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標準頒布實施以來,對中小學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更符合教育教學實際的要求。小學語文,尤其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要求更加貼近生活,貼近現(xiàn)實。依據新課程標準,本文對小學作文教學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160-01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時候,很多教師、家長這樣說:“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系著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活!”我以為:“教師在乎什么,學生就發(fā)展什么.” 回憶多年的教學生涯,最棘手的事莫過于作文教學了。一提到作文,學生們往往興趣索然,望而生畏。作文難,難在哪里呢?難在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無情可抒。目睹這一困境,為了使學生在寫作文時能做到“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在作文教學中,我做了如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一、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fā)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chuàng)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我找來銀河、天體、宇宙的圖片和資料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xiàn)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銀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們想問銀河些什么呢?你還想說些什么?”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凹とぁ睒O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二、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后,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谶@個思想,我經常搜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在教學《墨梅》后,引領學生閱讀背誦了《竹石》、《馬》、《青松》等十余首古詩,使學生們了解到了更多有關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詩,而且無形中又積累了許多古代詩歌。另外,將《安徒生童話》、《唐詩三百首》、《格林童話》等書籍推薦給他們閱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總之,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通過“說”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三、自主擬題,奮筆疾書
我遇到過這樣的現(xiàn)象:有的學生在寫命題作文時唉聲嘆氣,冥思苦想,而平時寫的日記卻妙趣橫生,異彩紛呈。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命題作文是老師出題學生寫,題目太大太空洞,使學生產生了“老虎吃天,無從下口”的感覺。命題作文是要“我”寫,讓學生缺乏興趣,而寫日記則是“我”要寫,學生樂意,主動性強。為了提高學生寫作文的積極性,我想,應該把命題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提倡學生自主擬題。
讓學生自主擬題,我們可以先搞活動,再布置作文,讓學生有東西可寫。在三年級的一次習作課上,我就先讓學生在家中學燒一道菜,然后在教室里舉行“快樂的品嘗會”活動?;顒舆^后,讓學生自擬題,自由寫作。一會兒,學生們個個奮筆疾書,一個個耐人尋味的題目躍然紙上:《溫馨時刻五分鐘》《美味大世界》《饞嘴貓比賽》《免費大餐》……孩子們從一個個獨特的視角寫下了他們親自經歷過的事情。他們的作文不僅題目新穎有創(chuàng)意,文章的內容也讓人眼前一亮。
四、直抒胸意,廣開言路
用心觀察每一個孩子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似乎都有自己的妙言趣語,可遺憾的是,孩子們在寫作文時卻常常是眾口一詞,缺少創(chuàng)意和個性,從中感覺不到他們對生活的獨特的感悟和活潑燦爛的天性。《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習作教學“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意的表達”。為此,讓學生在寫作文時能直抒胸臆,把自己的感悟和個性寫出來,是老師們在作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應該能做到的事。我經常用鼓勵來“獎賞”學生的創(chuàng)意,并收到了不錯的效果。如,當孩子說出“我想……”“我認為……”這樣有創(chuàng)意的話時,我就用“這是你的”“這是你的獨立創(chuàng)造”等話語來鼓勵。學生們受到鼓勵后寫作文時越來越用心,文筆也越來越好。如學生傅強的習作中這樣寫道:“正當我們玩得高興時,我不小心踩到了何為的涼鞋,它那又破又舊的鞋被我這么一踩,‘面部’全被掀掉了。突然,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像一只發(fā)怒的豹子,大聲吼道:‘你眼睛瞎了,看我怎么收拾你?!S即還給了我一個響亮的耳光。當時,我被打得眼冒金星,但只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只從牙縫里擠出了幾個字:‘我……我不是故意的……’但轉念一想:畢竟是我自己干了壞事,誰叫我不小心呢!還是忍氣吞聲,認倒霉罷了……”讀完這段,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傅強把與同學的這個小摩擦寫得活靈活現(xiàn)。由此可見,在課堂上,多給學生一點鼓勵,讓學生能大膽說話,讓他們養(yǎng)成創(chuàng)意表達的習慣,他們在寫作文時就不會無話可說。
葉圣陶先生說:“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寫?!焙⒆觽冎挥性诮處煪毦呓承牡那擅钜龑?思維才能活躍,情感才能真實,想象才能豐富,個性才能發(fā)展,他們才能輕松地走進作文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