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仕清
摘 要:古詩文的作者都是在政治和文學上具有一定建樹的人,因而他們的生平也是波瀾壯闊富有色彩的,今天的語文教學應該承擔著傳承優(yōu)秀文化使命,在教學中使學生充分領悟古詩詞的深刻而優(yōu)美的意境,教師在教學中要抓住重點詞句,深入挖掘,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這些名句、重點詞句在詩詞中的作用,同時也學習古人寫詩的功力。
關鍵詞:古詩詞;朗誦;文化積累
在大力提倡國學學習的今天,人們對古典文學的鐘愛更為強烈,在各個類別的學校教育中,都選編了大量的古詩詞作為學生了解古典文學的窗口,豐富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和文學積淀。古詩詞精練是語言運用的特點,同時詩人都具有極為豐富的想象力,情感飽滿而真摯,朗朗上口,真正是我國優(yōu)秀文化的經(jīng)典和寶庫。遣詞造句功力非凡,是我國古典文化的一道不能磨滅的風景線。我們今天的語文教學應該承擔著傳承優(yōu)秀文化使命,在教學中使學生充分領悟古詩詞的深刻而優(yōu)美的意境,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初中古詩詞的教學效果呢?下面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反復朗讀強化記憶和積累
古詩詞具有意境優(yōu)美適宜朗誦的特點,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在讀中理解和領悟,在讀中積累和積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睂τ诠旁娫~也一樣,多讀就是正確理解的基礎。在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由于中考的因素,課堂上給學生的朗讀時間不多,學生在課外閱讀的時間有,朗讀的時間沒有。所以古詩詞教學中,應該將朗誦作為教學的重點來對待。在引導學生不斷地朗誦過程中,使古典文化內(nèi)化為學生的文學積累,并影響學生一生的進步和成長。學生今天的記憶可以成為他們明天反芻式消化理解的有力基礎,也許他們對朗誦和背誦還不太理解,但是在此后的學習生活中,這種積累會成為一種反芻式的消化吸收,影響學生的文學和積累。
二、以作者的生平和寫作背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古詩文的作者都是在政治和文學上具有一定建樹的人,因而他們的生平也是波瀾壯闊富有色彩的,這樣的生活也是他們寫作的動力,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欲望。所以面對著初中生學習需要興趣激發(fā)的事實,教師要充分利用作者的生平、寫作背景、歷史故事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喜歡并掌握古詩詞。學習古詩詞首先應該樹立欣賞的理念,欣賞作者的才華,欣賞詩詞的意境,欣賞作者的情懷,欣賞詩詞中蘊含的美好情感。比如,《武陵春》的作者李清照,她是一名滿懷愛國激情的女詩人,理解她的作品,應該從她所處的時代背景方面著手,理解她詩詞中所表現(xiàn)的大情懷,拋開一個小女子的小情懷,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她文筆背后的情感,了解她所處的社會歷史。因此,學生如果了解了她的情況,那么就會用另一種眼光看待作品,用另種高度理解作品。詩詞中寫的愁,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愁,也不是一個小女子的私人情懷,那是一個心胸寬廣的愛國人士的情懷,是憂國憂民的有識之士的情懷。所以在課前,我布置學生自己尋找資料,充分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歷史,了解當時社會上發(fā)生的一切。李清照生活的北宋時期,由于之前生活的安逸,李清照的詩詞多數(shù)是風花雪月的內(nèi)容,和丈夫恩愛有加,經(jīng)常游歷名山大川,寫出很多優(yōu)美的詩詞。后來,國破,丈夫去世,她的生活再次發(fā)生了根本的改變,思國、思夫,情感抑郁,更加上搜藏的書籍和金石作品都給毀掉,她萬念俱灰,陷于絕望之境。當學生了解了這些之后,再去讀李清照的作品,那么理解起來就更容易一些,也會更加深刻一些。會把詩詞中蘊含的情感進行升華,從中感悟作者的偉大胸懷。
三、抓住重點詞句深刻理解
詩詞中的重點詞句是理解和掌握的重點,每一首詩詞都有一些經(jīng)典名句,這也是千古傳誦的核心內(nèi)容。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抓住重點詞句,深入挖掘,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這些名句、重點詞句在詩詞中的作用,同時也學習古人寫詩的功力,每一個字都認真推敲,才成就了高度凝練的狀態(tài)。每一句古詩就是一個故事,就是一幅畫,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領悟其中的美。
比如《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在這里,教師要抓住此匯總的最后兩句,體會作者的襟懷,這一千古名句是本首詩的點睛之處,也是古今一直流傳下來的經(jīng)典名句。站得高看得遠,這是真理,但是要學生體會這個“高和遠”不是一般的物理概念,不是慣常的長度單位,這是一種境界和襟懷,從而體會愛國詩人杜甫的偉大精神。
再比如《游山西村》(陸游)中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也是經(jīng)典之句,作者當時寫的是田園景色,曲徑通幽的意境,但是發(fā)展到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不再去單純理解為景色描寫,而是去形容一種人生境遇,一種生活處境。所以要引導學生體會詩詞句子的深意,形成深刻的印象。
初中語文教材中搜集了大量的古詩詞內(nèi)容,這是對學生進行古典文化教育和古代文化積淀的重要途徑。教師應該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古詩詞的特點、內(nèi)涵、意境、美感,領悟其中的情懷和情感,激發(fā)學生熱愛我國古典文化的熱情。
參考文獻:
[1]梁華.落實語文“雙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2]雷永梅.兒童文學在初中語文教育中的地位[J].江蘇教育,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