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諾克·克魯托夫(Anouk+Kruithof)?鐘華連+++文
當你看到書名《小屋》(The Bungalow)時,也許首先想到這是一個關于房屋的故事。而事實上,如作者阿諾克·克魯托夫所說,書名是個“玩笑”。作者把自己鎖在一間小屋里,在那進行各種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作,但創(chuàng)作內(nèi)容跟這間小屋沒有直接關系,只是這間小屋給了她很多靈感。
克魯托夫說:“它讓一切仿佛迷失在叢林中,讓你不得不緊張起來,就像你開車時,不小心闖入世界上那些罕見的地方,引你進入各種想象……”
言歸正傳,還是說說這本書。這是一本充滿影像實驗的書,里面包含各種被“操縱”的圖像。阿諾克·克魯托夫(Anouk Kruithof)是一位活躍在紐約的荷蘭藝術家。她不認為自己是攝影師,而是基于攝影媒介來創(chuàng)作的藝術家,攝影、視頻、空間裝置、藝術書、文字、雕塑、還有行為藝術,都成為她的藝術表現(xiàn)媒介?!缎∥荨肥强唆斖蟹虻牡诰疟緯?,于2014年由荷蘭獨立出版社Onomatopee出版。
克魯托夫從收藏家布萊德·費爾漢姆(Brad Feuerhelm)那獲得其收藏的一些老照片的數(shù)字文件,然后到荷蘭南部島上的小屋里對它們進行各種加工創(chuàng)作??唆斖蟹虻膭?chuàng)作反映了處于數(shù)字時代的我們,每天被大量圖像沖擊,并且借助屏幕上的圖像軟件處理著個人圖像記憶。如她在書中前言所說,數(shù)字時代讓攝影已經(jīng)成為某種“屏幕現(xiàn)實(screen reality)”,不再需要借助物質實體來表現(xiàn)現(xiàn)實。而《小屋》就是對當下這種“屏幕現(xiàn)實”的一次記錄。
《小屋》全書分成五個章節(jié),每個章節(jié)都對原有圖像材料進行不同的改造,并且采用不同紙張作為呈現(xiàn)介質?!捌聊滑F(xiàn)實”章節(jié)分別出現(xiàn)在此書的開頭和結尾,圖像印在淡藍色的紙張上,其中的每張圖像都保留使用Photoshop軟件選擇和分層處理時出現(xiàn)的選擇框和裁切標記。
第二章叫“美化眼睛(Eye Candy)”,克魯托夫把各種女性肖像的寶麗來照片進行解構,經(jīng)過兩次打印輸出后,把它們懸掛在窗戶上,重新拍攝它們,并印在稍有光澤的薄紙上。
第三章“巖石堡”(Bunke Rocks)只呈現(xiàn)3張關于巖石的黑白照片,克魯托夫似乎是想反映和巖石相伴的居所,如那些建在巖石上及周圍的房子,也暗示自己創(chuàng)作時所處的島上小屋。
第四章叫“束縛的幽靈(Ghost Bondage)”,克魯托夫先把選出來的20余張“束縛”主題的照片打印出來,然后用剪刀把那些被領帶或繩索捆綁的女性肖像裁切出來,使之變成空白;那些提取出來的照片,有些會在原照片上移位放置,還有大部分是堆積在一起放置在對頁上。
第五章是“Shift 3命令:新攝影(Command Shift 3: New Photography)”,克魯托夫對電腦里Photoshop軟件打開的大量Jpeg格式圖像進行屏幕截圖,而打開這些圖像時在屏幕上出現(xiàn)的名稱、標尺和圖像框都一一呈現(xiàn)。
這樣看來,從費爾漢姆那獲得的老照片已失去原來的內(nèi)容,克魯托夫只把它們當成未加工的原材料,創(chuàng)造新的圖像,如她所說:“書里所有照片都是由我創(chuàng)作的?!?/p>
對話阿諾克·克魯托夫(Anouk Kruithof)
你和布萊德·費爾漢姆是怎么認識的?這個項目是如何開始的?
我和布拉德相識于2012年夏天,當時他在阿爾勒的教堂講照片收藏。他從17歲便開始收藏各種民間照片(vernacular photos),起初從美國市場上去尋找照片,后來又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購買照片。我被他那不可思議的收藏所吸引,并開始交流,通過電子郵件來回對話,有了進一步的合作。2012年11月,我去他家,看到成千上萬張照片,挑選了500張,之后他給我發(fā)來500個掃描的數(shù)字文件,我的創(chuàng)作就這樣開始了。
為什么你會用書的形式來呈現(xiàn)這一項目而不是展覽,之后會做展覽嗎?你是怎么理解攝影書的?
對我來說,這僅僅是一本藝術書,我暫時沒有計劃展覽這個項目。這本書本身就是一件藝術作品。和展覽相似,一本書也擁有一個空間,對于將照片、合成照片和文字等融合的作品而言,它是一種更親密的呈現(xiàn)方式。你可以在任何時候打開或合上一本書,無需理會展覽閉館時間。我做了很多書,并把它們當成是我的作品。對我來說,不是每個項目都需要在展墻上尋得它的位置。
你如何考慮內(nèi)容的順序?
這是一個依賴直覺的過程。依據(jù)個人直覺,讓從頭到尾的每個章節(jié)形成一個敘事結構。
你如何利用那些老照片?
這500張老照片,我把它們看成創(chuàng)作的“原材料”。不論是在電腦上進行數(shù)字拼接,還是打印后剪裁和拼貼照片,或者屏幕截圖,這些圖像并非顯示平面設計的技巧,我把它們都看成創(chuàng)作出來的新照片。當然,在編排圖書版面時,需要現(xiàn)成的圖片,所以我先創(chuàng)造所有新圖像后,再和設計師一同考慮如何在書中放置它們。
在《小屋》中,你會把很多圖像進行重新拼貼組合,模糊具體內(nèi)容,比如對具體的人物形象進行裁剪、模糊或是其他形式的處理,為什么這樣做?
每部分照片都會形成一個整體,就像拍攝“數(shù)字靜物照”一樣,我把它們看成松散的個體,在電腦上重新建構而存在的一些數(shù)據(jù)。這就是我的創(chuàng)作,從那些老舊而單調(diào)的照片中創(chuàng)造新的內(nèi)容,然后用書來表現(xiàn),這些畫面涵蓋當時我的所有想法和處理圖像的工具。
比如說,“束縛的幽靈”章節(jié)中,那些女性的身體明顯是在表現(xiàn)某種束縛和對打的場景,我用剪刀把她們的身體裁切出來,顯示出空白。這種形象是非常有趣的,給人提供了更多思考。觀眾被賦予更多空間去設想任何他們想要看到的內(nèi)容。
而空缺的色塊,實際上是一個女人的身體。對我來說,這很有意思,讓人產(chǎn)生很多疑問。抽出這些女性身體元素也就意味著消解她們在原始照片中所表現(xiàn)的狀態(tài)。我也不知道當時拍攝這些照片時她們有何感受,所以我把這一改造看成是一種釋放的象征。
在攝影史中,有很多關于女性裸體的圖像。女性身體經(jīng)常被當成一種欣賞的對象。但對我來說,這些大都是無聊而平庸的性感誘惑。這個章節(jié)確實對婦女地位、神秘性、趣味性,以及女性無限的智慧、力量和權力等概念提出疑問。至少這是我創(chuàng)作時的想法和意圖。
這本書中的很多圖像保留了Photoshop里的選擇框和裁切標記等痕跡,為什么?
舉例來說,在“Shift 3命令:新攝影”這一章節(jié),讀者可以看到圖像通過Photoshop打開的狀態(tài),并且又被屏幕截屏進行重新“拍攝”。這是用數(shù)字化的方式來創(chuàng)建一張靜物照,“屏幕現(xiàn)實”同樣是現(xiàn)實的體現(xiàn),這就像是進行一場旅行,讓你步入到某種“平行世界”?;蛘哒f,有些圖像我并不喜歡看到,卻也無法躲開。
我不想對照片進行過多處理,但打開這些照片便提醒我,現(xiàn)實和“屏幕現(xiàn)實”是不一樣的。同時,我也盡量把握“圖片消費”在可控范圍內(nèi)。
你在書中用到很多次“屏幕現(xiàn)實”這個說法,請深入說下這個概念?
如今,電腦屏幕很大程度上代替客觀現(xiàn)實,為你感受世界、觀察社會、感知物體提供一個平臺。通過屏幕,你看到新的實體(照片),然后再對它進行各種處理,也就是改變了現(xiàn)實。我有意識地通過Photoshop來做這件事,隨意地打開多張圖片或是多個窗口同時出現(xiàn)。然后把這個狀態(tài)進行屏幕截圖,一個新的實體照片應運而生,它們來自屏幕。這大概可以叫做“截圖攝影”,對我來說,它反映了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攝影環(huán)境,依賴屏幕獲取現(xiàn)實。
這本書分成五個章節(jié),為什么你不考慮把它們分開,做成一套系列書?
我想那會變得毫無想象力,并且很無聊。幾乎每個人在攝影方面會有這樣的考慮,當我們有一些不同的主題,最好是一個個系列呈現(xiàn)——這是多么限制思考的方式啊。我不贊同這樣分成系列的思考方式,反而考慮能用照片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照片能分成幾個系列。數(shù)字時代,照片太多了,幾乎無處不在,人們需要擁有一套自己的過濾系統(tǒng),以避免淹沒在圖像海洋中。
對你影響較大的攝影家或藝術家有哪些?
這有份名單:弗朗·茨西(Franz West),克里斯·波頓(Chris Burden),約翰·巴爾代薩里(John Baldessari),志賀理江子(Lieko Shiga),藝術家組合亞當·布倫伯格&奧利弗·向納林(Broomberg & Chanarin ),色拉·范德比克(Sarah VanderBeek),巴斯·簡·阿德爾(Bas Jan Ader),威姆·斯吉普斯(Wim T. Schippers), 維維安·薩森(Viviane Sassen),圣地亞哥·西耶拉(Santiago Sierra)。
接下來你有什么工作計劃?
最近我正在Kickstarter上為我的
第10本藝術書《自動魔術》(AUTOM-
AGIC)發(fā)起眾籌,打算能在11月底出版,而這個項目也將在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MoMA)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