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海
(呂梁市柏葉口水庫供水建設管理局)
柏葉口水庫龍門供水工程輸水管道,在國道G20青銀高速公路K877+180處下穿通過,設計下穿采用零坡度頂管方式,下穿長度為72 m,管道與高速公路交角 88.552°。該段頂管的管頂高程752.720 m,地面高程754.980 m,而高速公路的路面高程758.035 m,管頂距地面垂直距離2.26 m,距高速公路路面垂直距離5.315 m。頂管工作井、接收井邊緣距高速公路防護網(wǎng)8m,工作井的長寬深尺寸為11 m×4 m×3.8 m,接收井的長寬深尺寸為5 m×4 m×3.8 m。工程的頂進管采用DN1 000球墨鑄鐵管。穿越頂管處的地層巖性主要為Q4pal低液限黏土層,局部夾厚度3-5 m級配不良砂透鏡體及低液限粉土,沿線地下水位深約4.0 m,土質(zhì)類型為淤泥或淤泥質(zhì)土。如果采用普通的頂管施工方法,只有采取降低水位后才能進行掏土與頂進作業(yè),這樣施工將會給高速公路的路面沉陷帶來安全隱患。若采用泥水平衡法頂管與拉森鋼板樁工作井配合施工,則可避免高速路面沉陷。根據(jù)地質(zhì)實際以及對高速公路路面的影響程度,采用了泥水平衡法頂管施工。
根據(jù)本工程的特點,決定采用全封閉泥水平衡大刀盤頂管機。該機采用了目前先進的泥水平衡原理,其端面的刀盤可自動平衡頂進正面土體的土壓力,同時通過對泥水室進行泥水加壓,又可平衡地下水壓力。這種雙重平衡功能的頂管掘進機,除了施工安全可靠外,還具有沉降控制精度高、頂進速度快、便于操作與維修、施工可靠性好等特點。這種頂管機裝有主頂速度檢測儀、傾斜儀等儀表,可對頂進速度、機頭旋轉(zhuǎn)、水平傾角等自動進行測量。施工采用的頂管機設備型號為NPD式Φ1 000,刀盤功率22kW,刀盤規(guī)格為周邊齒輪面板式大刀盤;變速箱型號為行星CJ700-G;糾偏油缸頂力30 t,糾偏壓力42 MPa,糾偏角度2.0°,糾偏油缸數(shù)量共4臺;管道泵數(shù)量2臺,單泵功率15kW;排泥管規(guī)格為4″。
頂管施工前,按常規(guī)進行施工用電、用水、排水及照明等設備的安裝,以滿足頂管頂進施工的地面基礎設施搭建完成。所需的施工材料、設備及機具必須備齊、備足;完成行車或吊機(管節(jié)吊運)安裝、調(diào)試,并通過有關(guān)單位驗證,以保持正常運營;管節(jié)、止水橡膠圈、襯墊板等備有足夠的余量;完成整個泥水平衡系統(tǒng)的安裝并單機調(diào)試。在井上、井下建立測量控制網(wǎng),并經(jīng)復核認可。
當頂管工作井制作完成后,要立即撤離有關(guān)材料和設備,以利于頂管采用吊機在工作井進行起重作業(yè)。工作井實行全封閉隔離,并配建必要的臨時生產(chǎn)設施,以保持施工現(xiàn)場衛(wèi)生、整潔和安全。井內(nèi)鋼扶梯和護欄,為保證施工中的安全,必須按有關(guān)安全標準制作。在施工圍護范圍內(nèi),設置倉庫、配電間、操作間、料具間、油庫、泥漿沉淀池及辦公場所,并布置膨潤土材料工棚和拌漿、儲漿、注漿設備。
采用拉森鋼板樁制作工作井。鋼板樁選用拉森Ⅲ型鋼板樁,其寬度適中,抗彎性能好,依地質(zhì)及作業(yè)條件選用鋼板樁的長度為12 m。打樁設備采用鋼板樁打拔樁機1臺及25 t吊車1輛,振動錘為日本產(chǎn)NPK-HP-7SXB型,激振力200 kN。經(jīng)計算,鋼板樁工作井周長為30 m,共用鋼板樁75片。制作工作井時:首先,進行平面位置放樣準確定位,以保證鋼板樁準確打入;然后,按照鋼板樁打入施工流程將其打入,注意測量校正合攏口的位置,以確保鋼板樁工作井的密封性;第三,在鋼板樁內(nèi)開挖深至1.5 m處暫停開挖,四周用I36工字鋼支撐(拐角處用工字鋼斜撐)并連接鋼板樁,以確保穩(wěn)定,直至挖到工作井設計底高程;第四,井底拋碎石20 cm,人工整平后采用C20混凝土封底澆筑,封底厚度為20 cm。
工作井內(nèi)布置主要是止水、導軌、主頂油缸、油泵車、鋼扶梯等。
頂管施工中,對洞口止水裝置的密封性能要求較高,要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止水裝置安裝。
頂管導軌的定位準確與否,將直接關(guān)系到頂管的頂進軸線的準確性,其位置需按設計軸線進行準確放樣,以避免頂管出洞出現(xiàn)“磕頭”現(xiàn)象。本工程所用導軌,由型鋼和鋼板焊接而成,在安裝時,要時刻檢查兩導軌是否順直、平行、等高,其縱坡要與管道設計坡度一致,軸線位置允許偏差為3 mm,頂面高程允許偏差為0-3 mm,兩軌內(nèi)距允許偏差為±2 mm。安裝后的導軌應牢固,嚴禁在使用中產(chǎn)生位移,要經(jīng)常檢查校核。
本工程主頂進系統(tǒng)共有2只200 t單沖程推力油缸,行程1 700 mm,總推力400 t。2只主頂油缸組裝在油缸架內(nèi),安裝時其中心位置必須準確,以使頂進受力點和后座受力均保持良好狀態(tài)。安裝后的油缸中心誤差應小于10 mm。
主頂系統(tǒng)操作臺設在地面控制室內(nèi),由計算機控制,并采用變頻調(diào)速器實現(xiàn)流量的無級調(diào)速。主頂液壓動力機組(即油泵),由2臺大流量斜軸式軸向柱塞泵供油,使用大通徑的電磁閥和系統(tǒng)管路,油缸可以單動,亦可聯(lián)動。主頂系統(tǒng)油管布置要求順直、轉(zhuǎn)角少。
在頂管施工時,采用U型頂鐵及環(huán)形頂鐵。安裝后的頂鐵,軸線應與管道軸線平行、對稱,頂鐵與導軌之間的接觸面不得有泥土、油污。頂鐵宜采用鑄鋼整體澆鑄或采用型鋼焊接成型,頂進時,工作人員應隨時觀察頂鐵有無異常跡象。
垂直運輸采用25 t汽車吊運,管內(nèi)運輸采用水平運輸,由于本工程采用泥水平衡頂管方法,100 A排泥管可代替人工管內(nèi)的土方運輸。
在頂管機吊入井后,為保證頂管出洞段的軸線控制,需對頂管機進行精確定位。在頂管機定位后,要進行反復調(diào)試,確保運轉(zhuǎn)正常,施工頂進順利。
頂管配套動力:刀盤電機22 kW/h,糾偏油泵電機1.5 kW/h,機頭液壓動力站電機15 kW/h,注漿泵電機3 kW/h,排泥泵22 kW/h,進水泵15 kW/h,合計93.5 kW/h。經(jīng)計算,總推力需135.14 t,主頂油缸選用2臺200 t(2 000 kN)級油缸完全滿足要求。
在頂進過程中,機頭會發(fā)生偏轉(zhuǎn),主要是由于土層硬軟不均勻所致。需采取的措施:一是利用主頂油缸進行糾偏;二是利用機頭刀盤的旋轉(zhuǎn)方向進行糾偏;三是在頂管機外壁上焊上糾偏定位板。
在頂管施工質(zhì)量上,要求管道最大偏角≤0.5°,管線軸線偏差不得大于±100 mm,相鄰管節(jié)錯口≤15 mm,無碎裂,橡膠止水圈不脫出。為保證施工質(zhì)量主要抓了三個方面:一是設置監(jiān)測點全程跟蹤監(jiān)測;二是注意頂管掘進機的操作控制;三是連續(xù)頂進,不得中斷。頂管施工完成后,及時進行澎潤土泥漿置換工作,使管道周圍土體的強度盡量恢復到頂進前的狀態(tài)。
主要為四個方面:一是頂鐵外崩。在高壓頂進時,若發(fā)現(xiàn)壓力表指針突然上升,極有可能出現(xiàn)崩鐵,應立即停止頂進,退回千斤頂,檢查原因,針對不同情況采取措施后再繼續(xù)頂進;二是管壁破裂。頂進管時,管口一定要加上整體邊圈或弧形頂鐵,使受力分布均勻,以減少應力集中,避免管壁破裂;三是后背破壞。頂進中發(fā)現(xiàn)管節(jié)不前進,而后背壓縮或縱向頂向上隆起或向下啃墊木,均是后背破壞的征兆,應立即停止頂進,回油松頂檢查原因;四是設置消防。施工現(xiàn)場始終以電作為動力,要加強電源管理,以防發(fā)生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