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蔓
升旗手王思婷手臂受傷打了石膏,不能升旗了。我很想幫她實現(xiàn)升旗的愿望,就琢磨著設計一個單臂人力升旗裝置。
我仔細觀察了學校的旗桿,嘗試單手升旗,發(fā)現(xiàn)沒有極快的速度和力量,是非常困難的。
后來,我在公園里看到有小孩玩蹦床,一下子有了頭緒:橡筋,當你拉它的時候,它會變長變形,而放手的時候,它又會復原,產(chǎn)生一股彈力!這股彈力不正是我苦思冥想的創(chuàng)新點嗎!有了這股彈力,我松手時,旗幟應該不會馬上下降!
我做了一個微型的旗桿,安裝好旗繩,經(jīng)過調試,單臂殘障人升旗裝置完成了。
本作品由旗桿、定滑輪、旗子、繩、橡筋、樁頭和三孔繩盒及重物組成。單手來回拉動旗繩,利用摩擦力和橡筋彈力,一緊一松,旗子就會向上升起。繩子不拉時由于靜摩擦力,旗子不動,拉動繩子時杠桿作用使旗子爬升。松繩時另一側的橡筋的彈力再次利用杠桿,使旗子繼續(xù)爬升。靜止時繩子與圓環(huán)的三個小孔由于橡筋的彈力加大了靜摩擦力,保持靜止不下滑。反反復復拉動,就能將旗幟升到頂端,最后把繩子繞在旗桿下面的樁頭上固定住。
降落時,只要用一只手把繩從樁頭上解開,由于三孔繩盒中裝有重物,旗子就能夠自由下落。
我希望單手升旗裝置能讓更多的單臂殘障人實現(xiàn)升旗的夢想。
(本作品榮獲第八屆國際發(fā)明展覽會金獎、第十一屆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課題答辯一等獎,本人被評為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作者:江蘇省昆山市千燈中心小學學生;指導教師:金 敏、李霞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