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芝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根河市金河小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常用的教學模式就是“語言”模式,衡量教師教學質(zhì)量的優(yōu)劣,可以從其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語言表達能力的高低直接體現(xiàn)出來。只要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語言藝術”,就能成為優(yōu)秀的小學語文教師?!罢Z言藝術”應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教育教學最得力的助手是幽默風趣,幽默風趣是趣味語言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也是教學藝術的一種展現(xiàn)形式。一堂幽默風趣的小學語文課程,可以迸發(fā)出學生的智慧火花,在提升課堂教學趣味的同時,營造出活躍、和諧及輕松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和鞏固學到的知識,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預設的教授目標。另外,幽默還憑借其和善性的特點,能有效地調(diào)節(jié)師生間的關系,使師生感情更加融洽和諧。例如,筆者在講評一位學生“文不加點”的日記時,故意一氣讀到底,讀得上氣不接下氣,搞得臉紅脖子粗,其中一位學生關心地說:“老師,暫時停頓一下再讀吧?!惫P者一邊喘著粗氣一邊笑著說:“這篇日記中沒有標點符號,從哪里停頓呀?”學生頓時都笑了,從善意的笑聲中可以聽出,學生已然明白了老師的良苦用心,并從中得到了啟發(fā)和教育。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加強語言的感情。它是語言藝術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在課堂上融入有感情的語言,是對語言藝術的一種有效運用。例如,在課堂教授《少年閏土》時,運用豐富多彩的語言,針對“閏土“這個小英雄進行詳細的介紹,用藝術的語言對這個角色加以敘述,感染學生,集中他們的注意力,讓學生有一種想深入了解這個人物形象的沖動,提高他們的閱讀、學習能力,使語言藝術更好的滲透到課堂教學中。
加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生動形象性,教師可以展開想象力,引古論今,通過運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將深邃事理形象化、將抽象具體化的語言藝術,繪聲繪色地給學生再次呈現(xiàn)所學習的內(nèi)容,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教授“眾、甭”生字時,筆者是這樣講解的:“人聚集多了就是群眾,所以三個人就讀zhòng;“不用”在俗語中也可以說“甭”,所以,不用組成的字就讀béng”。這種生動、形象的講解,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力。因此,生動形象的小學語文課堂語言是課堂教學的根本。
語言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理解,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距離。在培養(yǎng)小學生能力的過程中,培養(yǎng)其語言運用能力尤為重要,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普及語言藝術,可以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戴廣留.小學語文課堂貫徹“生本”理念的途徑分析[J].讀書文摘,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