。教育要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負責,哪能圖一時的虛名?慢一點,又何妨?
四、班級事務的慢處理
前段時間,班上有個學生打架,請了家長來,商談對挨打?qū)W生的賠償問題。結(jié)果家長來后,很不講理,說讓對方報警去,讓警察把他的孩子抓到監(jiān)獄里管教去,他就沒錢,看警察能把他怎樣,反正這個孩子他是不管了。孩子交他帶回后,挨了一頓痛揍,第二天孩子離家出走了,他又責怪是學校把孩子交給他帶回家談話教育,導致孩子跑掉,并且仍然拒不賠償。整整兩天時間,僅是說服家長配合教育,就耗得所有人筋疲力盡。年級主任耐心而細致地勸說,設身處地地理解,終于使得這個家長低下自己倔強蠻橫的腦袋,承認自己是氣糊涂了,答應要好好地配合學校。氣急累極之后,難免想到,成人在是非對錯面前尚且如此難以改變自己的觀點,何況是本身就不夠成熟的學生呢?
作為班主任,接手班級之前,不可能逐一調(diào)查學生的家庭背景及文明修養(yǎng)程度,也就是說,并沒有選擇學生的權利。遇上什么學生,是運氣,也是緣分,但是管理并教育他們,卻是我們回避不了的義務。學生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像農(nóng)民種地一樣深耕細作,不可能速成,也不能速成。教育不會一次見效,反復才是教育的常態(tài),因此在班級日常管理中,許多時候,我選擇了慢一點,等一下。
學生遲到了、衛(wèi)生做得不好、抄作業(yè)了、自習課喧嘩吵鬧了,我會提醒他至少三次,三次之后才批評;情緒波動、狀態(tài)不佳了,會先觀察一段時間,若他自己不能調(diào)整再談話;想法偏激行為沖動的,會密切關注的同時利用一切機會給他啟發(fā)和觸動,而不是急著去否定和批判。
廣播操比賽后,學生寫周記,大部分同學都寫道通過這次比賽真正理解了付出與收獲的關系,也更明白團結(jié)的重要性??墒切±顓s寫到“我覺得我們花時間來練習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就為了那個所謂的二等獎,真可笑,這樣的虛名有什么可追逐的,流汗勞累,只是為了班主任的面子而已”,生氣之余,我告訴自己不要急著發(fā)火。過了兩天,等學生把獎狀已經(jīng)貼到后墻上的時候,我問大家,希望高中三年我們班拿多少獎狀,孩子們興致很高,紛紛喊道:“有多少拿多少!”我又說:“拿獎狀可是要付出更多辛苦的?!焙⒆觽?nèi)氯轮骸败娪柖伎高^來了,還有什么更累的!”“為了咱們班,值得!”我偷偷地觀察小李,發(fā)現(xiàn)他的眼神中還是不解與輕蔑。班會課后,我把他叫到辦公室,給他看了幾篇別的同學寫的周記,然后讓他回去了。第二周的周記本上,他寫道:“老師,我很慚愧,我只看到了自己的勞累,沒有看到比賽給我們班帶來的比獎項更重要的意義。當每一個同學都竭盡全力把動作做標準時,我們每個人都在愛護自己的班級,團結(jié)的含義是一個都不能少。我們知道了比賽獲獎需要付出努力,就更明白學習要想獲得好成績也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您是希望我們從比賽中懂得人生。”想到我似乎不需要專門大費周章地再想怎么去說服他教育他了,我也挺高興。
周日晚上,有個女生跑來對我說“老師,你讓我這周回去要幫爸爸洗衣服按摩,我都做了,陪我媽說一個小時的話,我也完成了?!?/p>
我笑著問她:“那你有什么感覺?。俊?/p>
“我覺得挺好,其實我媽對我還不錯,不是我想的那樣。我爸也還很愛我,沒有不要我?!?/p>
她來自一個重組家庭,媽媽是新的,因此她總覺得父親再婚后,自己似乎遭遇虐待和冷落了。尤其是前些天由于自己不操心把家里的炕燒著了,以至于把整個一間屋子連家具都燒成了焦炭,爸爸生氣則罵了她,她就更覺得自己是這個家里多余的人,哭著跟我說不想上學了,我只好給她安排了一次特殊的家庭作業(yè)。
“光知道這個還不夠,丫頭。你要記著,以后,當環(huán)境不合你意時,不能被動地埋怨,而是要自己主動去改變。你有義務粘合這個新家,使它更牢固,也有責任改變世界,使它更美好。你創(chuàng)造的,你才會更愛它,對嗎?”
“嗯!”
沒有急著請家長,也沒有急著去談心,我慢了一步,但是覺得收獲比快更好。
結(jié)語:教育需要一種悠閑的姿態(tài),像農(nóng)民等待谷穗的成熟一樣。我們不能急于事功,不能奢望畢其功于一役。高鐵不能過快,否則就必然會頻頻出軌,釀成大禍,教育要求過快了,也會制造出次品、廢品甚至毒品。教育的等待是一種可貴的品質(zhì),而教育上的急功近利只能制造出一些快餐式的東西。我們也曾有過慘痛的教訓:那年畢業(yè)班班主任的宣傳版,有學生將照片上老師的眼睛剜掉,就是觸目驚心的傷痛。老師們的嚴格管教并沒有獲得預期的感恩,甚至沒有換來理解,因為我們太著急,急于爭得榮譽,急于證明自己,急于收獲我們想要的果實?;蛟S,慢一點,緩一點,效果未必不好。
盡管當今是一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但是我們的班級管理卻不能一味地緊跟“快節(jié)奏”的時代步伐,很多時候,育人的腳步要放慢一點,學生需要我們更多人文情懷的漸染,更多的寬容和等待。慢而留意,慢而用心,慢而周全,慢而慎重,用管理的慢,去換學生人性的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