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悌
天氣開始慢慢升溫了,高血壓患者又要開始考慮調整控制血壓藥的用量了。不久前,筆者注意到某報發(fā)表了一則消息稱:美國發(fā)布了最新版的高血壓控制標準—《2014美國成人高血壓管理指南(JNC8)》,指南中提出老年人的高血壓控制標準,可上調為160/90mmHg(mmHg即毫米汞柱,1mmHg=0.133千帕)。該報記者接著公布某心血管專家接受采訪的情況。采訪中提到,國外還有報道,85歲以上的老人,血壓與生存期長短呈負相關。例如,專家對芬蘭坦佩爾市561名高齡老人(其中83%在85歲以上)進行5年存活率的觀察。結果發(fā)現(xiàn),死亡率最低的,是收縮壓在160mmHg和舒張壓在90mmHg以上的高齡老人。這就為上述美國調整老年人高血壓標準提供了間接例證??傊?,言之鑿鑿,讓人不得不信。
然而,另一家報紙的記者同樣以美國發(fā)布最新高血壓控制標準、老年人血壓控制提高到160/90mmHg為由采訪該報所在省份的心血管專家,專家認為這一標準不適合中國情況,控制標準應當改為150/90mmHg云云。
性命攸關的10mmHg
這些報道讓筆者很是困惑:高血壓控制標準為140/90mmHg,已經成為大眾的常識,想必制訂這一標準也是考慮周全并久經考驗的,難道美國會將舒張壓上限標準一下子作如此大的調整—20 mmHg嗎?
查閱了《2014美國成人高血壓管理指南(JNC8)》以及美國心臟協(xié)會聯(lián)合美國腦卒中(即腦中風)協(xié)會向醫(yī)療衛(wèi)生專業(yè)人員發(fā)布的關于腦卒中的一級預防指南原文后,讓筆者大跌眼鏡的是,這些記者所報道的高血壓控制標準調整數(shù)據與原文大有出入。
根據《2014美國成人高血壓管理指南(JNC8)》,它對高血壓的血壓控制有如下推薦意見。
第一,60歲以上人群,啟動降壓治療閾值(即通常所說的高血壓控制標準)為收縮壓(SBP)150mmHg或舒張壓(DBP)90mmHg,治療目標值為收縮壓<150mmHg且舒張壓<90
第二,60歲以下成人降壓治療閾值仍為140/90mmHg。
第三,對于合并慢性腎臟病或糖尿病的成人患者也采用140/90mmHg的標準,但指南建議對于70歲以上估算腎小球濾過率<60毫升/分鐘(腎小球濾過率是指單位時間—通常為1分鐘—兩腎生成濾液的量,正常成人為80~120毫升/分鐘)的人群血壓控制目標值可適當放寬,在全面評估風險及受益后采取個體化治療方案。
這與記者的報道至少有10mmHg之差,而這10mmHg又意味著什么呢?
世界衛(wèi)生組織2011年的統(tǒng)計數(shù)據表明:血壓升高已成為全球范圍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老年人最常見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研究已經證實高血壓是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血壓與腦血管意外事件風險呈線性關系。臨床隨機對照試驗發(fā)現(xiàn),血壓降低10mmHg的患者患冠心病的風險下降22%,腦卒中的風險下降41%。反過來講,將控制標準升高10mmHg,不知有多少人會罹患冠心病,遭受腦卒中之折磨,甚至導致死亡!
高血壓之高危害
這里,有必要再對高血壓的危害作一番盤點。
眾所周知,人的血壓可以分為收縮壓和舒張壓。通俗地說,收縮壓就是人的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的最高壓力,舒張壓就是人的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的最低壓力。人的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會對血管壁產生壓力,如果壓力過高,就會使血管破裂,發(fā)生意外。所以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控制收縮壓非常重要,太高了,血管會破裂,如果血管破裂發(fā)生在腦部,就會發(fā)生腦溢血性腦卒中。其實,高血壓可能引起四大危害,而以腦血管意外最為常見和嚴重。
危害之一—引發(fā)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病的主要直接并發(fā)癥是腦血管病,尤其是腦出血,嚴重時就造成腦卒中。有一組經15~18年長期隨訪312例住院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研究統(tǒng)計得出,由于心、腦、腎并發(fā)癥死亡97例,占全部死因的74.6%。在27個月隨訪觀察596例老年人高血壓的前瞻性研究中,心、腦血管病累積發(fā)生率為68.79%,腦血管病累積發(fā)生率為36.91%。研究表明,血壓越高,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也越高。針對上海市寶山區(qū)15歲以上5456人關于血壓與腦卒中發(fā)病關系的研究表明,在隨訪的9年內,高血壓病患者發(fā)生腦血管病約占整個人群腦血管病發(fā)生人數(shù)的70%,其中確診高血壓患腦血管病的相對危險性是正常血壓者的32倍,臨界高血壓者的相對危險性也高達9倍。
危害之二—引起腎臟病。長期高血壓可導致腎小動脈硬化。腎功能減退時,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紅細胞。尿濃縮功能低下,酚紅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礙。出現(xiàn)氮質血癥及尿毒癥。
危害之三—引起猝死。猝死是臨床上最為緊急的狀態(tài)。它表現(xiàn)為忽然發(fā)生呼吸、心跳停滯,意識喪失,并常于1小時內死亡。高血壓因左心室負荷增加,而致左室肥厚,易患心律失常、冠心病,是猝死的高危因素。冠心病猝死約占全部心血管病猝死的90%。
危害之四—導致多種病變。高血壓還可導致心、腦、腎和血管多種病變,發(fā)生左心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動脈夾層、慢性腎功能衰竭等嚴重威脅生命與健康的并發(fā)癥。
從宏觀上說,美國心臟協(xié)會聯(lián)合美國腦卒中協(xié)會發(fā)布的《關于中風的一級預防指南》指出:在美國每年有7950000人罹患腦卒中,其中有6100000人為首次發(fā)作,共造成680萬人曾發(fā)生腦卒中的19歲以上成人幸存者。因腦卒中致死位列美國致死原因的第四位。在過去40多年中,腦卒中發(fā)生率在高收入國家中下降了42%,而在較低和中等收入國家中卻增加了100%。較低和中等收入國家中的腦卒中發(fā)病率已經超過了高收入國家。同時,腦卒中是造成人體功能受損的首要原因。罹患腦卒中后6個月,僅有26%的病人能夠獨立料理日常生活,卻有46%的病人發(fā)生了認知功能障礙。因此,罹患腦卒中后,不只是那些病人的生活發(fā)生了巨變,其實也是他們的家人和其他照顧者的噩夢,有時甚至比死亡更糟糕。
中國高血壓患者也有自己的特點,高鹽攝入、合并糖脂代謝異常的比例在逐年增高,同時中國是腦卒中病例發(fā)生大國,腦卒中85%的死亡原因是來源于血壓控制不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在小區(qū)里看到那些拄著拐杖、行動困難兼有口齒不清情況的人們,有很大可能是腦卒中后遺癥的受害者,當然你看不見那些臥床不起的腦卒中患者。
老年人的血壓不是越低越好
由于高血壓的嚴重危害,在不少人看來,高血壓患者最好能夠將血壓降低,越低越好。這個觀念,其實也是錯誤的。
美國之所以將收縮壓標準放寬,就是考慮到高齡老人,收縮壓和舒張壓差距會拉得比較大。許多老年人為了控制血壓,會不自覺地加藥,將收縮壓降低到140mmHg以下,結果舒張壓也同時下來了,嚴重的連60mmHg都不到,這種情況其實是非常危險的。
這是因為,老年人容易發(fā)生血管粥樣硬化,通俗地說,就是血管壁積累了許多垃圾,血液流動起來不順暢。而人體的心臟就像一個機械泵,血壓就是泵動力高低的表現(xiàn)。當血壓過低的時候,血液會無法流動到一些遠端血管,導致人體一些器官供血不足,特別是大腦出血血管硬化后,就會因為過低的血壓,出血供血不足,會感覺到頭暈、心絞痛等情況。
所以,心血管專家建議,老年人的收縮壓應當控制在150mmHg以下,舒張壓至少要在60mmHg以上。如果有的老年人能將收縮壓控制在140mmHg,同時舒張壓不低于60mmHg,那么這個水平也是可以的。所以,150mmHg只是一個寬泛的標準,并不是說一定要達到這個標準。
當然,根據個人不同的情況,血壓的控制值要區(qū)別對待。一般而言,理想的血壓是120/80mmHg,不過血壓在140/90mmHg以下的人,都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是高血壓患者,建議控制在140/90mmHg,高齡老年人,特別是伴有動脈硬化的,可以放寬到150/90mmHg。
在我國新的指南沒有出來前,專家建議老年人將血壓控制在150/90mmHg。最近天氣炎熱,高血壓患者要注意藥量的調整。作為高血壓患者,不要長年吃一種藥量,也不要憑經驗任意加減藥量,調整用藥前,請咨詢專業(yè)的醫(yī)生,同時要做好自身血壓監(jiān)測。
在調整用藥期間,每天請兩次監(jiān)測血壓,早上和晚上各一次,早上可以選擇在9點至10點之間,晚上可以選擇在6點至9點之間,每次監(jiān)測請連續(xù)測量三次,然后取三次的平均值,作為一次監(jiān)測的結果。當用藥量穩(wěn)定后,可以將監(jiān)測的時間拉長為每周一天,同時要記錄好自己的血壓。個別日子,如果血壓超出了150/90mmHg的范圍,也不用焦慮,因為老年人的血壓是特別容易波動的,只要做好持續(xù)觀察就可以了。但如果連續(xù)幾次都超出了范圍,就應及時向醫(yī)生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