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陰影遮擋下的光伏組件特性分析

      2015-08-04 08:29:50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陶磊王艾孫龍林汪晶晶
      太陽能 2015年7期
      關(guān)鍵詞:組串輸出特性旁路

      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 ■ 陶磊 王艾 孫龍林 汪晶晶

      0 引言

      近年來,由于國際能源危機越來越嚴峻,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因其具有分布廣泛、無污染、使用方便等優(yōu)點,受到各國政府的普遍認同[1-4],各種規(guī)模的光伏電站、風力電站也應(yīng)運而生。然而,光伏發(fā)電在發(fā)展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問題,比如陰影遮擋、光伏組件PID效應(yīng)、失配等[5-7]。其中陰影遮擋對光伏組件功率輸出的影響更是亟待解決。光伏組件的輸出特性對光伏組件的功率輸出非常重要,會影響到光伏逆變器能否搜索到真正的最大功率點[8-12]。現(xiàn)有的論文大多通過構(gòu)建模型(包括工程模型)來得到不同光照和溫度條件下光伏組件的輸出特性,或通過設(shè)定一些條件來改變光伏組件的輸出特性,進而研究光伏組件的功率搜索問題。本文在一般工程用光伏組件模型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現(xiàn)場光伏電站的排布方式,分析現(xiàn)場幾種較為常見的排布方式,并分析光伏陣列在陰影遮擋情況下的輸出特性。

      1 光伏電站現(xiàn)場光伏陣列排布情況

      1.1 光伏陣列的第一種常見排列方式

      光伏陣列的第一種排列方式如圖1所示。其中,20~22塊組件為一排,兩列由一個支架搭建。

      圖1 光伏陣列的第一種排列方式

      光伏陣列的第一種排列方式的遮擋示意圖如圖2所示,該遮擋方式為縱向遮擋。

      圖2 光伏陣列的第一種排列方式遮擋示意圖

      1.2 光伏陣列的第二種常見排列方式

      光伏陣列第二種排列方式如圖3所示。相鄰兩列的組件串聯(lián),到中間10塊組件串聯(lián)后為1串,相鄰2串再并聯(lián)。

      圖3 光伏陣列的第二種排列方式

      光伏陣列的第二種排列方式的遮擋示意圖如圖4所示。

      圖4 光伏陣列的第二種排列方式遮擋示意圖

      與第二種排列方式相比,第一種排列方式更多被現(xiàn)場光伏電站所采用。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第一種排列方式及其在陰影遮擋時的輸出特性。

      2 常見遮擋情況下光伏陣列的工程模型

      單塊光伏組件由60個電池單體串聯(lián)而成,每20個電池單體反并聯(lián)一個旁路二極管,其示意圖如圖5所示。對于單塊光伏組件來說,縱向遮擋時,該電池組件的所有遮擋和未遮擋的單體輸出特性相同,不同遮擋面積時的輸出特性見圖6。

      圖5 單塊光伏組件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6 單塊光伏組件縱向遮擋示意圖

      在遮擋強度和面積一定時,組件輸出特性為單峰,即各單體的輸出特性相同。因此,以單塊組件為最小單元。

      選擇光伏組件工程模型作為研究對象,其表達式如式(1)所示[4,7]:

      式中,I為單塊光伏組件的輸出電流;Isc為單塊光伏組件的短路電流;Voc為單塊光伏組件的開路電壓;Vmpp、Impp分別為單塊光伏組件最大功率點處的電壓和電流。

      設(shè)光伏組串string中共有N塊光伏組件,以單塊組件為最小單元,則該string共有N個單元。假定被遮擋的單元有M個,且該M個遮擋單元的遮擋程度和組件溫度相同,同時未遮擋單元的光照強度和溫度也相同,則M個遮擋單元的工作狀態(tài)完全相同,N–M個未遮擋單元工作狀態(tài)也完全相同。

      若無旁路二極管,則遮擋后該string上的總輸入電壓Vs在各單元上的電壓分配結(jié)果是使得流過N個串聯(lián)單元的電流大小相等。根據(jù)這一特性對遮陰下被遮擋單元的端電壓進行求解,可證明旁路二極管接入的必要性,同時確定旁路二極管參與工作的電壓區(qū)間。

      假定string兩端所加電壓為Vs,且N≠M。由前面的分析可知,M個遮擋單元的端電壓均相等,假定為Vx,則N–M個未遮陰單元的端電壓也相等,為 (Vs-M×Vx)/(N–M)。

      遮擋單元的輸出電流為:

      式中,I1為被遮擋單元的輸出電流;Isc1為單塊被遮擋單元的短路電流。

      未遮擋單元的輸出電流為:

      式中,I2為未遮擋單元的輸出電流;Isc2為單塊未遮擋單元的短路電流。

      根據(jù)串聯(lián)電流相等可得:

      化簡式(4)得:

      令:

      則式(4)可進一步化簡為:

      圖7 旁路二極管動作臨界點求解示意圖

      3 縱向遮擋下電池板特性分析

      如圖7所示,對于任意string電壓Vs,由點(Vs,g(Vs))向曲線f(V)做平行于水平軸的直線,直線與f(V)的交點對應(yīng)的橫坐標Vx即為對應(yīng)組串被遮擋單元穩(wěn)態(tài)時的端電壓。假定string兩端電壓為Vs0時,對應(yīng)的穩(wěn)態(tài)時遮擋單元兩端電壓為0(不計旁路二極管導通形成的負壓降)。則由圖7可見,當組串電壓小于Vs0時(如圖中Vs1),穩(wěn)態(tài)時被遮擋單元兩端的電壓為負,即從其余光伏組件吸收能量,從而引發(fā)熱斑效應(yīng)。

      為了防止被遮擋單元持續(xù)發(fā)熱,增加的旁路二極管可在Vs<Vs0時,旁路被遮擋單元;當Vs>Vs0時,被遮擋單元兩端電壓大于0,旁路二極管退出工作,被遮擋單元與未被遮擋單元一起輸出能量。

      為求得二極管動作電壓的臨界值,令Vx=0,由式(7)得:

      由式(8)得被遮擋單元的二極管動作電壓臨界值為:

      下面分析Vs0隨遮擋單元數(shù)及遮擋后光照強度的變化規(guī)律。

      標準測試條件(STC)及實際工況下光伏組件和遮擋光伏組件(被遮擋面積為1/4)的參數(shù)如表1所示。

      表1 光伏組件參數(shù)

      首先以兩塊光伏組件為例,遮擋其中一塊組件,即N=2、M=1。遮擋和未遮擋單元的光照強度如表1所示,計算得相關(guān)參數(shù)如表2所示(下標1為被遮擋的單元,2為未被遮擋單元);再將表2計算結(jié)果代入式(9),可算得旁路二極管動作點對應(yīng)電壓Vs0=32.7598 V。對該遮擋情況進行仿真,得遮擋后I-V曲線如圖8所示。

      由圖8可見,兩塊組件串聯(lián),當其中一塊被縱向遮擋時,I-V特性分為兩部分。當電壓低于Vs0時,被遮擋單元被旁路二極管旁路,光伏組串的工作情況為1個未遮擋組件與3個旁路二極管串聯(lián)工作,故此時的I-V特性近似等效為1個組件的I-V特性(忽略旁路二極管壓降);當電壓大于Vs0時,被遮擋單元不再承受負壓,旁路二極管退出工作,因為串聯(lián)關(guān)系,此時光伏組串總的輸出電流被遮擋單元的電流拉低,此時I-V曲線主要由遮擋單元的I-V曲線決定。

      表2 參數(shù)計算

      圖8 兩塊光伏組件縱向遮擋仿真I-V曲線

      圖9為其P-V特性。在Vs0左側(cè)總的輸出特性近似為未被遮擋組件的輸出特性,功率偏差是由旁路二極管上的壓降引起的功率損耗。因此組串總輸出曲線左側(cè)的MPP點與未被遮擋組件的MPP點接近,且在Vs0左側(cè)。如圖9所示,在該情況下,左側(cè)的MPP點即為整個組串的最大功率點。當電壓大于Vs0后,被遮擋組件開始輸出功率,此時由于串聯(lián),電流被遮擋單元拉低,因此,未遮擋單元的輸出功率也被拉低,并在Vs0右側(cè)也會形成一個MPP點。

      圖9 兩塊電池板縱向遮擋仿真P-V曲線

      圖10 實驗情況

      圖11 實驗波形

      為驗證上述仿真的有效性,進行了如圖10所示的兩塊光伏組件串聯(lián);其中一塊縱向遮擋的實驗,實驗波形如圖11所示。

      由實驗波形可見,兩塊光伏組件串聯(lián),其中一塊組件縱向遮擋時,整體輸出P-V曲線呈雙峰特性,與仿真波形一致。

      如前所述,在串聯(lián)組串中,若有被縱向遮擋的組件(遮擋特性相同),組串的輸出特性將出現(xiàn)雙峰,在遮擋單元旁路二極管動作時,組串總的輸出特性近似為未被遮擋組件的輸出特性。當電壓高于Vs0時,被遮擋組件的旁路二極管不再動作,此時組串的總輸出電流被遮擋單元的輸出電流箝位。由于兩個MPP點分別位于Vs0的左、右兩側(cè),因此確定Vs0的位置對于確定MPP點電壓位置有很大幫助。故接下來分析遮擋單元數(shù)及遮擋后的光照強度與該電壓點之間的關(guān)系。

      首先固定遮擋前后光伏組串上的光照強度,如表1所示,改變被遮擋的單元數(shù),則可得旁路二極管動作電壓臨界值對應(yīng)string端電壓Vs0隨遮擋單元數(shù)的變化情況,如圖12所示。可見Vs0隨被遮擋單元的增加而減小。圖12a同時給出了遮擋后最大功率點電壓Vmpp,New曲線和無遮擋情況下的原MPP電壓Vmpp,Org曲線??梢?,一開始在此遮擋強度下,Vs0始終高于Vmpp,New,即此時全局最大功率點在轉(zhuǎn)折點電壓Vs0左側(cè);當被遮擋單元數(shù)增加到一定值時,Vmpp,New發(fā)生突變,且大于轉(zhuǎn)折點電壓Vs0,此時全局最大功率點在轉(zhuǎn)折點電壓右側(cè)。

      圖13給出了不同遮擋單元數(shù)下,改變被遮擋單元的輻照度時,Vs0的變化情況。該組串總的光伏組件個數(shù)為22個,其中圖13a、13b、13c、13d的被遮擋單元分別為3、6、9、16個,可見Vs0隨被遮擋單元輻照度的增強而減小。為了便于對比,圖中給出了遮擋后組串的最大功率點Vmpp,New和原未遮擋時的最大功率點Vmpp,Org的波形。由圖可見,當被遮擋單元輻照度相對未遮擋單元輻照度較小時,Vs0始終大于Vmpp,New,此時最大功率點在Vs0左側(cè);當被遮擋單元輻照度和未遮擋單元輻照度接近時,Vs0低于Vmpp,New,即此時真正的最大功率點可能出現(xiàn)在Vs0的右側(cè),且最大功率值相對未遮擋下的減小值也將較小。

      圖13 不同輻照度對Vs0的影響

      4 結(jié)論

      本文在分析現(xiàn)場光伏電站光伏組件排列方式的基礎(chǔ)上,分析了其中一種最為常見排列方式的光伏組件在遮擋情況下的輸出特性。通過仿真給出了光伏組串在遮擋下輸出的最大功率點電壓與串聯(lián)光伏組件的關(guān)系,及多峰時轉(zhuǎn)折點電壓與光照強度變化的關(guān)系,得到最大功率點電壓和轉(zhuǎn)折點電壓的特性,有助于光伏逆變器準確和快速的搜索到最大功率點。

      [1]Gao Lijun, Dougal R A, Liu Shengyi, et al.Parallel-connected solar PV system to address partial and rapidly fl uctuating shadow conditions[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09,56(5)∶ 1548 - 1555.

      [2]Karatepe E, Hiyama T, Boztepe M, et al.Voltage based power compensation system for photovoltaic generation system under partially shaded insolation conditions[J].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08, 49∶ 2307 - 2316.

      [3]翟載騰.任意條件下光伏陣列的輸出性能預(yù)測[D].安徽合肥∶ 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 2008.

      [4]Alonso-Garc?a M C, Ruiz J M, Chenlo F.Experimental study of mismatch and shading effects in the I-V characteristic of a photovoltaic module[J].Solar Energy Materials & Solar Cells,2006, 90∶ 329 - 340.

      [5]Ishaque K, Salam Z, Syafaruddin.A comprehensive Matlab simulink PV system simulator with partial shading capability based on two-diode model[J].Solar Energy, 2011, 85(9)∶ 2217 -2227.

      [6]Ishaque K, Salam Z, Taheri H, et al.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photovoltaic (PV)system during partial shading based on a twodiode model[J].Simulation Modelling Practice and Theory, 2011,(19)∶ 1613 - 1626.

      [7]Li S, Zheng Huiying.Energy Extraction Characteristic Study of Solar Photovoltaic Cells and Modules[A].2011 IEEE Power and Energy Society General Meeting[C].San Diego, 2011.

      [8]Ishaque K, Salam Z.A Deterministic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 for photovoltaic system under partial shading condition [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13, 60(8)∶ 3195 - 3206.

      [9]Mohanty P, Bhuvaneswari G, Balasubramanian R, et al.Matlab based modeling to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MPPT techniques used for solar PV system under various operating conditions[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14,38∶ 581 - 593.

      [10]Jazayeri M, Uysal S, Jazayeri K.Evaluation of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techniques in PV systems using Matlab/simulink[A].2014 Sixth Annual IEEE Green Technologies Conference[C].Corpus Christi, 2014.

      [11]Irwanto M, Badlishah R, Masri M, et al.Optimization of photovoltaic module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simulation and data sheet of PV module)[A].2014 IEEE 8th International Power Engineering and Optimization Conference[C].Langkawi, 2014.

      [12]Axelrod B, Beck Y, Berkovich Y, et al.A novel principle of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for photovoltaic systems[A].2014 IEEE International Energy Conference[C].Cavtat, 2014.

      猜你喜歡
      組串輸出特性旁路
      光伏組件隱裂特性的自動化檢測方法及其系統(tǒng)
      新能源科技(2022年5期)2022-12-18 20:53:51
      光伏組件隱裂特性的自動化檢測方法及其系統(tǒng)
      新能源科技(2022年4期)2022-12-13 09:46:09
      光伏組串東西向陰影遮擋整改方案的討論
      太陽能(2022年6期)2022-07-05 07:07:16
      旁路放風效果理論計算
      光伏熱水系統(tǒng)在不同溫度工況下的熱性能研究
      太陽能(2020年10期)2020-11-02 03:46:40
      急診不停跳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shù)在冠心病介入失敗后的應(yīng)用
      光伏組件輸出特性研究及在線預(yù)測方法
      IVPN業(yè)務(wù)旁路解決方案
      脈沖單頻Nd∶YVO4激光器及其倍頻輸出特性研究
      中國光學(2015年5期)2015-12-09 09:00:42
      基于DMC-PID的Buck型DC/DC變換器的輸出特性控制
      故城县| 玉树县| 崇信县| 忻州市| 峨眉山市| 珲春市| 呼伦贝尔市| 平和县| 长海县| 翼城县| 张北县| 亚东县| 大冶市| 二连浩特市| 屏东市| 河池市| 苏尼特左旗| 五台县| 宝坻区| 浦县| 观塘区| 钟祥市| 临洮县| 邵阳市| 红安县| 紫阳县| 临安市| 大余县| 改则县| 望都县| 黄梅县| 科技| 同江市| 横山县| 宁河县| 宜黄县| 襄樊市| 镇原县| 陈巴尔虎旗| 洪雅县| 古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