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親自領取的“聘書”
哲理的故事:
許多年前,一個華裔年輕人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拿到了博士學位。隨后他在當?shù)匾粋€廣告公司找到了一份大眾傳播的工作。幸運的是,與年輕人經(jīng)常來往的三個重要客戶——微軟、星巴克、波音,很快都發(fā)現(xiàn)他是一個可造之才,于是都伸出了橄欖枝,要聘他到自己的公司里。微軟和星巴克很快給年輕人寄來了正式聘用文書,文書里特別說明了工作待遇有多么豐厚。當時,進微軟是所有年輕人的夢想,因為進去就代表前途無憂。就在年輕人準備簽下微軟的聘書帶著它去上班時,波音公司的一個服務人員打來電話,請他過去領取聘書。他很奇怪,認為寄過來就可以,何必再費時間跑一趟呢?但對方很耐心,告訴他一定要前往領取,還笑著表示,他可能會有驚喜。
年輕人覺得盛情難卻,于是去了一趟波音公司。剛到公司門口,負責接待的人就領著他往公司的組裝車間走去,一邊走還一邊說:“我先帶你參觀一下,何為真正的波音?!?/p>
年輕人第一次見到了全世界最大的車間。21架飛機同時在組裝的宏偉場景,看得年輕人既震撼又感動。要知道,從小到大,他都期盼著以后能在一個又大又好玩的環(huán)境里工作。眼前的波音公司,不就是最好的選擇嗎?年輕人向接待人員索要聘書,接待人員笑了:“剛才的參觀就是波音公司發(fā)給您的聘書!我們送給您這份特殊的聘書,請您相信,您的才華,在波音一定能得到施展!”年輕人再一次被感動。第二天,他就拎著行李箱走進了波音公司。果然,在波音大舞臺上,這個名叫陳建德的年輕人拳腳得以伸展,沒過幾年,他就成為了美國波音(中國)公司副總裁。(張珠容)
故事的哲理:
鮮活的情境,特別的感受,能讓人從感官到心靈都受到震撼與撞擊。不僅僅是在吸納人才的環(huán)節(jié),在整個管理的流程中,領導者要善于制造和利用各種情境,讓決策真正深入人心。
驚動三星總裁的“一件小事”
哲理的故事:
樸康煥是三星公司的一名普通員工,負責在手機生產(chǎn)線做檢驗工作。他自己也很喜歡三星的產(chǎn)品,他習慣每天晚上同時給幾部手機進行充電,以保證工作時不會因為手機沒電而耽誤事。
一天深夜,他喝酒歸來,怎么也睡不著,正在煩惱之時,突然發(fā)現(xiàn)充電中的手機正發(fā)出刺眼的顫抖光芒,明明滅滅,更加刺激人的大腦和神經(jīng),他更不舒服了。所以決定立刻拔掉充電器。第二天一早,他就這個問題詢問了好幾個同事,發(fā)現(xiàn)所有三星的手機在充電時都會發(fā)出刺眼的顫抖光芒。他特意走訪了設計部,可得到的結(jié)論是:“沒人會在意充電時的光芒,無須緊張?!?/p>
但樸康煥并沒有放棄,他搜集了很多資料,并將自己的想法整理成報告提出“睡眠燈光”的想法提交給設計部,可三個月過去了,還是沒有任何回復。樸康煥沒有泄氣,他想到自己可以把報告直接發(fā)給三星總裁。因為在三星,總裁的電子郵箱一直是公開的,不過很多人覺得這樣的事沒必要驚動最高領導者,樸康煥卻要試試。
一周后,他突然接到主管的電話,要他下午3點去公司第一會議室開會。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會議室里都是公司高管,總裁起身迎接他,并且讓大家對他報以熱烈的掌聲。“你的創(chuàng)意很重要,可能會改變一個時代。”總裁表示,這個充電細節(jié)很關鍵,會導致人們的睡眠問題,非常值得關注,設計部門的疏忽是很不應該的,三星決定在這個領域進行技術攻堅。樸康煥非常感動,覺得自己的堅持終于獲得了成效,而此后,不僅是三星,其他手機廠商也開始嘗試改革手機充電燈光的效果,促使燈光人性化,有益于人們的睡眠。(亞亞)
故事的哲理:
當組織逐漸高大上時,也就一定意味著金字塔科層結(jié)構(gòu)開始無情扼殺下層的創(chuàng)新,并反過來扼殺上層的企業(yè)家精神。越是嚴謹規(guī)范成為必需時,領導者越要有意識設計出一個相反的信息通道,從而制衡“體制”,并為自己“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