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星 婁明陽 崔志鋒 石 瑩
(中國礦業(yè)大學 成人教育學院,江蘇 徐州 221116)
繼報刊、廣播、電視三大主流大眾傳媒之后,網(wǎng)絡在人們生活中的各種運用逐漸不可替代,尤其是大學生群體,對于這類新技術、新事物的應用更是熟絡與熱衷。近年來,微信、QQ 群、微博等網(wǎng)絡社交媒體在大學生中的使用已經(jīng)非常普及,為了能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工作,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拓展工作渠道,在高校學生管理中引入新媒體手段勢在必行。
微信是騰訊公司2011年初推出的一種即時通訊的新型語音工具。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網(wǎng)頁等快速發(fā)送語音、視頻、圖片和文字。另外,通過搖一搖、搜索號碼、附近的人、掃二維碼等方式,用戶可以添加好友和關注公眾平臺,同時也可以將精彩生活、感動瞬間以照片、日記等形式及時分享到微信朋友圈。由于微信的以上功能深受用戶歡迎,其本身也成為當前大學生最為常用的社交軟件。微信同其他網(wǎng)絡社交媒體相比有鮮明的特點,微信是國內最早研發(fā)實時語音交流的軟件,可以通過聲音來傳遞手機用戶想法和觀點,更具真實性和視覺性。它改變了單純的文字交流方式,文字交流時也沒有字數(shù)的限制,手機用戶能夠利用手機網(wǎng)絡隨時隨地發(fā)布自己的想法和最近的照片。
微信搖一搖、搜索附近的人等功能也能很快的結交到新的朋友,這符合了青年學生好奇心強、樂于交往的心理特點。此外,學生們通過微信朋友數(shù)量的增加,點贊率的提升,來提高自己在微信圈的影響力,形成熟人圈子里的“紅人效應”,這點較人人網(wǎng)和微博更為突出。由于微信交流具有及時、便捷、高效、私密等特點,適合發(fā)送臨時或緊急的通知、快捷準確傳達信息、及時督促學生到位。在實際的工作中,微信的運用可以極大地提高工作的效率。
第一,運用微信及時發(fā)布學生工作相關信息。在常規(guī)的學生管理工作中,借助微信將各類通知、公告等實時信息以語音或者文字的方式發(fā)到相關同學的手機上,避免以往一切事情都要集中開班會或由班干部層級通知的慣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還可以利用微信,有針對性地提示相關班干部及時做好某項工作。
第二,運用微信密切師生交流,拉近師生情感。面對大量繁雜的學生工作,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往往要消耗大量的工作時間。為了更高效地完成工作,輔導員、班主任在保證必要的面對面交流、電話短信交流基礎上,可以通過微信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思想、學習和生活。對于家庭特別困難的學生,性格內向的學生等特殊群體,通過這種比較私密的方式與他們進行一對一的交流,既維護學生自尊心,又達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此外,通過微信學生管理者可以給班上同學發(fā)送節(jié)日祝福,生日祝福,溫馨提示等,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愛護,從而拉近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這種平等、互動、溫馨的交流方式,拉近了師生的心理距離,有利于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對學生工作的開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第三,運用微信的實時定位功能、構建安全和諧校園。微信在眾多功能中包含定位功能,即通過定位系統(tǒng)可以基本準確查找微信發(fā)布者的地理位置,這在應對高校學生走失等緊急狀況時又多了一種行之有效的尋找方式。
QQ 是最早興起的聊天工具,現(xiàn)在仍是普及率最高的即時聊天工具。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QQ 軟件現(xiàn)在除了聊天之外還有很多很實用的功能。例如,建立群、資源共享、快速發(fā)送電子文件資料等,其中許多功能是其他平臺所不具備的。通過QQ 平臺來實現(xiàn)資源共享,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將QQ 平臺引入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已經(jīng)成為多數(shù)教育者的共識。
第一,充分發(fā)揮班級QQ 群的作用。通過QQ 群將班級所有學生統(tǒng)一納入一個圈子,輔導員、班主任為群主,班干部為管理員。群里主要發(fā)布班級簡明通知、分析討論學習管理工作問題、畢業(yè)實習指導信息、學院活動動態(tài)、就業(yè)信息等等。此外,QQ 群還是最有效、快捷聯(lián)系在外放假或者實習學生、通知相關事項的平臺。
第二,利用QQ 群實現(xiàn)群資源共享。在日常工作中,有很多的資源需要與學生共享。例如,相關文件、各類表格、學習課件、報名文檔、影視資料等,這些都可以放到群資源共享里,讓學生們自行下載學習和使用。QQ 共享的方式既省時省力又節(jié)約成本。
第三,直接運用QQ 的相關功能管理學生。通過對群內學生狀態(tài)的觀察來管理學生,一方面關注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心理表現(xiàn),對QQ 簽名或“說說”上表現(xiàn)出明顯異常的學生要進行了解,對不良情緒和錯誤心理要及時疏導;另一方面,通過觀察學生QQ 在線與否可以一定程度約束學生上課時間聊天或者曠課上網(wǎng)等行為。此外同微信一樣,對于某些有特殊狀況的學生也可以通過QQ 一對一交談,彌補和減少了面對面交談的尷尬和困難。
第四,邀請任課老師參與QQ 群的使用中。任課教師作為專業(yè)的知識傳授者,在學生中往往具有一定威信,但由于工作安排往往沒有精力參與到學生的管理中。QQ 群的建立為任課教師提供了一個便捷高效的平臺。學生管理者可以邀請任課老師加入其任課班級的QQ 群,既可以在特定時間集中課后指導答疑,也可以參與到對部分學生的教育管理中。這種方式的應用,既增加了學生與老師的交流,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梢哉f,任課教師學識的淵博、人格的魅力、豐富的社會閱歷會對學生在人格培養(yǎng)上有很大影響。
博客的英文名稱為Blog,又譯為網(wǎng)絡日志、部落格等,是一種通常由個人管理、不定期張貼新的文章的網(wǎng)站。大部分的博客內容以文字為主,一個博客能結合相關文字、圖像、視頻、其他博客或網(wǎng)站的鏈接、及其他與主題相關的媒體,能夠讓讀者以互動的方式留下意見。微博,微型博客的簡稱,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的平臺。開通了微博,你既可以作為觀眾,在微博上瀏覽你感興趣的信息;也可以作為發(fā)布者,在微博上發(fā)布內容供別人瀏覽。微博最大的特點就是發(fā)布信息快速簡便,能夠將瞬間記錄信息并于他人分享。微博相對于微信和QQ 來說更具有開放性,它更多的是面對大眾。這種手段對于大批量的學生管理任務來說也是非常值得借鑒推廣的。
第一,利用微博建立信息交流、互動平臺。微博是個相對較大的平臺,它可以承載校園內外新聞等信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可以把校園官方微博、共青團、教育戰(zhàn)線等各級各類優(yōu)秀微博設置鏈接,同時也可以將接觸到的心得體會、生活故事、處事格言等及時記錄下來,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去查看和思考,潛移默化中提升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對于90后大學生,傳統(tǒng)的說教、灌輸方式往往難以令其接受,通過微博,可以為老師與學生搭建一條順暢的信息渠道,只有了解學生日常的思想狀態(tài)和實際需求,真正關心他們,學生才會向老師敞開心扉,做到互動式交流。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做到正確引導,讓學生在網(wǎng)絡中受益,不受網(wǎng)絡中不良思想的侵蝕。
第二,建立學生反饋意見的微博話語平臺。高校學生是一群朝氣蓬勃,并樂于表達自我個性的群體,他們對社會、學校事務有著表達自我意見的剛性需求。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對象是學生,因而在開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時,要考慮到全體學生的整體特征和心理現(xiàn)象,要充分利用微博平臺的開放性和即時性等特點,給學生一個充分表達自我意見的平臺和機會。
在看到新媒體手段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到來的諸多便利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這些現(xiàn)代手段并不是完美的,有時還存在著許多不足或遺憾。例如,學生手機停機導致無法使用流量上網(wǎng),學生容易受到網(wǎng)上各種不良信息所影響,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虛擬性和隱蔽性有可能不能真實傳遞信息,網(wǎng)絡上的語言和文字不一定準確表達情感和初始含義。這就需要我們將傳統(tǒng)管理方式和新媒體手段相結合,在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的前提下,及時提醒學生規(guī)避網(wǎng)絡風險,才能夠實時實地利用好新媒體這個平臺,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高校應加強對新媒體工作的管理力度。如微信、QQ 群、微博等一旦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得到運用,就應當具有權威性和嚴肅性,不應像個人微信、空間、微博那樣隨意,發(fā)表消極的甚至錯誤的言論。新媒體管理不能各自為政,需要學校相關部門牽頭,從新媒體平臺建設、使用、維護到監(jiān)督,建立起一套有效地管理模式。要建立公共平臺各種信息的準入機制,對平臺上的信息內容、形式進行把關,以保證發(fā)布信息的合理性。此外,還需要對新媒體平臺進行時間管理,在相對固定的時間內發(fā)布信息,保障學生的作息時間。而有些信息可以放在周末時間,這樣既能減少新媒體平臺對課堂教學的負面影響,也能實現(xiàn)教育的多維滲透。
新媒體時代正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但同時也給我們的各項工作帶了新的挑戰(zhàn)?;畹嚼?,學到老,只有在工作中跟上時代的腳步,通過新手段來改造我們的工作,我們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工作的高效、快捷、實用,更好地服務學生的成長成才,更好地服務我們?yōu)橹畩^斗的教育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