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全國政協(xié)委員張曉梅向全國政協(xié)提交了一份“鼓勵部分女性回歸家庭,提高社會幸福指數”的提案,隨即在網絡上引發(fā)了一場關于女性是否應該回家的口水大戰(zhàn)。
不久前,北京市大代表王幼君建議,將女性產假延長至三年,由社保提供三年的生育津貼或由財政出資保障。女職工產假期間,可自愿選擇離開職場,待三年期滿后重新?lián)駱I(yè)。此建議再次引來人們對“女性回家”話題的關注和熱議。
“女性回家”是一個沒有定論的永恒話題。過去,“全職主婦”意味著女人放棄自我回歸家政,一門心思相夫教子,多被解讀為女人的自我犧牲;現(xiàn)在,隨著時代變革社會發(fā)展,尤其是“單獨二孩”政策的放開,加之城市老齡化及人們晚婚晚育情況的日益加劇,選擇回歸家庭的女性越來越多。特別是受過高等教育,擁有“高職位、高收入、高學歷”背景的女性正在積極成為并且享受這一新角色,漸漸成為一種新風尚。
全職主婦已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的“老媽子”和“黃臉婆”,除了對居家生活更好的關照外,她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我身心的發(fā)展完善上,將原本忙碌瑣碎的主婦生涯經營得有聲有色。
然而,全職主婦看起來很美,真正過起日子來,并不容易。對于很多初為主婦者來說,這仍然是一個艱難學習并需要不斷努力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