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紅云
(易門縣農業(yè)局經濟作物工作站,云南 易門 651100)
除蟲菊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白花除蟲菊。株高70~100 cm,全株被白色絹毛。葉卵狀長圓形,二回羽狀深裂,羽片線形,具長柄。頭狀花序頂生,周圍為一輪白色舌狀花,中部為多數(shù)黃色管狀花。瘦果細小線形。除蟲菊生長適應性較強,喜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宜在水肥條件好,不澇不旱,海拔1400 m以上的田塊種植。花期4~5月,花小白色,單生于枝條頂端,但其分枝多,盛花期時密集的小花呈大球狀,非常醒目美麗。用種子繁殖。7月播種,當年9月定植,次年春現(xiàn)蕾,3~4月開花、采收。一般干花畝產約 60~80 kg。
除蟲菊干花中所含殺蟲成分主要為除蟲菊酯Ⅰ、Ⅱ和瓜菊酯Ⅰ、Ⅱ。花的粉末和其他制劑能驅殺蚊、虱、臭蟲和農業(yè)害蟲等。除蟲菊酯對害蟲有麻痹作用和擊倒作用,殺蟲范圍較廣,是強力觸殺劑,對人畜無毒,對植物無藥害,是理想的天然綠色農藥。
除蟲菊素作為一種安全、高效、廣譜、無殘留的殺蟲成分,是全球有機農業(yè)和家居衛(wèi)生殺蟲劑的首選,全球市場年需求量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價格也在不斷攀升,市場前景廣闊,所以除蟲菊產業(yè)種植,將成為推動綠色生態(tài)農業(yè)發(fā)展的一大支柱產業(yè)。
易門縣通過5年的試驗、示范和推廣,種植面積由2009年的13.33 hm2擴大到2012年的53.33 hm2,畝產由55 kg提高到2012年的76 kg,畝產值由1103元增加到1524元,基本保持穩(wěn)步發(fā)展。同時依托除蟲菊加工龍頭企業(yè),并以合同方式建立了穩(wěn)定的原料種植與收購合作關系,充分保障了除蟲菊的收購。現(xiàn)在除蟲菊已形成一定的規(guī)模和市場,成為當?shù)匦〈涸鍪盏牧咙c,對加快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增加農民收入具有較大的現(xiàn)實意義。
為提高單產、緩解干旱影響,易門縣經濟作物工作站在冷涼山區(qū)的銅廠鄉(xiāng)米苴村委會、股水村委會(海拔1830~1870 m)進行了除蟲菊地膜覆蓋栽培示范,示范樣板平均畝產89.57 kg,平均畝產值1970.5元。示范樣板平均畝產比露地栽培平均產量增19.47 kg,增27.7%,最高畝產達165.2 kg,冷涼地區(qū)除蟲菊地膜覆蓋栽培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
選用由云南南寶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優(yōu)良除蟲菊品種南寶1101號、南寶1102號。
選擇水源灌溉方便的肥沃土地,并做到連片種植;前茬收獲后,及時翻犁,清除田間雜草、秸稈等物,曬田,耙細,耙平,理墑。
露地育苗苗齡65~70 d,漂浮苗苗齡50~55 d移栽為宜,以利形成壯苗越冬。最佳移栽時期為9月20日至10月10日。移栽時要做到淺塘、淺栽、不捂心葉,大小苗分栽不混栽,漂浮苗必須帶基質移栽。
增加種植密度,可有效地提高除蟲菊產量。移栽密度以每畝3800~4000塘為宜。按2.1 m開墑,墑溝0.4 m,溝深0.3 m,保持凈墑面1.7 m,5行種植,株行距0.3 m×0.4 m,理好墑、打好塘后覆蓋2 m寬地膜,然后每塘栽露地苗1株或漂浮苗1叢。栽后澆定根水。
施肥原則:氮、磷、鉀、硼配合施用,用好除蟲菊專用有機無機復混肥,蕾薹期必須施硼肥葉面肥。做到前期肥料充足、中期控制氮肥、后期巧施花肥。
1)施足底肥。畝施有機肥2000 kg、專用肥5 kg、普鈣15 kg(或普通復合肥5 kg、普鈣15 kg),塘施。
2)早施苗肥。在移栽成活后及時施入,畝施專用肥10 kg(或畝施尿素10 kg或復合肥8 kg+尿素5 kg),對水澆施。
3)越冬肥。11月中旬,經過低溫春化后,花芽開始分化,每畝施入專用肥20 kg(或畝施普通復合肥10 kg+尿素10 kg),對水澆施。并結合中耕培土,保冬壯,促分枝。
4)重施分枝肥。12月中旬,開始進入分枝旺盛期,每畝施入專用肥25 kg(或畝施普通復合肥20 kg+尿素10 kg+硫酸鉀3 kg),對水澆施。并結合中耕除草,促進分枝。
5)穩(wěn)施抽薹肥。除蟲菊抽薹時間較長,分2次施肥,可在1月中旬后畝追施專用肥10 kg(或普通復合肥10 kg+硫酸鉀1 kg),2月中旬再追施專用肥10~15 kg(或普通復合肥 15 kg+硫酸鉀 1 kg),對水澆施。每次施肥均結合全田灌水,以促進抽薹,避免抽薹過短,開花過低。
6)巧施花肥。開花期用0.2%~0.4%的磷酸二氫鉀液噴施,以提高花的重量和有效成分含量。
7)硼肥噴施。2月中下旬,在薹高30 cm時葉面噴施二次,其間間隔為7 d。選用速效硼(B≥18%)每15 g對水15 kg,選擇晴天下午噴施葉片,做到每張葉片噴濕不滴水為準。噴施后剩余硼肥液不得回頭噴施,避免濃度過大,出現(xiàn)燒苗現(xiàn)象。
除蟲菊旺盛生長期,正是干旱、枯水季節(jié),應注意適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特別是除蟲菊抽苗期、現(xiàn)蕾期為需水臨界期,需要大量水分,以促進養(yǎng)分運轉。因此中后期采用速灌速排、水不過墑面的方式補充水分,并避免積水。
1)病害防治。除蟲菊分枝抽薹期,生長迅速,葉色濃綠,易發(fā)生根腐病、菌核病等,應及時用菌核凈、甲霜靈·錳鋅等交替防治。防治方法是菌核凈每畝40 g稀釋成800~1000倍液葉面噴施;甲霜靈·錳鋅每畝160 g稀釋成500倍液灌根。
2)蟲害。除蟲菊開花期易發(fā)生薊馬為害,要及時噴藥防治,畝用吡蟲啉4~6包或氯氟氰菊酯30 mL對水45~60 kg噴霧防治。
菊瓣(白色)剛要發(fā)黃、敗落,花盤中間凸起,管狀花(黃色)70%以上已開放,菊花整體黃白分明。前期用手工采收,當全田80%的花朵開放至8成熟時,選晴天上午采用打谷機一次性采收,并單獨存放。已晾曬干燥的除蟲菊花須用不透光的袋子包裝,堆放于通風干燥的倉庫內,避免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