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蓉,李 珊
(張掖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甘肅 張掖734000)
近年來,為了加強動物疫情監(jiān)測工作,及時掌握疫情動態(tài)和免疫效果,有效地防止疫情發(fā)生和傳播。張掖市禽流感春秋兩季和日常監(jiān)測免疫抗體工作量也逐年增加,血凝和血凝抑制試驗是目前實驗室檢測禽流感中最常用的方法,此方法在實驗中雖然操作簡單,判定結果方便,卻很容易因為操用不規(guī)范,技術不正確而影響試驗結果的準確性。筆者對影響試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進行了簡單分析討論,以供同行參考。
禽流感血凝抑制試驗中必須對抗原進行標定,這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通常所用的抗原為H5亞型(Re-4或Re-6株)抗原,同一批號的抗原同時標定兩瓶以上,最好用110°V 型板進行標定,重復做幾板,以防每板4排結果的準確性和一致性,以減少誤差。HA 標定滴度過高或過低都會HI結果。過高,HI滴度偏低;過低,HI滴度偏高,甚至很高。配成4HAU 抗原后,為防止抗原配制不準確,可作抗原回歸試驗,若有2孔凝集,則視為抗原配制準確,如果抗原回歸試驗不成立,則需要調(diào)整4HAU 抗原的濃度,至抗原回歸試驗成立為止。
由于雞的個體差異,紅細胞對病毒的敏感性也不同從而影響HI效價,一般需要3 只以上非免疫公雞提供的紅細胞混合在一起,可以減少自凝現(xiàn)象的干擾。有抗體雞提供的紅細胞需要多洗滌幾次,以減少血液中抗體對試驗結果的影響。洗滌時要去除表面的白細胞膜,洗好的紅細胞濃度應在0.5%~1%間最為合適,經(jīng)過多次實踐0.75%比較合適,濃度為1%時沉降的血點過大,濃度為0.5%時,沉降的血點太小,不易判斷,而且沉降速度慢。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HI滴度的準確測定。有的雞紅血球沉降慢,靜置30 min 仍不能沉降下來。因此,配制好的紅細胞,一定要先觀察血沉質(zhì)量,不合格的不能使用。
稀釋液的pH 為7.0~7.2時紅細胞沉淀最充分,圖形也最清晰。稀釋液的pH 在5.8以下,紅細胞易自凝;pH 為7.8 以上凝集的紅細胞易洗脫加快。pH7.2的稀釋液要121 ℃滅菌15min后4 ℃保存?zhèn)溆?,配制好稀釋液時間不易過長,否則,會污染,出現(xiàn)試驗不成立或跳孔等現(xiàn)象。如果用生理鹽水代替PBS液,最好使用新開瓶的滅菌生理鹽水,配制稀釋液時要注意結晶水的問題。
時間溫度對實驗結果也有影響,要求室內(nèi)溫度在20~25℃進行實驗,室內(nèi)溫度不適宜的應置于恒溫箱內(nèi)。因為溫度低于4℃時紅細胞有時會發(fā)生自凝現(xiàn)象,且反應速度慢,高于37℃時,凝集的紅細胞易洗脫,紅細胞沉降很快,導致試驗不成立,抗原與抗體作用時間應在規(guī)定的時間及時觀察,過短出現(xiàn)凝集不完全。過長出現(xiàn)洗脫現(xiàn)象,超過10 min,紅細胞發(fā)生裂解,結果不再有意義。
稀釋血清時,如果混合不均勻,結果會出現(xiàn)差異,因此稀釋時要來回吹打10次以上。在稀釋前先要按下移液器再插入反應板的每一孔孔底,來回吹打時手不要完全按下放開,在一個小的范圍內(nèi)吹打,最后慢慢放開手吸取后插入第二孔液面以下,這樣孔內(nèi)和吸頭內(nèi)不易產(chǎn)生氣泡,且稀釋充分。在反復抽取過程中,移液器吸頭不要離開液面,防止產(chǎn)生氣泡和液體濺出孔面,造成移液體積不準確。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另外,連續(xù)加樣時要用倒吸法。
反應板的質(zhì)量和清潔度對凝集反應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必須使用反應板透明度好及凹孔干凈,孔內(nèi)壁光滑透明,板面水平,不能彎曲、傾斜。試驗中應采用90°V 型或者110°V 型微量反應板,如用不同角度V 型微量反應板混用和陳舊反應板,對實驗結果的準確性也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
試驗時要做紅細胞對照、陽性血清對照和陰性血清對照。一般來說,陽性血清對照的時間相對長些,在紅血球完全沉降的前后5min內(nèi)判定試驗結果較好,判斷結果時,將微量反應板傾斜45度,孔底沉定的紅細胞流動性好,呈淚珠樣流淌,邊緣無凝集顆粒的為凝集抑制。
總之在進行禽流感血凝抑制試驗時應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制定一個標準化操作方法以免對結果判斷產(chǎn)生誤差,只有把試驗標準化才能正確評價疫苗免疫存在的意義。也只有在標準化評判過程中才能做出正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