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霞
【摘 要】 個別談話是一種雙向交流的活動。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師總是希望通過個別談話來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達到影響,教育學生的目的。而學生的個性性格特征是復雜的,這樣就使個別談話具有一定的難度,要提高談話的效果,就必須講究藝術。本文試著從學生的性格出發(fā),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從而來談空白,啟發(fā),融情,說理,寬容的個別談話藝術。
【關鍵詞】 個別談話 學生 班主任
個別談話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也是做學生思想工作的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但在實際工作中,有的老師缺乏個別談話的藝術,常見的現象是:學生出了問題,如違反紀律或成績不佳,叫來訓斥一頓,指令認錯,限期改正或達標。結果卻總是事與愿違的多,有時師生之間還可能發(fā)生“頂?!被颉袄鋺?zhàn)”,有的是口服心不服……種種的現象,令我們感嘆萬分,沉思不已。
一、予“好強型”學生引啟發(fā)
“好強型”學生,他們往往自尊心較強,處處愛面子。批評他,他就覺得自己在別人面前待不下去。對于這類學生,班主任在個別談話時要賦予啟發(fā)性。通過恰當的點撥,讓學生在提高認識的情況下自己做出合情合理的結論,以收到自我教育的成效。在擔任班主任時我也試用了“啟發(fā)”這一藝術。我班有一個叫歲歲的小男生,他平時自尊心很強,最怕的是別人說他不好。有一天早上我剛到學校,體育老師就告訴我,“歲歲昨晚放學后用IC卡開了學校器材室門,偷了一個足球?!甭犃诉@些,我很震驚,我想大聲訓斥一番,然而我又想起了歲歲平時的表現,他個性太要強了,是一個很愛面子的學生,如果我對他直言訓斥,可能會傷他的自尊。于是我提醒自己,且勿暴躁,魯莽從事,我就試著去開導他。我開始問他:“你是怎么想到用IC卡開門的?”“我有一次回家,鑰匙丟了,我用IC卡開的門?!薄安诲e,你挺會想辦法。”我沒有譏諷他,而是真誠地稱贊他。我認為這是一種生活的技能,對于一個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值得欣賞的,我們的交談十分投機。
在我的啟發(fā)下,歲歲明白了,心悅誠服地接受了教育。我慶幸沒有草率了事,將一塊難啃的“硬骨頭”隨手扔掉,而是從人的需求、興趣與自尊的角度,層層啟發(fā)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再一次喚起了一個孩子的良知,維護了學生的尊嚴,寬容了他的過錯。
二、予“內向型”學生留空白
“內向型”學生,大多表現為不善言辭,心理承受力差,但他們勤于動腦,悟性較好。和這類學生進行談話,我們不妨進行“冷處理”,欲擒故縱,稍作停留,以便使學生自我反省一番,等他們情緒比較穩(wěn)定了,會希望和老師談談,這時教師趁機利導,會取得很好的效果。記得在我班一個女生語文考試時作弊被監(jiān)考老師發(fā)現了,課后告訴了我。一下子我很震驚,我了解這學生的性格,她平時總是默默無聞,不喜歡和人交往,有時老師一說她,她就會哭起來,但她成績還是挺不錯的。這一次不知怎么越軌了,我納悶著,很想馬上找她批評一番,但又怕她情緒不穩(wěn)定會心理承受不了,考慮再三后我決定不找她,給她一次自我反思的機會。在那幾天里,她見到了我就低下頭不敢看我,我知道她是怕我會找她談話嚴厲批評她。但我裝作什么都不知道,在課上我故意讓她回答問題,并鼓勵表揚她,漸漸地她情緒穩(wěn)定了,課上能積極發(fā)言。課后我又跟她談了學習情況和對她的期望,她很高興。在接下來的幾周中,她比以前更加認真,考試成績都很優(yōu)秀。
留空白的好處是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形下有一個思考問題的余地,也給師生對話留下了恰如其分的空間。它有益于克服操之過急帶來的負面效應,使教師的教育更符合“內向型”學生的心理實際一些。
三、予“多疑型”學生付真情
“多疑型”學生常表現為:一有過錯,當下就提心吊膽,擺出一副等著挨批的架勢,他們對于教師的談話存在著諸多顧慮。當老師找這類學生談話時,對方往往開始時并不注意你講的道理,而是看你的態(tài)度和感情,如果班主任不首先搭起感情的“橋梁”,學生心中就會筑起一道無形的“高墻”,再好的道理也聽不進去。因此和“多疑型”學生談話,教師應多賦予真情,使學生放松情緒,感到老師的可親,從而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境界。在教學時,我親眼目睹了這樣一件事:一天中午,和我同辦公室的林老師班有兩位學生,為了一點小事發(fā)生爭吵并動起手來。林老師把兩人叫到辦公室,他們耷拉著腦袋,規(guī)規(guī)矩矩地站著,等著老師挨批評,看起來十分拘謹。林老師看到后并沒有嚴厲訓斥,而是溫和地掏出手紙擦去了一位學生鼻中流出的血,并關切而又自責地嘆道:“我不該離開教室,打成這樣子,還疼嗎?”接著,林老師又幫助另一位同學理好衣服,說道:“真是些不懂事的孩子,有什么事不好商量呢,非要打架不可!現在打過了,問題解決了嗎?”幾句既親切又發(fā)人深思的話語,觸動了兩位學生的心靈,兩人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悔恨的淚水。他們各自承認了錯誤,并都表態(tài)以后要成為朋友,看著兩人牽著手走出辦公室,林老師欣慰地笑了。
對于那些犯了錯誤,非常擔心老師挨批的“多疑型”學生,教師不妨試用一下情感教育,用真情來打動學生,從而聽從老師的教誨。
四、予“自我型”學生明道理
“自我型”學生主要表現為:一意孤行,不受老師,同學甚至家長的勸導,認為自己的看法或做法都正確,導致與同學關系緊張,容易發(fā)生摩擦?!耙岳矸恕睂τ诮逃白晕倚汀睂W生來說尤為重要。他們高傲,以自我為中心,這就需要班主任老師耐心細致地循循善誘、諄諄教導。班里有位女生,較為任性,一天下午放學,天下著雨,我準備放學,學生迅速收拾書包往外走,唯獨她一個人噘著嘴,一動不動的坐在那里,我連忙走過去問她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原來她新穿的鞋被掃地的同學弄臟了。我耐心地說:“我們的集體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是其中的一員,如果我們個人的利益和集體的利益發(fā)生矛盾,應該以誰為重呢?”她不假思索地說:“當然是集體的利益在先了!”我馬上摸著她的頭微笑著說:“你真是個明白道理的好孩子。”她馬上不好意思地說:“老師,我錯了,我明白了!”說著,她心悅誠服地點點頭。
在這次交談中,我并沒有武斷的訓斥,也沒有不分青紅皂白的批評,而是以“理”打通了學生的思想,解開了學生心中的“死疙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有人說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人性的光輝,在我看來寬容更是教育的秘訣,對待那些“頂撞”你的學生,如果采用善意的態(tài)度、委婉含蓄的方式能達到教育的目的,不至于使學生遭受到痛至心處的傷害,那么不妨讓我們多些寬容,少些懲罰,結果也許更美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