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必晴
不論是“癥”或“癖”,都帶“病”字殼,足以說明它們已達嚴重的程度。
也許是受到升學主義的壓力,我感覺自己一直處于缺眠的狀態(tài)。記得在準備大學聯(lián)考的高中三年里,常常擔心自己成績會落人后而被迫熬夜苦讀。無奈體力有限,每每趴睡書桌而不自知。最后找來大姐陪讀,請她看到我打瞌睡時就猛力拍一下書桌震醒我。如此熬到凌晨二點才睡,六點又得起床趕早班車。
此后,昏睡、嗜睡之詞和我離不開!譬如,在大學課堂上,不論主、副科,我都可能在課中沉睡一陣;期末大考前夕與同學趕流行去交誼廳夜讀,卻常常落得被同學叫醒回寢室的結果;搭車、坐飛機,別人也許會暈車、暈機,我則和周公一路打交道;平日晚上不到十點半就到了我就寢時間,早上不到“可能遲到”的七點半醒不過來,中午一定要睡兩個鐘頭,與人聊天還是會打哈欠!
放暑假曾有一次從早上昏睡到下午四點的記錄。人說睡多了會頭昏,我是永遠不會嫌多。幸好上帝賦予我快手快腳,否則生命中睡去那么多時間如何是好?!
“夸大”據(jù)說是B型血人的通病。不知道是不是出于一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心態(tài),才養(yǎng)成自己每說話必夸張的習慣。譬如我常說:“這本書我八百年前就看過了!”或“這種題目連IQ五十的人都會做?!被蚴恰暗饶銕臀易龅脑?,我頭發(fā)都等白了!”還有:“離你家有十萬八千里遠,我才不去呢!”
有一次,外子問我喂小孩喝牛奶了沒?我答以:“早就消化成汗水和尿尿了!”細想之下,自己也覺得啼笑皆非呢!如果僥幸此稿得以披露于報端一角,我不知道會不會說:“別小看這幾百個字,我寫了一年多才寫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