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虎,孫克年
(1.江蘇省灌云縣伊山動物防檢站;2.江蘇省灌云縣下車動物防檢站,222231)
破傷風為經典型傳染病,病原體是破傷風梭菌,是一種厭氧革蘭氏陽性桿菌。病原菌在其感染的組織中能產生特異性嗜神經毒素,引起機體的毒血癥。其臨床特征為運動神經敏感性增高,肌肉呈持續(xù)性強直性痙攣,頭頸伸直、口閉緊、四肢僵直等臨床特征。犬對破傷風毒素抵抗力較強,一般很少出現(xiàn)典型臨床癥狀,筆者曾采用中西藥配合治療犬破傷風病多例,均取得理想療效?,F(xiàn)簡介如下,供參考。
潛伏期不一,病犬初期表現(xiàn)局部持續(xù)性痙攣,迅速轉為全身性強直,出現(xiàn)兩耳豎立,眼球上翻,瞬膜突出,瞳孔散大,同時發(fā)生呼吸困難。張口及吃食困難,有的口流黏液,四肢僵硬,不愿行走。體溫正常,出汗,對光線和響聲等外界刺激可引起異常緊張,食欲與大小便無大的變化。病程短的3~4天,長的10天左右可引起死亡。
根據(jù)犬的受創(chuàng)傷史及臨床癥狀作出初步診斷。本病在臨床上要與犬腦炎、狂犬病等相鑒別,腦炎、狂犬病也會有牙關緊閉難開,角弓反張,肌肉痙攣等類似癥狀,但腦炎、狂犬病無皮膚創(chuàng)傷史,瞬膜不突出,而且出現(xiàn)神經意識混亂,昏迷和麻痹癥狀,確診需進行實驗室診斷。
微生物學檢驗:將原創(chuàng)傷患處破皮用力擠壓,流出少量黃白色膿性分泌物,涂片,用革蘭氏染色鏡檢,除有少量陽性球菌外,可見大量網球拍樣陽性破傷風梭菌存在。
取病犬全血0.5ml,肌肉注射于小白鼠臀部,2天后見到典型弓腰、尾直等破傷風癥狀。
3.1 在發(fā)病的早期, 用破傷風抗毒素3000-10000單位靜脈注射或肌肉注射,3~5天后再注射10000單位。傷口周圍分3點注射抗破傷風血清20萬單位;用葡萄糖100ml、VC100mg、速尿5ml混合靜脈注射;2次/天;肌肉注射氯丙嗪20mg,1次/天,恩諾沙星25mg肌肉注射,連用4-5天。
用藥之前必須對傷口進行處理:切口原創(chuàng)傷患處,清除創(chuàng)傷口內的膿血及壞死組織,然后用3%雙氧水徹底清洗,再用10%碘酊涂擦,創(chuàng)口可撒些消炎藥或抗生素粉末。
3.2 中藥藥方: 烏蛇10g、全蝎5g、蟬蛻5g、龍骨5g、金銀花10g、防風10g、白菊花10g、當歸10g(酒炒)、天南星5g、大黃5g、梔子5g、黃芪10g、桂枝10g、荊芥5g、麻黃5g、甘草10g、獨活5g、茯苓5g、紅花10g、木瓜10g,水煎取汁,白酒50ml為引,混合分二次灌服,1劑/天,連用4~5天。
針灸:主穴——上關、下關、耳尖、大椎、后關,配穴——百會、前六縫(血針)、后六縫(血針)
2012年8月10日,伊山鎮(zhèn)小園村張某帶一條3歲雜交狼犬來站就診,主訴10天前該犬左前肢被菜園欄桿上生銹鐵絲掛傷,當時因疏忽沒進行必要的外傷處理。最近兩天該犬行為怪異,左前肢傷處一直向外排黃色膿液,不能吃食,喜歡躲在黑暗之處。畜主要求對犬外傷進行處理。
臨床癥狀:患犬口流黏液,牙關緊閉鎖,常發(fā)出犬吠聲,四肢僵硬,頭頸向前伸直,背部弓起,眼球上翻,瞳孔散大,且瞬膜向外突出,兩耳豎立,呼吸困難,出汗,不愿走動。體溫37.5℃,精神恍惚,筆者搞擊地面時引起犬異常緊張。
根據(jù)主訴該犬有前肢被生銹鐵絲刺傷史,結合臨床破傷風特征癥狀,初診為犬破傷風。隨后取病犬患處分泌物,經革蘭氏染色鏡檢,查見大量破傷風梭菌存在,故確診為破傷風病。
治療:剪除傷口周圍被毛,傷口用力擠壓傷口使?jié)B液排除,清除傷口內壞死組織,然后用3%雙氧水徹底清洗,再用10%碘酊涂擦,最后在創(chuàng)傷腔內撒入一顆阿莫西林藥粉。西藥治療用破傷風抗毒素注射液5000單位于“百會穴”緩慢注入,3天后再注入1次;交巢穴注入氯丙嗪20mg,1次/天;肌肉注射青霉素(或恩諾沙星)240萬單位,2次/天;葡萄糖100ml+VC100mg+速尿5ml,混合靜脈注射,1次/天。
中藥治療:烏蛇10g、全蝎5g、蟬蛻5g、龍骨5g、金銀花10g、防風10g、白菊花10g、當歸10g(酒炒)、天南星5g、大黃5g、梔子5g、黃芪10g、桂枝10g、荊芥5g、麻黃5g、甘草10g、獨活5g、茯苓5g、紅花10g、木瓜10g,水煎取汁,白酒50ml為引,混合分二次灌服,1劑/天。
針灸:針刺上關、下關、耳尖、大椎、后百會穴;血針前六縫、后六縫。
經上述中西藥及針灸配合治療4天病愈。
5.1 破傷風為經典型傳染病,也是人畜共患疾病。破傷風梭菌為本病病原體,為條件性致病菌。廣泛存在于土壤、糞便、污泥、銹鐵釘和金屬銹蝕物的表面等處。破傷風梭菌必須有小而深的創(chuàng)傷,傷口發(fā)生壞死及被糞便、土壤、皮膚封蓋情況下,傷口與外界隔絕,氧氣不流通,造成創(chuàng)傷口內呈無氧狀態(tài),厭氧性破傷風梭菌利用無氧條件,大量繁殖和分泌大量特異性嗜神經毒素,引起機體毒血癥。因此,對犬被生銹的鐵器所傷,或其他原因致傷的小而深的創(chuàng)傷,應引起足夠重視,應及時對創(chuàng)傷進行徹底清洗消毒包扎,防止創(chuàng)傷口感染破傷風梭菌。有條件的宜注射適量破傷風抗毒素做好預防工作。對創(chuàng)傷處發(fā)現(xiàn)腫脹發(fā)炎流分泌物時,應及早進行診治。
5.2 犬對破傷風毒素抵抗力較強,在疾病的初、中期階段,一般用西藥可治愈,治愈率理想。待出現(xiàn)典型的毒血癥時,應采用中西藥配合針灸治療,這樣才能獲得高的治愈率。本病診斷并不難,應及時診斷及時治療。
5.3 藥理及治療方法分析:西藥中破傷風血清可中和破傷風產生的特異性嗜神經毒素,促進病犬的視神經、運動神經功能恢復,起到解痙解毒作用;破傷風抗毒素殺菌抗破傷風毒素;青霉素和恩諾沙星殺滅破傷風梭菌;氯丙嗪抗神經性痙攣;葡萄糖和VC可提高病犬機體免疫力和抗病力,且能解毒素;雙氧水能清除膿汁及多種病菌,碘酊能有效殺滅破傷風梭菌,阿莫西林可防止傷口處理后的病菌感染。傷口處理后無需對皮膚進行縫合,使傷口內外氧氣流通,確保病原清除。速尿可促進破傷風毒素隨尿液排出體外。
中藥藥理分析:方中烏蛇、全蝎、蟬蛻、龍骨能鎮(zhèn)痙熄風,解全身肌肉痙攣;金銀花清熱解破傷風神經性之毒素;防風、荊芥辛溫解表,解全身痙攣之痛;白菊花辛涼解表、降火明目,以利瞬目消炎,恢復常態(tài);當歸補血以利四肢血脈通暢;天南星清熱化痰止喘、熄風定驚解毒;大黃滲濕利水、利尿排毒;梔子清熱降火,有解毒素之效;黃芪、甘草補氣解毒;桂枝、荊芥、防風、麻黃有辛溫解表、止喘解痙;獨活祛風止痛;紅花活血止痛;木瓜舒筋活血、化濕止痛;茯苓滲濕利尿排毒。
本方用現(xiàn)代醫(yī)學分析藥理作用:方中烏蛇、全蝎、蟬蛻、天南星藥,均分別含有各種毒素、生物堿等活性化合物,這些物質對動物大腦神經中樞功能有調節(jié)作用,對因破傷風神經毒素引起的耳朵、眼部、口腔、四肢等系統(tǒng)的神經異常興奮而出現(xiàn)的僵直、痙攣等病態(tài)有解痙攣、鎮(zhèn)靜、止痛,促進器官功能恢復作用;金銀花、甘草對破傷風毒素有中和解毒作用;麻黃中麻黃堿能抑制呼吸中樞神經,有止喘作用,且能解熱消炎、利尿排毒素;荊芥解熱,中和毒素,有涼血解毒功效;防風解痙攣止痛;當歸、黃芪能提高紅細胞數(shù)量,增加血液量,促進血液循環(huán)而排除血液中破傷風毒素;白菊花,蟬蛻對眼瞬目有消炎作用;龍骨止汗;茯苓、大黃能提高小便排出量,以排便排毒素;獨活、木瓜、紅花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有消炎、止痛作用;方中金銀花、當歸、大黃、梔子、黃芪、紅花、甘草等藥能提高動物機體免疫力和抗病力;方中金銀花、大黃、梔子、黃芪能有效殺滅破傷風梭菌,并可預防病犬繼發(fā)其他細菌疾病;方中金銀花、蟬蛻、茯苓、當歸、紅花等藥,為干擾素誘生劑,可刺激細胞誘生抗病毒的內源性干擾素,有效預防病犬繼發(fā)病毒性疾病。因此,本方針對臨床癥狀下藥,既治標又治本,療效高,病情不反彈。
5.4 對百會、交巢穴進行相關藥液注射,可提高藥液到達患部速度,又有針灸作用療效,其療效優(yōu)于肌肉注射。
5.5 針灸:可提高抗體免疫力和抗病力,促進血液循環(huán),排除毒素,對中樞神經產生良性調節(jié)作用,可提高藥物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