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在抗日戰(zhàn)爭即將結(jié)束之際,日寇制定了一個毀滅上海的決戰(zhàn)計劃,試圖以新的陰謀挽回敗局。一向自信“武運長久”的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接受命令后,速命所屬部隊立即投入部署。
按照這一計劃,將在上海展開“焦土戰(zhàn)”和“玉碎戰(zhàn)”,以“縱深防守”和“機動出擊”給“敵軍主力以成建制重創(chuàng),減輕本土防衛(wèi)壓力”。日軍先是強化上海外圍的城防工事,明令要達到“既隱蔽又堅固,且便于出擊”,計劃在上海市內(nèi)設(shè)置百余處火力點,并形成十多道堅固的防線。 然而,還沒等到計劃實施,1945年8月9日,天皇被迫接受無條件投降。
對此,岡村寧次不甘心,曾上奏申訴:“豈有我百萬大軍在握,束手就降之理?”與此同時,日軍卻在加緊秘密銷毀侵華戰(zhàn)爭的罪證。 (摘自《肇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