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丹 牛艷 姜瑞 葛謙 王曉菁
摘要:建立了異菌脲在黃瓜和土壤中殘留量檢測的氣相色譜分析方法。將黃瓜和土壤樣品經(jīng)乙腈提取,F(xiàn)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凈化,收集淋洗液濃縮至干,正己烷定容,通過氣相色譜-電子俘獲檢測器(GC-ECD)測定,面積外標法定量。結(jié)果表明,黃瓜樣品的平均回收率為86.6%~106.2%,變異系數(shù)為5.5%~7.7%,最低檢出濃度為1.7 μg/kg;土壤樣品的平均回收率為97.6%~105.7%,變異系數(shù)為1.5%~8.6%,最低檢出濃度為1.4 μg/kg。該方法靈敏、準確、精密,符合農(nóng)藥殘留檢測要求。
關鍵詞:異菌脲;黃瓜;土壤;氣相色譜
中圖分類號:O657.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5)10-2483-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0.048
異菌脲(Iprodione)又名咪唑霉,化學名稱為3-(3,5-二氯苯基)-1-異丙基氨基甲?;覂?nèi)酰脲,主要防治由葡萄孢菌、珍珠菌、交鏈孢菌、核盤菌等引起的病害,如灰霉病、早疫病、黑斑病、菌核病等。異菌脲是一種廣譜觸殺型保護性殺菌劑,可通過根部吸收起內(nèi)吸作用。隨著異菌脲的廣泛使用,其對環(huán)境和健康的影響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開展異菌脲的殘留分析方法研究將有助于指導異菌脲的科學合理使用。目前國內(nèi)已有針對蘋果[1]、梨[2]、油菜[3,4]、草莓[5]等果蔬中異菌脲殘留量分析方法的報道[6-9],但對黃瓜及土壤中異菌脲殘留量的氣相色譜分析方法報道較少。該試驗利用GC-ECD氣相色譜法測定黃瓜及土壤中異菌脲的殘留量,以期為異菌脲的合理使用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劑與材料
乙腈(色譜純),石油醚(分析純),丙酮(分析純),正己烷(色譜純),異菌脲標準品(純度97.0%,國家標準中心),氯化鈉(分析純,140 ℃烘烤4 h),固相萃取小柱(Agilent Florisil SPE容積為6 mL,填充物為1 000 mg),毛細管柱(DB-35 MS色譜柱,30 m ×0.25 mm,0.25 μm),離心管(50 mL),梨形瓶。
1.2 儀器
Agilent 6890N氣相色譜儀(配ECD檢測器),組織搗碎機(吉列布朗K600),勻漿機(德國T18 basic型),漩渦混勻器(德國MS3),恒溫振蕩器(常州CHA-S),旋轉(zhuǎn)蒸發(fā)器(瑞士步琪R-15),離心機(Heal Force,Neofuge 18R)。
1.3 方法
1.3.1 標準溶液的配制 將100 mg/L異菌脲標準品用正己烷配制成10 mg/L的標準貯備液,再將10 mg/L的標準貯備液配制成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0.05、
0.20、0.50、1.00、2.00 mg/L的工作液,置于-20 ℃待用。
1.3.2 黃瓜樣品的提取 稱取10.00 g樣品于50 mL離心管中,加入20 mL乙腈,高速勻漿2 min,加入3 g NaCl,劇烈振搖2 min,4 000 r/min離心5 min,吸取10 mL上清液于梨形瓶中,濃縮至干,加入2.5 mL丙酮/石油醚(1∶9,V/V,下同)溶解,待凈化。
1.3.3 土壤樣品的提取 稱取10.00 g樣品于50 mL離心管中,加入20 mL乙腈,振蕩30 min后取出,其余步驟同“1.3.2”。
1.3.4 樣品凈化 Florisil柱用5 mL丙酮∕石油醚預淋,當溶劑液面到達柱吸附層表面時,立即加入待凈化樣品溶液,用梨形瓶收集洗脫液,再用2.5 mL丙酮/石油醚溶液重復洗滌2次,待柱中洗液接近柱吸附層表面,加入15 mL丙酮/石油醚淋洗,收集所有洗滌液,濃縮至干,加入正己烷復溶,經(jīng)漩渦混勻后,以正己烷定容至5 mL,過0.45 μm濾膜后,待測。
1.3.5 色譜條件 采用DB-35 MS色譜柱(0.25 mm×30 m,0.25 μm,Agilent);襯管(5183-4711),進樣口溫度290 ℃,檢測器溫度300 ℃,柱溫按照初始溫度60 ℃,以25 ℃/min的速率升到100 ℃,保持1.0 min,20 ℃/min的速率升到250 ℃,保持2.0 min,再以10 ℃/min的速率升到300 ℃,保持7.0 min;載氣氮氣,尾吹氣40 mL/min,不分流進樣,進樣體積1 μL。在該條件下,對不同質(zhì)量濃度的異菌脲標準溶液進樣,測定結(jié)果采用面積外標法定量,得到異菌脲標準系列色譜圖見圖1。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方法的靈敏度
將100 mg/L的異菌脲標準溶液用正己烷稀釋配得0.05、0.2、0.5、1.0、2.0 mg/L系列標準溶液,在上述氣相色譜條件下測定,測定結(jié)果采用面積外標法定量,以標準溶液質(zhì)量濃度(x)為橫坐標,峰面積(y)為縱坐標作標準曲線,獲得標準曲線方程為:y=66 000x-1 062.1,相關系數(shù)為r=0.999 8,異菌脲標準溶液質(zhì)量濃度與相對應的色譜峰面積呈現(xiàn)良好的線性關系。
2.2 方法的準確度及精密度
分別向黃瓜及土壤的空白試樣中添加異菌脲標準溶液,添加質(zhì)量濃度為0.05、0.5、2.0 mg/kg 3個水平,每個水平設計5個重復。另設空白對照,靜置30 min后,用上述分析方法提取、凈化,測定回收率。測定結(jié)果為:黃瓜中平均回收率為86.6%~106.2%,變異系數(shù)為5.5%~7.7%;土壤中平均回收率為97.6%~105.7%,變異系數(shù)為1.5%~8.6%,添加回收率和變異系數(shù)均符合農(nóng)殘檢測要求[10,11],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1,添加回收色譜圖見圖2,圖3。根據(jù)添加回收率試驗,在上述色譜條件下計算出異菌脲在黃瓜中的最低檢出濃度為1.7 μg/kg,土壤中為1.4 μg/kg。
3 小結(jié)與討論
該試驗建立了氣相色譜-電子俘獲檢測器(GC-ECD)測定黃瓜中異菌脲的氣相色譜分析方法。該方法采用DB-35 MS色譜柱,進樣口溫度290 ℃,檢測器溫度300 ℃,柱溫60~300 ℃,檢測黃瓜和土壤中異菌脲的殘留量,異菌脲和雜質(zhì)得到較好分離,且線性關系良好。該方法的添加回收率和變異系數(shù)均符合農(nóng)殘分析要求,是一種快速、準確,實用的檢測方法。
參考文獻:
[1] 宋國春,于建壘,張君亭,等.異菌脲在蘋果及土壤中殘留量的測定方法[J].農(nóng)藥科學與管理,2004,25(8):10-12.
[2] 曹彥衛(wèi).異菌脲在梨和土壤中殘留量的測定方法[J].河北工業(yè)科技,2012,29(5):321-322.
[3] 張雪燕,鄧吉生.異菌脈在油菜籽、油菜莖葉及土壤中的殘留分析[J].農(nóng)藥,1990,29(3):39-41.
[4] 韓紅新,岳永德,花日茂,等.異菌脲在油菜籽中殘留分析方法研究[J].糧油食品科技,2007,15(6):60-63.
[5] 肖 藝,張志勇,孫淑玲,等.異菌脲在設施草莓上的殘留研究[J].北京農(nóng)學院學報,2007,22(2):29-31.
[6] 鄧立育,李鐵柱,楊長志.氣相色譜法測定糙米中異菌脲殘留量的研究[J].化學工程師,1999(73):51-53.
[7] 呂岱竹,韓紅新.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譜法測黃皮中的異菌脲殘留量[J].熱帶作物學報,2006,27(4):101-103.
[8] 李繼友,葛 欣.毛細管氣相色譜法定量分析異菌脲[J].農(nóng)藥,2010,47(11):817-818.
[9] 梁 林,張愛娟,潘金菊,等.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zhì)譜法測定黃瓜及番茄中異菌脲殘留[J].農(nóng)藥科學與管理,2014,35(4):45-48.
[10] 李本昌.農(nóng)藥殘留量實用檢測方法手冊(第1卷)[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科技出版社,1995.28-31.
[11] 樊德方.農(nóng)藥殘留量分析與檢測[M]. 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