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福花
一個人是因為他的性格成就了他,還是因為他成就了自己的性格呢?有時候很難說得清楚。但是,一個人的成敗起伏和他的性格還是確實有密切關系的。
吳起,戰(zhàn)國時期的衛(wèi)國人。在他輾轉服務的國家里他都被尊為上賓,但是卻又都沒有善終。這是為什么呢?
成名于魯國
吳起曾經是曾子的學生。曾子是孔子最為喜愛的學生之一,也是儒家的正宗傳人,他的主要思想是“修齊治平”的政治觀,主張孝道。如果是曾子的學生,那么吳起也應該是儒家學說的傳人了?但好像吳起的成就更突出地顯現(xiàn)在帶兵打仗上,他是一個軍事家,而且以軍事家的名號流傳于世。
吳起最早侍奉魯國國君,正趕上齊國攻打魯國,魯國國君想讓吳起做大將帶兵上戰(zhàn)場,可是這個時候吳起已經娶了齊國女子為妻子,魯國的君臣就懷疑吳起,心想:吳起的老婆是齊國人,他能心甘情愿地為魯國出力嗎?而雄心勃勃的吳起不甘寂寞,也不想放走這個好機會來展示自己的才華,于是讓魯國君臣大吃一驚的是:吳起竟然把自己的老婆殺死了。吳起通過這個決絕的行動向魯國君臣表明了自己的忠心,表示自己是絕對不會幫助齊國的。于是吳起順理成章地做了魯國的大將帶兵去攻打齊國,不用多說,把齊國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
吳起一戰(zhàn)成名。這一戰(zhàn)在儒家的眼里應該是不可容忍的——他用自己老婆的鮮血換來自己的榮耀,這榮耀就顯得那么刺眼而殘忍。吳起為了魯國殺了自己的妻子,在成功后,魯國君臣也沒有贊美他的犧牲,于是,這榮耀并沒有持續(xù)就草草地結束了。
施展于魏國
被魯國不容的吳起聽說魏文侯賢德,正在尋求人才,于是就投奔了魏文侯。魏文侯問大臣李克:“吳起是個什么樣的人?能用嗎?”李克回答說:“吳起貪心又好色,可是帶兵打仗,就連司馬穰苴也不如他?!薄班?,很好,那就讓他當大將吧。”魏文侯沒有絲毫的猶豫,就封吳起為魏國的大將。沒多久吳起就帶領軍隊去攻打秦國,一舉攻下了秦國五個城池。魏文侯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吳起在行軍帶兵中展現(xiàn)了他作為將領的不凡才能,也展現(xiàn)了他人性的光輝一面。他愛惜士兵,關懷備至,從不以將領的身份傲視他人。
他和士兵吃同樣的飯,睡同樣的床,不搞特殊化,不圖謀私利;行軍時一同步行,親自背著自己的口糧;他經常深入到軍隊的基層,了解士兵的思想,關懷士兵的生活,軍隊和他形成一個整體,他才能指揮好他們。
吳起作為大將,廉潔公平,不克扣士兵的俸祿,有失必罰,有得必獎,全軍上下都擁護他,他帶起了一支團結一致、上下一心的鋼鐵部隊。魏文侯就讓他據守在黃河以西,以抗拒虎視眈眈的秦國和總想輕舉妄動的韓國。
吳起成了魏國的頂梁大將,功成名就。
魏文侯死后,他的兒子魏武侯繼續(xù)倚重吳起。
吳起被魏武侯封作西河太守,在國內有著良好的名聲??墒俏浜顓s把相國的官職封給了田文,吳起不高興了,論功勞論名聲自己都在田文的上面??!一肚子不高興的吳起來到田文的相府,對田文說:“來,咱倆擺一擺對這個國家的功勞大小,可以嗎?”田文笑著說:“當然可以。”吳起說:“ 統(tǒng)率三軍,讓士兵樂意為國家去死戰(zhàn),敵國不敢圖謀魏國,您和我相比誰更厲害?”田文說:“我當然不如您?!眳瞧鹫f:“管理文武百官,讓百姓親附,充實國家府庫的儲備,您和我比誰有能耐?”田文說:“我不如您有能耐?!眳瞧鹫f:“據守黃河以西而讓秦國的軍隊不敢向東侵犯,使韓國、趙國服從歸順魏國,您和我相比誰更有這能力?”田文說:“我不如您有能力?!眳瞧鹫f:“這幾個方面您都不如我,可是您的職位卻在我的上面,這是什么道理呢?”田文說:“您看國君還年輕,國人正疑慮不安,大臣都不親附,百姓也都不信任,在這個時候,是把政事托付給您呢,還是應當托付給我?”吳起沉默了許久,然后說:“是應該托付給您啊?!碧镂恼f:“這就是我的職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吳起這才明白在這方面自己不如田文。
田文死后,公叔做國相,他娶了武侯的女兒,卻在心里害怕吳起。公叔的仆人說:“吳起是不難趕走的?!惫鍐枺骸霸趺崔k才好呢?”那個仆人說:“吳起為人有骨氣而又喜好名譽、聲望。您可找機會先對武侯說:‘吳起是個賢能的人,而您的國土太小了,又和強大的秦國接壤,我私下?lián)膮瞧饹]有長期留在魏國的打算。武侯就會說:‘那可怎么辦呢?您就趁機對武侯說:‘請用下嫁公主的辦法來試探他,如果吳起有長期留在魏國的心意,就一定會答應娶公主,如果沒有長期留下來的心意,就一定會推辭。用這個辦法能推斷他的心志。然后,您找個機會請吳起一道回家,故意讓公主發(fā)怒而當面鄙視您,吳起見公主這樣蔑視您,那就一定不會娶公主了?!笔虑樵谡莆罩邪l(fā)展。果然,吳起見到公主如此地蔑視國相,果然婉言謝絕了魏武侯。武侯開始懷疑吳起,也就不再信任他。吳起怕從此招來災禍,于是就離開魏國,到楚國去了。
吳起擁有美好的品德,憑借自己的才華踏上高位,最后卻被小小的仆役算計了,也真是可惜呀!其實還是性格方面的缺陷迫使他離開自己的高位啊。
喪命于楚國
當時的楚悼王早就聽說了吳起賢德的名聲,吳起一到楚國就被任命為國相。這是吳起最輝煌的時刻,但是這個輝煌也直接引來了最后的慘敗。
身居國相要位的吳起明確法度,令出必行,裁減了一批無關緊要的官員,廢除了供養(yǎng)王族的費用來補貼戰(zhàn)士、加強戰(zhàn)斗力,同時打擊往來奔走的急功近利的說客。在他的治理下,楚國向南平定了百越的土地,向北兼并了陳國、蔡國,擊退了韓、趙、魏三國聯(lián)軍的進攻,同時又向西討伐秦國。這時候,各諸侯國全都膽戰(zhàn)心驚、滿懷恐懼地看著楚國的強大。
很不幸,楚悼王死了。那些深受吳起政策之害的楚國貴族就密謀殺死吳起。在楚悼王的葬禮上,那些貴族大臣一起作亂砍殺吳起,情急之下,吳起奔跑到楚悼王的尸體邊趴在了尸體上,叛臣亂箭齊發(fā),吳起死了,那些箭射在了吳起的身上,也射在了楚悼王的身上。繼位的太子把那些射殺吳起并因而射中楚悼王的人全部誅殺,被滅族的一共有70多家。
由成名到喪命,吳起,沉浮過,輝煌過,走過了波瀾壯闊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