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圃
《我是歌手》終極淘汰賽那場,攻陷了眾多女粉絲的李健拿了本書上場。就在大家腦洞齊開預測男神下一步驟的時候,人家卻把書放凳子上,然后一屁股在旁邊坐下了。
有網(wǎng)友揣測這個行為藝術的主旨,是“讀書有屁用”。但男神說了,他是想吸收點力量,捕捉點喜氣。而且說了,他沒有坐在書上,只是放在了身側(cè)。
且不說作為知識分子的李健并沒有真正地坐書(那場合書也沒其他地方可放),就算真坐了,把書墊屁股底下這事兒,我們從小到大估計都沒少干過,自覺相約即成理嘛,坐書這事兒似乎與我們的環(huán)境并沒有什么成文的抵忤。但是,不太敢想象,這事兒如果發(fā)生在泰國……
在泰國,書是神圣的。泰國人從小最常聽老師說的話就是:書本里的每一個字母都代表著智慧,都是你的老師,對書,對知識,只能崇拜,不能輕慢。
即便是地位崇高的和尚,對書本都充滿敬意。備受泰國人尊崇的Kasem?Khemgo大師,在他傳奇的一生中,有一件事廣為流傳:只要他看見散落在地上的有字紙片,他都會撿起來收藏或者掛在樹上。在他看來,每一個字母都能將人引向解脫的最高境界——阿羅漢(Arahatship)。
書本是老師,怠慢不得。我家先生說,小時候被爺爺教課時,每次打開書本前,跪坐地上的他都需要先向書行禮——不是簡單地雙手合十,而是整個身體匍匐在地上,雙手越過頭頂放在書上。學完之后合上書,再行一次禮,這樣才算結(jié)束。
這些繁縟的禮儀如今已不一定被嚴格恪守了,但基本的規(guī)矩還是不能壞的:書不許亂放,不準用腳對著書,不許從書上方跨過,更是絕對不能把書踩在腳下或是坐在屁股底下,旁邊也不行——總而言之,就是請讓高貴的書遠離你低賤的腳和屁股。
我向來自由散漫,到了泰國之后,卻發(fā)現(xiàn),禮儀這種東西,會變成無形的約束力,潛移默化融到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但以“供養(yǎng)”來體現(xiàn)對書的尊重,真是讓我在家舉步維艱——我們家沙發(fā)右面是兩個大書架,沙發(fā)旁邊和前邊,床的一側(cè),到處都堆著書。我躺在沙發(fā)上,腳對著書架有風險;我把腳伸直對著電腦(旁邊放著書)有風險;有次不小心把手機放在先生的佛書上,他特別嚴肅地對我說:“Please?dont.”
于是,我現(xiàn)在連Kindle都放得妥妥的,電子書也是書,也有字的好嗎!