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說
編輯老師:
您好,我是一名華中師范大學的學生,去年我有幸參加了由臺灣師范大學、重慶市渝臺經貿文化交流中心等單位發(fā)起的第五屆“青年踏尋孔子行腳”活動。這是我參加過最令人感動和難忘的一次活動,希望可以借助貴雜志的平臺,將我的暖心之旅與大家分享。
我的臺灣支教之行從2014年7月2日開始,到8月14日,歷時12天。在我21年的人生旅途中,這12天帶給我的回憶和成長,可能比以往一年都要多。
我支教的小學地處臺中比較偏遠的山區(qū),物質條件比較艱苦,學生和教職人員一共百余人。因為人員較少,當地的老師往往是身兼數職,每天在教授課程之余還要兼管學校雜務。學生們都天真無邪,樂觀開朗,對我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粗鴮W生們閃亮的雙眸,聽到他們關切的話語,我在心里暗暗發(fā)誓:一定要盡全力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這些善良的孩子,同時也要將自己的人生經歷與他們分享,滿足這些孩子探求大千世界的渴望。
由于臺灣夏季濕熱,蚊蟲比較多,初來乍到的我,晚上往往被蚊蟲叮咬,難以入睡。當地的老師得知后給了我無微不至的照顧,學生也從家里拿來了各種驅蟲藥水和常備藥品,讓我感動異常。
實踐中,我在教學方式上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將“大富翁”游戲巧妙地運用到數學課堂中,用五彩的紙質教具吸引學生眼球,取得了非常好的課堂效果,讓學生在玩樂中愉快地學習。在語文課上,我為學生展示了大量照片,既讓他們領略了中華大地的秀美風光,也實現(xiàn)了教學中的圖文結合,令學生興致盎然。
這一場奇妙而富有愛心的旅程,讓我在短短的時間內接受了一次洗禮,讓我體會到了“基礎教育”的豐富內涵?;氐綄W校后,我更加刻苦學習,勇于實踐,為實現(xiàn)自己成為優(yōu)秀教師的夢想而不懈奮斗。
華中師范大學
劉雯琪
編輯說:
讀完劉同學的來信,感覺胸中暖流涌動,久久不曾散去。劉同學熱心公益、奉獻愛心的可貴精神與孔夫子“有教無類”的主張是十分吻合的。海峽兩岸同胞同文同種,同根同源,你在臺灣感受到的濃濃善意正是兩岸一家親的最好體現(xiàn)。
七絕·兩岸領導人會面贊言
讓一歩臺海天闊,
進一步兩岸祥和。
六六載一泯前嫌,
促一統(tǒng)攜手相佐。
劉智倫 乙未年深秋于浦東
七絕·汪辜二老謝世感言
九二共識志且安,
汪辜相邀撒人寰。
身后兩岸若多故,
那處覓公問恩怨。
劉智倫 乙酉年冬于天水
編輯說:
感謝您的投稿!兩岸領導人66年來的首次會面是兩岸關系發(fā)展的重要里程碑,為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兩岸同胞應該為兩岸領導人的會面“點贊”,堅持兩岸一家親,以積極開放的心態(tài)促進兩岸交流,共同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