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道弗洛倫斯·南丁格爾,卻鮮有人看到她身后的陰影中,還有一個膚色黝黑的瑪麗·西戈爾。
出生于富裕家庭的南丁格爾,是克里米亞戰(zhàn)場上英國將士們的“提燈女神”。在那里,她將士兵的死亡率從43%降到了2%,并奠定了護理行業(yè)的基礎(chǔ)。同在克里米亞戰(zhàn)場上,西戈爾被士兵們喚作“西戈爾媽媽”,她盡其所能為傷兵提供舒適的住處與服務(wù)。
西戈爾長得圓頭大耳,線條粗獷,因為是蘇格蘭與牙買加混血,她的膚色“帶一層褐色”。她喜歡講笑話,喜歡穿鮮艷耀眼的衣服,譬如檸檬黃或是海水藍,往往還搭配一條對比色的絲帶。
1853年,克里米亞戰(zhàn)爭爆發(fā),英國士兵的醫(yī)療護理極度匱乏,南丁格爾決定做些什么。她經(jīng)過好友——同時也是政府辦公室的主管——西德尼·赫伯特的同意,帶著38名志愿護士前往克里米亞。
西戈爾同樣坐不住。她帶著來自牙買加的介紹信來到英國,四處毛遂自薦,但是沒人愿意接收她。西戈爾并不缺護理經(jīng)驗,她的母親是牙買加當(dāng)?shù)氐摹芭t(yī)生”,家里開了一間照顧熱帶病病人的公寓。在家鄉(xiāng)附近,幾乎是哪里有傳染病,她就上哪兒去照顧病患。
那還是一個以膚色甄別人群的時代,即便在祖國牙買加,作為自由黑人的西戈爾也沒有選舉權(quán)。從前在中美洲行醫(yī)時,一位當(dāng)?shù)匕兹思拥刈8_@位“自己這輩子見過的最好的黑色女人”能夠“被漂白”,以使她“足以被任何機構(gòu)接受”。
西戈爾卻告訴他,就算自己“跟其他的黑人一樣黑,也照樣會很快樂”。
沒什么事情能難住西戈爾,既然堅信有責(zé)任去克里米亞,又不能跟著英國大部隊一起去,那就自己上路唄!
她很快熟門熟路地在克里米亞開了間“不列顛大飯店”,衣著鮮艷的黑人老板娘沒多久成了當(dāng)?shù)氐募t人,她向兵士們倒賣百貨,同時又不遺余力地看護店里的傷患人員,對付不起錢的人同樣服務(wù)周到。她成了英國兵士們的“西戈爾媽媽”。
“她就是南丁格爾小姐與廚子的結(jié)合體?!庇腥藢Α稌r代》周刊的戰(zhàn)地記者威廉·羅素說。
在后來的報道中,羅素形容西戈爾是個既當(dāng)醫(yī)生又當(dāng)護士的熱心人。他還說,西格爾常常出現(xiàn)在戰(zhàn)場附近幫助傷員,贏得了許多人的尊重。
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在戰(zhàn)爭結(jié)束時。因為戰(zhàn)爭結(jié)束得太突然,“不列顛大飯店”的老板娘幾近破產(chǎn):囤貨沒了銷路,此前訂下的貨物還得照付款項。
西戈爾窮困潦倒地回到英國,多虧那些受過她恩惠的士兵趕來幫助,才得以渡過難關(guān)。
1881年,被人遺忘的西戈爾悄然逝世。有人說,那是因為西戈爾護理的士兵多是下層人士,很少有人能識文斷字,所以沒留下太多文字記錄。
直到進入21世紀(jì)后,英國學(xué)者們重新審視種族歧視問題,西戈爾才重新被人記起。2004年,她被英國廣播公司評選為“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黑人”。
那一年,是她誕辰2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